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如图光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小孔成像
B. 水中倒影
C.手影游戏
D.树下阴影
3、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较小的错误
B.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C.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D.多次测量可以减小所有情形的误差
4、一些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如下:
①蝙蝠1×103Hz~1.2×105Hz
②海豚150Hz~1.5×105Hz
③狗15Hz~5×104Hz
④大象1Hz~2×104Hz
其中听不到超声波的是( )
A.蝙蝠
B.海豚
C.狗
D.大象
5、如图所示,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靠近平面镜时,他的像会变大
B.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他与像的距离将变小
C.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他的像位置不变
D.当人以的速度远离平面镜时,像就会以
的速度远离人
6、初中物理中测量方案与测量方法很重要,正确的方案或测量方法是保证测量准确的前提。下列测量方案中,你认为可能出现错误或偏差的一项是( )
A.测量时,把刻度尺的“0”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右侧对齐
B.测乒乓球直径时,用不伸长的棉线沿两半球的连接线环绕一周,测棉线的长度
C.遵守课本上测量要求与课本的正确的测量方案,认真小心地测量
D.不按课本要求,自己创新,自己设计方案与测量方法更准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回声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超声波和次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相同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而光在任何介质中传播速度都相同
8、如图所示,凸透镜竖直放置,凸透镜焦距为f,现有一点光源S在凸透镜左侧以凸透镜两倍焦距处为圆心,在经过主光轴的竖直平面内做顺时针圆周运动,半径为r,且r<f,则在下列关于点光源所成的像的运动轨迹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9、喝开水时,怕开水烫嘴,常用嘴向水面吹气使水凉下来。这是因为( )
A.向水面吹气,降低了水的沸点
B.吹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具有致冷作用
C.吹出的气体温度比水低,混合后水温就降低了
D.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更快地吸走了水的热量
10、“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论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响度太大
B.声音响度太小
C.声音的频率高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D.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11、估测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18cm
B.中学生普通课桌的高度约40cm
C.一个普通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约8s
D.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为10m/s
1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13、如图是小普同学测量体重时的情景.她站在体重计上静止时,体重计对她的支持力为,她对体重计的压力为
,她受到的重力为G,则( )
A.与
是一对平衡力
B.与G是一对平衡力
C.与G是一对平衡力
D.与G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4、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使成像清晰,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
B.当蜡烛A距玻璃板0.1m时,其像与蜡烛A相距0.2m
C.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D.选用等大的两支蜡烛,是为了比较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15、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 )
A. 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
B. 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
C. 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
D. 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
16、把频率为256Hz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图所示。若把频率为512Hz音叉发出响度相同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其波形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7、图是昆明市的金马坊、碧鸡坊的一张老照片,有记载称此二坊建成后,在特定的时间,两座牌坊在地面上的影子会相接,形成“金碧交辉”的奇景。影子形成的原因是( )
A.光的反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8、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电视遥控器利用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遥控
B.图-2中,配戴凹透镜镜片制成的眼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3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图-4中,“中国天眼”球面射电望远镜利用了凹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9、两条干湿程度相同的裤子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晾晒,则该图主要可以用来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 )
A.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与液体质量的多少的关系
C.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20、教室的门框最接近于( )
A.1m
B.2m
C.4m
D.5m
21、在潮湿的地方比较容易找到蜗牛,据此小明认为“湿度可能会影响蜗牛的分布”。该步骤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和假设
C.设计实验
D.分析与论证
22、物理课上老师请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物理书的长度,记录的结果分别是25.82cm、25.81cm 、25.72cm、25.80cm,则物理课本的长度是( )
A.25.788cm
B.25.79cm
C.25.81cm
D.25.82cm
23、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该物质是一种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为20℃
C.在第10min时该物质为液态
D.图象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24、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长度约为18.5cm
B.人眨一次眼睛的时间是5s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340m/s
D.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2cm
25、2023年9月24日查干湖马拉松比赛,某选手在-段跑道上用2分钟时间跑了960米,该选手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m/s
26、某同学在测量某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了如图所示图象,其中纵坐标m表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V表示液体的体积,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kg/m3,图中m的值应为_____g
27、物理学使人类认识了物质世界的各种运动,包括天上的、地上的、宏观的、微观的——力、热、声、_______、电等各种运动规律,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是:提出问题、_______、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28、寒冷的清晨,小明父亲开车送他上学,途中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以致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明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前窗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
(1)前窗玻璃上的雾气出现在玻璃的______(选填“内侧”、“外侧”)。后来打开空调,玻璃上雾气消失了,该过程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
(2)小明看到街头路口安装有如图所示的反光镜,这种反光镜的实质是______(选填“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它的作用是______。
29、A、B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图甲是A车行驶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图像,图乙是B车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两车速度关系是:vA______(选填“>”“=”或“<”)vB,B车5秒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若两车从相距90m处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两车在______s时相遇,相遇时A车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
30、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将以下活动所需时间长短排列__(填序号).
