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河北邢台2025届高二历史上册二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下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学习提纲。此提纲缺少了一项重要的内容,这项内容是(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增加到111个

    ???

    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中日正式建交

    ……

    A.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关系

  • 2、甘肃、青海一带发现的距今45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墓葬。这些墓葬中出现了合葬墓24座,其中有数座为夫妻合葬。在马家窑的一座个人墓葬里,发现的陪葬品仅陶器就有91件。据此可知,马家窑文化(     

    A.出现阶级分化

    B.父权制已取代母权制

    C.萌生出私有制

    D.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 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图2中的图片所反映的时代,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本草纲目》               ②《步辇图》                 ③《史记》                  ④京剧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 4、下图的宣传单中印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学校罢课,商界罢市,期促政府之反省”等语句。这份宣传单可用来研究(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护法运动

  • 5、秦朝的国家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     

    A.使君权遭到了一定程度弱化

    B.说明政治民主的观念开始萌发

    C.使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减少君主专制决策失误

  • 6、武则天在位期间创立殿试,使得“恩归有司”变为“恩由主上”,使贡举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宋朝的新及第举人不再向宰相、知贡举官谢恩,而是向皇帝谢恩,称作“朝谢”。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皇帝非常喜欢当主考官

    B.宋代比唐代君主更开放

    C.君主意欲亲自选拔人才

    D.君主专制集权得到加强

  • 7、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白银成为明清时期唯一的法定货币

    C.传统经济政策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

    D.白银从此成为中国一直流通的货币

  • 8、《韩非子·五蠹》记载:“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  )

    A.世界在不断变化

    B.要实施以法治国

    C.治国须与时俱进

    D.须加强君主集权

  • 9、下表为东晋至宋朝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简表。表中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朝代

    东晋

    北宋

    比例

    4%

    17.2%

    24.5%

    46.1%

    A.科举制度的推行和发展

    B.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立

    D.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 10、“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结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此观点属于(     

    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明清儒学

    D.近代西学

  • 11、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设立广州“十三行”

  • 12、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其影响是(     

    A.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工厂制度出现

    C.欧美开始城市化进程

    D.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13、1979年到1999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300多部法律,国务院制定了800多部行政法规,地方政权机关制定了6000多部地方法规。这反映了(     

    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走向完善

    B.新时期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迅速发展

    D.法治建设成为国家中心任务

  • 14、下表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评价

    出处

    今介甫(王安石字) .....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北宋)司马光《传家集》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遵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教其弊,其良法关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

    A.从《传家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

    B.《传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最权威客观

    C.《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评价较为全面

    D.《鹤林玉露》属于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

  • 15、据《商君书》记载:“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像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这表明商鞅主张(  )

    A.重视农业

    B.控制人民

    C.君主专制

    D.奖励军功

  • 16、下图是郑和下西洋示意图。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西亚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据此可知此时(     

    A.中国社会正处封建盛世

    B.中国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C.中国主导东西方商业贸易

    D.世界开始由分散走向整体

  • 17、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本当成“魔鬼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这反映了(     

    A.美洲文明彻底消失

    B.殖民主义者的罪恶

    C.西方文明得以传播

    D.玛雅文明从此衰落

  • 18、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期,“法治”入宪前后的十多年,一系列规范国家治理和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中国第一次确立“民告官”制度的《行政诉讼法》等体现时代要求的一大批法律,都是在这个时期制定和实施的。这时期的法制发展历程(     

    A.完成了中国民主法治建设

    B.适应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C.使依法治国成为宪法原则

    D.体现了法治建设艰难历程

  • 19、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而西周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把众多的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     

    A.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新模式

    B.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C.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

