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2、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3、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4、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5、请完成用四氯化碳制取碘水中的碘的相关实验内容(装置图见图 2)
图 2
(1)实验步骤:装液、振荡、静置和分层、_____。
(2)实验原理:利用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溶解度_____;四氯化碳与水_____;
(3)实验现象: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_____色;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在_____层;
(4)注意事项:振荡时,须不断放气,以减小分液漏斗内压强。分液时,须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_____________,或使玻璃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分液时,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从分液漏斗_________口倒出,水从分液漏斗 _________口流出;漏斗颈的下端要紧贴烧杯的内壁。
6、现有4种元素,其中A、B、C为短周期主族元素,D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根据下列相关信息,回答问题。
A元素形成的物质种类繁多,其形成的一种固体单质工业上常用作切割工具 |
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 |
C元素基态原子p轨道有两个未成对电子 |
D在周期表的第8纵列 |
(1)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A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___________。
(2)D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______个方向。
(3)B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C的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___________,D3+的外围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
7、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温度(t℃)时,水的Kw=1×10—13,则:
①该温度___________ 25℃( 填“>”、“<”或“=” ),其理由是___________。
②该温度下,c(H+) = 1×10 -7mol·L—1的溶液呈___________(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
(2)25℃时,将0.02 mol/L 的Ba(OH)2溶液与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H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的溶液的pH=___________。
(3)25 ℃时,有0.1mol·L—1的四种溶液:①HCl ②Na2CO3 ③CH3COOH ④NaOH
上述四种溶液中,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溶液的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4)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明矾会产生沉淀和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CH3COOH是弱酸:___________。
(6)25 ℃某浓度的NaHCO3溶液的pH=9,则此时溶液中c():c(
)=___________。(已知H2CO3的电离常数:K1=4.4×10—7 ,K2=4.7×10—11.)
8、填写对应的结构简式(键线式)或名称:
(1)2-甲基-1,3-丁二稀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2)2-丙醇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
(3)丙酸乙酯的键线式_____________
(4) 的名称______________。
9、(1)辉铜矿(Cu2S)可发生反应:2Cu2S+2H2SO4+5O2=4CuSO4+2H2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当1molO2发生反应时,还原剂所失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
(2)焙烧明矾的化学方程式为4KAl(SO4)2·12H2O+3S2K2SO4+2Al2O3+9SO2↑+48H2O,在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被氧化的原子和被还原的原子的个数比为___。
(3)KClO3可用于实验室制O2,若不加催化剂,400℃时分解只生成两种盐,其中一种是无氧酸盐,另一种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NaBH4是一种重要的储氢载体,能与水反应得到NaBO2,且反应前后B的化合价不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消耗1molNaBH4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
10、I.化学反应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也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有下列反应:
①CO2+C2CO②Cu2(OH)2CO3
2Cu+H2O+CO2↑③2NaOH+Cl2=NaCl+NaClO+H2O④2CO+O2
2CO2 ⑤3Fe+4H2O
Fe3O4+4H2 ⑥CuO+CO
Cu+CO2 ⑦2H2O
H2↑+O2↑ ⑧CO2+H2O=H2CO3
(1)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
(2)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
Ⅱ.(1)反应Fe2O3+2Al=Al2O3+2Fe在化学上被称为“铝热反应",人们可利用该反应来焊接铁轨,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在该反应中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该元素的原子______电子,被______;而______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该元素的原子______电子,被______。该反应中,Fe2O3发生了______反应,Al发生了______反应,______是氧化剂,______是氧化产物,______是还原剂,______是还原产物。
(2)写出CuO与CO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3)写出Cu和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
1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D、E、G、I四种元素处于同一行,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相同。E和F元素在周期表处于同一列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相同。E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为_______,其气态氢化物的结构式为________。原子半径:r(E)_________r(D)(填“”、“
