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下图是小明同学整理的学习提纲。此提纲缺少了一项重要的内容,这项内容是( )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新局面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增加到111个 ??? 中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中日正式建交 …… |
A.迎来了第一次建交高潮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深化同周边国家友好关系
2、甘肃、青海一带发现的距今4500年前的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墓葬。这些墓葬中出现了合葬墓24座,其中有数座为夫妻合葬。在马家窑的一座个人墓葬里,发现的陪葬品仅陶器就有91件。据此可知,马家窑文化( )
A.出现阶级分化
B.父权制已取代母权制
C.萌生出私有制
D.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
3、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图2中的图片所反映的时代,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本草纲目》 ②《步辇图》 ③《史记》 ④京剧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4、下图的宣传单中印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学校罢课,商界罢市,期促政府之反省”等语句。这份宣传单可用来研究( )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护法运动
5、秦朝的国家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 )
A.使君权遭到了一定程度弱化
B.说明政治民主的观念开始萌发
C.使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减少君主专制决策失误
6、武则天在位期间创立殿试,使得“恩归有司”变为“恩由主上”,使贡举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宋朝的新及第举人不再向宰相、知贡举官谢恩,而是向皇帝谢恩,称作“朝谢”。这一变化反映了( )
A.皇帝非常喜欢当主考官
B.宋代比唐代君主更开放
C.君主意欲亲自选拔人才
D.君主专制集权得到加强
7、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白银成为明清时期唯一的法定货币
C.传统经济政策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
D.白银从此成为中国一直流通的货币
8、《韩非子·五蠹》记载:“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 )
A.世界在不断变化
B.要实施以法治国
C.治国须与时俱进
D.须加强君主集权
9、下表为东晋至宋朝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简表。表中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朝代 | 东晋 | 隋 | 唐 | 北宋 |
比例 | 4% | 17.2% | 24.5% | 46.1% |
A.科举制度的推行和发展
B.社会阶层流动加快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立
D.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10、“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结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此观点属于( )
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明清儒学
D.近代西学
11、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设立广州“十三行”
12、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其影响是( )
A.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B.工厂制度出现
C.欧美开始城市化进程
D.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3、1979年到1999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300多部法律,国务院制定了800多部行政法规,地方政权机关制定了6000多部地方法规。这反映了( )
A.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走向完善
B.新时期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迅速发展
D.法治建设成为国家中心任务
14、下表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评价 | 出处 |
今介甫(王安石字) .....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 (北宋)司马光《传家集》 |
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遵裂者,王安石之罪也 | (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
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教其弊,其良法关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 (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 |
A.从《传家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
B.《传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最权威客观
C.《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评价较为全面
D.《鹤林玉露》属于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
15、据《商君书》记载:“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像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这表明商鞅主张( )
A.重视农业
B.控制人民
C.君主专制
D.奖励军功
16、下图是郑和下西洋示意图。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西亚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据此可知此时( )
A.中国社会正处封建盛世
B.中国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C.中国主导东西方商业贸易
D.世界开始由分散走向整体
17、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本当成“魔鬼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这反映了( )
A.美洲文明彻底消失
B.殖民主义者的罪恶
C.西方文明得以传播
D.玛雅文明从此衰落
18、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前期,“法治”入宪前后的十多年,一系列规范国家治理和行政管理的法律、法规陆续出台。中国第一次确立“民告官”制度的《行政诉讼法》等体现时代要求的一大批法律,都是在这个时期制定和实施的。这时期的法制发展历程( )
A.完成了中国民主法治建设
B.适应了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C.使依法治国成为宪法原则
D.体现了法治建设艰难历程
19、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而西周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把众多的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 )
A.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新模式
B.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C.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
D.保障了西周的长治久安