    D.保障了西周的长治久安

  • 20、1933年6月,冯玉祥任命吉鸿昌为总指挥、方振武为总司令,率部北上抗击日军、伪军。连克康保等县,乘胜收复察哈尔省全部失地。这支抗日军队应为(       

    A.东北抗日义勇军

    B.抗日同盟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国民革命军

  • 21、蒋百里在抗战期间撰文称:“须知我们是农业国家,并非工业国家,后者全部国力集中几点,一个纽约可抵半个美国,一个大阪可抵半个日本。中国因为是农业国家,国力中心不在都会,即使占领它最重要的沿海地区也不要紧,农业国是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它们与中国的抵抗力量,完全没有影响。”这段论述可以用来论证(     

    A.中国是农业国,经济落后

    B.日本是工业国,日本必败

    C.抗战是持久战,中国必胜

    D.抗战是速胜战,无须悲观

  • 22、汉朝到唐朝前期的农民,基本上是户(丁)税重、田租轻的,而780年实行的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调整(     

    A.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和下限

    B.延续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需依托国家对农民的土地分配

    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 23、花花绿绿的票证曾是无数中国家庭的重要财产,它承载着社会生活的风风雨雨,见证着岁月的风尘和沧桑。下面的票证从左图(粮票)到下图(股票)的变化直接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

    A.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B.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C.体制改革由农村试点转向城市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 24、下表为某同学搜集的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部分战争的简介。这些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战争

    时间

    简介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以弱胜强,大破南下的曾军,曹操被迫退守北方,天下三足鼎立雏形形成。

    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

    东晋军队在淝水击败拥有绝对优势的北方前秦(氐)军队,前秦王朝走向分裂,东晋则将战线推至黄河以南。

    梁武帝北伐

    公元505年

    梁武帝组织了南朝规模最大的北伐,先胜而后败,最终与北魏(鲜卑)边界维持在淮河一线。

    隋灭陈之战

    公元588年

    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过长江,逼降陈后主陈叔宝,陈亡。并陆续招降了三吴、岭南等地区。

    A.统一是历史的发展潮流

    B.大一统观念已深入人心

    C.民族矛盾加剧社会动荡

    D.战争谋略的重要性凸显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________年忽必烈定国号为________。1279元灭________,完成统一。南宋宰相________就义

  • 26、后方大迁移——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抗战时期的中国,经济实力与军事技术水平都落后于日本。东部沿海工业大学、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规模向________大后方迁移,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 27、经济上,日本侵略者实行“________”,对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垄断沦陷区工矿、金融、交通业。日军将粮食规定为军用物资,实行“________”,强行“争购”和“配给”,造成普遍的饥馑和死亡。他们还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 28、目标:“________”“求富”

  • 29、武装起义和重大会议

    (1)________

    ①概况: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________,占领南昌城后,南下广东。10月初,因遭到敌人围攻而失败,余部转战湖南和海陆丰。

    ②意义:打响了________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________

    ①召开:1927年8月7日,在汉口。

    ②内容: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________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________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________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________,进攻长沙途中受挫。

  • 30、战国时期,各国为________________,纷纷进行变法,变革已不能__________________

  • 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晚,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外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军遭到拒绝后,日军竟然向宛平城射击,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还击。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________事变。中国________抗战由此开始。

  • 3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时间:俄国_____ 后。

    (2)中心:北京与上海。

    (3)表现

    ①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_____ 》,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②1920年3月,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_____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③同年5月, _____ 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 33、尧舜禹时期部落推选首领的做法称________

  • 34、中国仍然停留在________,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自给自足的________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落后;军备落后;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2011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33周年,值得中国人民关注和骄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会后,在农村是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1984年,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2)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列出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特点。

    (3)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政治、科技、体育三个方面各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加以说明。

  • 36、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怎样的?

  • 37、近代民族工商业诞生后举步维艰,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结合史实分析“春天”到来的原因。

    (2)列举这一时期民族资本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并简析这一“短暂春天”的历史影响。

  • 38、请列举中国古代史上三大中央制度和三大地方制度。

  • 39、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

    (2)五四运动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3)五四运动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4)五四运动取得怎样的结果?

    (5)五四运动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月考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