A.去操场做一节广播操
B.到隔壁教室去借一本书
C.到距离家3 km的学校上学
D.眨一下眼睛
31、如图,用眼睛去观察平面镜时,平面镜前看光似乎是从镜中N点发出的,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cm。移去平面镜,在N点放一蜡烛,在凸透镜另一侧会得到一倒立、___________的实像。
32、某种昆虫靠翅膀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600次,频率是_________Hz,人的听觉范围在_______Hz到_______Hz之间,人类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种昆虫翅膀振动的声音。
33、单位换算:①氯原子的质量是1.7×10-27kg = _______g 、一巨石重0.6t = _______kg。②一物体的体积是60cm3 =________m3、量筒内水的体积是35ml=________ cm3
34、微风吹来,波光粼粼,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人在岸边观水,疑水浅,入水中赏月,月更高”,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
35、学习小组用侧壁扎有小孔的长塑料瓶做“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时,发现每次小孔中水的流量Q(单位时间内喷出水的体积)不同。水的流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大家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与小孔的形状有关;
猜想2∶与小孔距水面的深度h有关;
猜想3∶与小孔的横截面积S有关;
(1)为验证猜想1,他们在三个相同塑料瓶侧壁的同一位置各扎一个小孔,三孔形状如图甲所示,在小孔处安装阀门和流量计(测流量的仪器)。将瓶中均装满水,打开阀门,测出流量。此步骤存在的问题是_____。
(2)肯定猜想1后,为探究猜想2,他们在同一塑料瓶的不同位置,分别开相同的圆孔进行实验∶
①下表是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流量Q与小孔深度的平方根的关系图线(______),表格中第3次流量Q=_____
。
序号 | 孔的面积S/cm2 | 孔的深度h/cm | h平方根 | 流量Q/ |
1 | 0.2 | 10 | 3.2 | 28 |
2 | 0.2 | 16 | 4.0 | 36 |
3 | 0.2 | 25 | 5.0 |
|
4 | 0.2 | 36 | 6.0 | 54 |
5 | 0.2 | 50 | 7.1 | 64 |
②进一步分析,他们认为深度影响流量的原因是深度越大,液体压强越_____,喷出小孔的水流速也越大。
(3)对于猜想3,大家认为是正确的。为进一步探究流量Q与小孔横截面积S之间的定量关系,老师画了图丙所示的水柱模型,其中v表示水从小孔流出的速度,l表示时间t内流出水柱的长度,S表示小孔的横截面积。
①根据流量定义并结合模型,推导流量Q与流速v、面积S的关系式:Q=____;
②通常情况下,喷泉竖直向上喷出的水柱在上升阶段粗细并不均匀,则喷出水柱在空中上端较____ (选填“粗”或“细”)。
36、在北京与上海之间往返的13/14次列车运行时间表如下.
(1) 13次、14次列车运行时间是否相同?这两次车全程运行时间差为多少?
(2)计算13次列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北京至上海的铁路距离为1 462 km。
37、挂在树上的静止苹果,质量约为0.15kg,它所受的重力是多少?当苹果由树上加速下落时它所受的重力又为多少?请分析此时苹果所受阻力的大小和方向.
38、草原上,一只野兔在草地上以15m/s的速度向前方60m处的树洞奔跑,一头猎豹在野兔后方40m处奔跑追击野兔,猎豹若想追上野兔,其速度应不小于多少?
39、完成图中的光路图。
40、快乐的暑假马上就要来临,小博同学收拾好行李箱,准备出去旅行。行李箱可以视为杠杆,(O为支点,B为重心,A为拉杆的端点),小博同学用力F使拉杆旅行箱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请你帮助他画出在拉力F的力臂l。
41、请在图中根据这两条光线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