”或“
”),离子半径:r(G)_________r(C)(填“
”、“
”或“
”)。
在上表所列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写化学式)。写出C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科学家通过对某些元素的化合物进行研究,寻找高效农药。这些元素往往位于元素周期表的 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左下角区域
右上角区域
左上角区域
右下角区域
12、地壳中的某种元素在现代高科技产品中占有重要位置,足见化学对现代文明的重要作用。例如:
(1)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2)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其遇到强碱易被腐蚀,请写出该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3、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的化学试剂时,发现一盛有无色盐溶液的试剂瓶,标签破损如右图,该小组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对药品做出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1) 该实验药品为中学化学常用试剂,推测它的阳离子化合价为_______。
(2) 同学们做出以下三种推测。
猜想1:Na2SO4
实验设计:进行……,证明是Na2SO4溶液。
猜想2:K2SO4
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是K2SO4溶液。
猜想3:(NH4)2SO4
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是(NH4)2SO4溶液。
(3) 通过实验发现“猜想3”成立,已知(NH4)2SO4受热易分解,该小组拟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其分解产物(夹持和加热装置略)。
实验Ⅰ:装置B盛0.500 0 mol·L-1盐酸50.00 mL,通入N2排尽空气后,将装置A加热至260 ℃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停止通入N2,品红溶液不褪色,取下装置B,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剩余盐酸,消耗NaOH溶液50.00 mL。经检验滴定后的溶液中无SO42-。
①请从如图选择盛放0.100 0 mol·L-1 NaOH 溶液的滴定管____(填“甲”或“乙”)。
②装置B 内溶液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mol。
实验Ⅱ:通入N2排尽空气后,将装置A加热到400 ℃至固体无残留,停止加热,停止通入N2,观察到装置A、D之间的导气管内有少量白色固体,经检验,该白色固体和装置D内溶液中有SO32-、无SO42-。
③装置E 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④A、D之间的导气管内的少量白色固体是______。
⑤有同学提出在A、D之间需要增加一个防倒吸的安全瓶,老师说不需要,原因是___________。
⑥进一步研究发现,气体产物中无氮氧化物,则(NH4)2SO4在400 ℃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14、化学学科中由于物质种类和反应的多样性,通过类别思想和价态规律来分析物质的性质成为重要的学习思路,同时需要将定性和学科知识进行定量的计算。结合所学完成下面问题。
(1)与标准状况下5.6L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的水的质量是_______。
(2)12.4g含0.4mol
,则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
(3)某密闭容器,中间有一可自由滑动的隔板(厚度可忽略)将容器分成两部分,当左侧A中充入1mol,右侧B中充入CO和
的混合气体共8g时,隔板处于如图位置(左、右两侧温度,相同),右侧B中CO与
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
(4),每生成8g氧气,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5)某元素的核素,1.11g该核素的氯化物
配成的溶液需用20 mL 1
的
溶液才能把
完全沉淀下来,已知此核素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则:
①的质量数A是_______。
②37g 中所含质子数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6)密闭容器中装有1mol 和0.6mol
,充分加热待完全反应后,容器内残留固体的成分为_______。
15、现有属于前四周期的A、B、C、D、E、F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C元素为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D元素形成的正三价离子的3d轨道为半充满状态;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只有一个电子;F元素与A元素位于同一主族,其某种氧化物有剧毒,俗称砒霜。
(1)A的原子核外有_______种运动状态的电子;B、C两种元素可按原子比1:1组成一种化合物,其电子式可表示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D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
(3)E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________区,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
(4)F元素不可能的性质是_______(填序号)。
A.其单质可作为半导体材料
B.其电负性小于磷
C.其原子半径小于锗
D.其氢化物稳定性强于H2Se
16、从废钒催化剂(主要成分V2O5、VOSO4、K2SO4、SiO2等)中回收V2O5的一种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中废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①中V2O5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②、③中的变化过程可简化为(下式中的R表示VO2+或Fe3+,HA表示有机萃取剂的主要成分):R2(SO4)(水层)+2nHA(有机层)2RAn(有机层)+nH2SO4(水层)。②中萃取时必须加入适量碱,其原因是___;实验室进行萃取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为__________。
(3)实验室用的原料中V2O5占6%(原料中的所有钒已换算成V2O5)。取100g该废钒催化剂按工业生产的步骤进行实验当加入100ml0.1mol/L的KClO3溶液时,溶液中的钒恰好被完全处理,假设以后各步钒没有损失,则该实验中钒的回收率是______[M(V2O5)=182g/mol]
(4)25℃时取样进行试验分析,得到钒沉淀率和溶液pH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pH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钒沉淀率/% | 88.1 | 94.8 | 96.5 | 98.0 | 98.8 | 98.6 | 96.4 | 93.1 |
试判断在实际生产时,⑤中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最佳pH为_________;若钒沉淀率为93.1%时不产生Fe(OH)3沉淀,则此时溶液中c(Fe2+)≤__________。已知:25℃时Ksp[Fe(OH)3]=2.6×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