20、1933年6月,冯玉祥任命吉鸿昌为总指挥、方振武为总司令,率部北上抗击日军、伪军。连克康保等县,乘胜收复察哈尔省全部失地。这支抗日军队应为( )
A.东北抗日义勇军
B.抗日同盟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国民革命军
21、蒋百里在抗战期间撰文称:“须知我们是农业国家,并非工业国家,后者全部国力集中几点,一个纽约可抵半个美国,一个大阪可抵半个日本。中国因为是农业国家,国力中心不在都会,即使占领它最重要的沿海地区也不要紧,农业国是松散的,没有要害可抓……它们与中国的抵抗力量,完全没有影响。”这段论述可以用来论证( )
A.中国是农业国,经济落后
B.日本是工业国,日本必败
C.抗战是持久战,中国必胜
D.抗战是速胜战,无须悲观
22、汉朝到唐朝前期的农民,基本上是户(丁)税重、田租轻的,而780年实行的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调整( )
A.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和下限
B.延续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需依托国家对农民的土地分配
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3、花花绿绿的票证曾是无数中国家庭的重要财产,它承载着社会生活的风风雨雨,见证着岁月的风尘和沧桑。下面的票证从左图(粮票)到下图(股票)的变化直接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
A.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B.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C.体制改革由农村试点转向城市改革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24、下表为某同学搜集的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部分战争的简介。这些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
战争 | 时间 | 简介 |
赤壁之战 | 公元208年 | 孙、刘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以弱胜强,大破南下的曾军,曹操被迫退守北方,天下三足鼎立雏形形成。 |
淝水之战 | 公元383年 | 东晋军队在淝水击败拥有绝对优势的北方前秦(氐)军队,前秦王朝走向分裂,东晋则将战线推至黄河以南。 |
梁武帝北伐 | 公元505年 | 梁武帝组织了南朝规模最大的北伐,先胜而后败,最终与北魏(鲜卑)边界维持在淮河一线。 |
隋灭陈之战 | 公元588年 | 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渡过长江,逼降陈后主陈叔宝,陈亡。并陆续招降了三吴、岭南等地区。 |
A.统一是历史的发展潮流
B.大一统观念已深入人心
C.民族矛盾加剧社会动荡
D.战争谋略的重要性凸显
25、________年忽必烈定国号为________。1279元灭________,完成统一。南宋宰相________就义
26、后方大迁移——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抗战时期的中国,经济实力与军事技术水平都落后于日本。东部沿海工业大学、华北华东各著名高校规模向________大后方迁移,为抗战胜利打下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27、经济上,日本侵略者实行“________”,对占领区大肆进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垄断沦陷区工矿、金融、交通业。日军将粮食规定为军用物资,实行“________”,强行“争购”和“配给”,造成普遍的饥馑和死亡。他们还强迫青壮年到日本和中国东北做苦力
28、目标:“________”“求富”
29、武装起义和重大会议
(1)________
①概况: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________,占领南昌城后,南下广东。10月初,因遭到敌人围攻而失败,余部转战湖南和海陆丰。
②意义:打响了________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________
①召开:1927年8月7日,在汉口。
②内容:总结了国民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了________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实行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________中取得”的重要思想。
(3)________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________,进攻长沙途中受挫。
30、战国时期,各国为________________,纷纷进行变法,变革已不能__________________。
31、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晚,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外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军遭到拒绝后,日军竟然向宛平城射击,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奋起还击。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________事变。中国________抗战由此开始。
3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时间:俄国_____ 后。
(2)中心:北京与上海。
(3)表现
①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_____ 》,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②1920年3月,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_____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③同年5月, _____ 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33、尧舜禹时期部落推选首领的做法称为________
34、中国仍然停留在________,君主专制统治依旧顽固;自给自足的________是主要的生产方式,科技落后;军备落后;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35、2011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33周年,值得中国人民关注和骄傲。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我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会后,在农村是如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1984年,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2)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的。列出对外开放的格局及特点。
(3)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中共十五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政治、科技、体育三个方面各举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加以说明。
36、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是怎样的?
37、近代民族工商业诞生后举步维艰,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结合史实分析“春天”到来的原因。
(2)列举这一时期民族资本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并简析这一“短暂春天”的历史影响。
38、请列举中国古代史上三大中央制度和三大地方制度。
39、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是什么?
(2)五四运动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3)五四运动发展到新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4)五四运动取得怎样的结果?
(5)五四运动有什么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