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受海陆、纬度、地形等因素影响,世界各地降水差异很大。结合世界局部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山脉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很大,主导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索
D.人类活动
【2】下列有关图中②③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地年降水量低于1000毫米
B.②地是湿热的热带季风气候
C.③地年降水量大于200毫米
D.③地是寒冷干燥的寒带气候
【3】图中④箭头所示方向,年降水量的大致分布特点是( )
A.先减少,再增加
B.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C.先增加,再递减
D.自西北向东南递减
2、下列能证明海陆变迁的自然现象是
A.香港的填海造陆
B.台湾海峡海底地层中有煤炭矿藏
C.潮涨潮落引起海岛面积的变化
D.春夏秋冬的四季变化
3、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此图反映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部高,四周低
B.东西低,中间高
C.东西高,四周低
D.四周高,中间低
【2】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青藏高原
B.乙是阿拉伯高原
C.丙是恒河平原
D.丁是太平洋
【3】沿30°N纬线,关于亚洲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纬线东部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没有负面影响
B.该纬线东西两端气候类型差异显著
C.该纬线西部气候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农业
D.该纬线穿过的区域气候类型单一
4、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地区中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 )
A. 荒漠地区 B. 高原、山区
C. 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D. 内陆地区
5、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A.太平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大洋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具有相似性
D.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古河道遗迹
6、珠穆朗玛峰(8844米)与马里亚纳海沟(—11034)的相对高度为( )
A.2190米 B.2953米 C.19878米 D.2533米
7、四季变化段明显的地区( )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赤道附近
8、下列图例中,表示铁路的是( )
A.
B.
C.
D.
9、日本工业发达,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目前,日本废弃物的循环使用率达到了55%,居世界前列。现在日本人把喝完牛奶的包装盒拆开,冲洗干净后送到回收处。该做法能( )
A.增加居民就业机会
B.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C.减少工业生产环节
D.降低火山和地震危害
10、小明现在正处于这样一个地方,所在地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而且还位于东半球,请问下列哪一点可能是小明所在地的地理坐标( )
A. (0°,30°W) B. (0°,160°W)
C. (0°,120°E) D. (30°N, 40°W)
11、世界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 )
A.犹太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12、小华同学假期和家人一起去成都旅行,入住了一家位于锦江区的酒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华在酒店大堂看见四个城市的时钟(如上图),在同一时刻四个城市时间不同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B.地球公转,各地纬度位置不同
C.地球自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D.地球公转,各地经度位置不同
【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方向为自东向西
B.地球自转周期约为1年
C.地球围绕地轴公转
D.地球公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13、李老师发现欧洲人餐桌上主要是牛羊肉和乳产品等食物,与欧洲西部地区发达的畜业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是( )
A.温带季风气候,以高原为主的地形
B.地中海气候,以平原为主的地形
C.温带海洋性气候,以平原为主的地形
D.热带雨林气候,以高原为主的地形
14、葫芦岛市一年中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的节气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关于七大洲四大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西洋是轮廓呈“S”型的洋 B.北冰洋是面积最小的大洋
C.北冰洋是纬度最高的洋 D.大洋洲是完全位于南半球的洲
16、各经线之间、纬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
A.经线彼此平行,纬线彼此相交 B.经线彼此平行,纬线彼此平行
C.经线彼此不平行,纬线彼此平行 D.经线彼此不平行,纬线彼此相交
17、2008年9月27日翟志刚穿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圆满完成中国首次空间出舱任务,成为第一位出舱活动的中国人,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读“翟志刚出舱空间活动”(图),完成下面小题。
【1】翟志刚看到的一颗巨大的蓝色星球是( )
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木星
【2】翟志刚手握一根长长的管绳,该管绳的作用是( )
A.用于呼吸的管道
B.用于测量的软尺
C.用于喝水的吸管
D.用于返回航天器的拉绳
18、将数字式比例尺1:50000改写成文字式应是(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0米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5米
19、下列有关经线的描述中说法有误的是( )
A. 经线有无数条 B. 经线都是半圆
C. 经线长度都相等 D.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20、读下图,回答: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500米
B.1000米
C.1500米
D.400米
21、影响气候的三大要素分别是纬度、__和___。
22、读下图“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图,完成下列各题。
(1)赤道穿过的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大洋是____洋,形状似“S”的大洋是______洋,未穿过______洋;
(2)赤道穿过的大陆有南美洲大陆和__________大陆;世界最大的大陆是___________大陆。
(3)北美洲与南美洲主要分布在___半球(东或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运河;欧洲、_____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4)从图上看,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______半球。
23、根据地球公转所学知识,填写下面的表格(本表内容为北半球)。
节气 | 日期 | 太阳直射点 | 昼夜情况 |
春分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昼夜平分 |
_______ | 6月22日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秋分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冬至 | ____________ | 南回归线 | ____________ |
24、赤道地区降水 ________ ,两极地区降水 ________ .
25、印度为解决粮食问题,实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从纬度位置看,中国大部分位于________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带,没有寒带。
27、 带的较低纬度部分为亚热带,在亚热带气候特征表现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是 气候,其植被为 。
28、东南亚主要有两种气候类型是_____和_____。
29、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______因素、______因素和_____因素。
30、读图,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对比地球两种重要运动的差异
31、30 °N 纬线是一条神奇的纬线,附近分布着许多奇特的地理景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板块边界 —→板块运动方向
(1)①是______山脉,②山脉南侧的甲地被称为世界的“雨极”,其中一个原因是位于山 地______ (迎风坡/背风坡)。
(2)③半岛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受气候条件影响,④地民居特点是墙厚窗____________。
(3)⑤是_________运河,沟通了乙海和丙海,由于板块运动,丙海在呈_________ (扩大/缩小)趋势。
32、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地的经纬度:____。
(2)在图中A、B、C三地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地,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地。
(3)C地位于B地的____方向。
(4)从五带看,A在____带。
(5)从低、中、高纬度看,C在____纬度。
33、下图示意印度半岛的季风,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A图中,印度半岛盛行____(填方向)季风,此时当地处于____(旱或雨)季。
(2)B图中,印度半岛盛行的季风来自____洋,该季风具有____(干燥或湿润)的特点,容易造成____灾害。
(3)印度大部分属____气候,该种气候的特点是____。
(4)印度服务外包业十分发达,被称为“____”。
34、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很大。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读图可知,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其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气候温暖适宜
②地势平坦
③土壤肥沃
④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图中A、B、C、D四地人口都比较稀少,请任选2个地区说明其原因。
(3)欧洲人口增长缓慢,很多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由此引发的人口问题有哪些?。
(4)世界人口的增长,应与 相协调,与 相适应。
35、读“五带划分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标的温度带名称: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
(2)写出图中①②③④⑤的名称及纬度:
①____(名称)____(纬度);②____(名称)____(纬度);③____(名称)____(纬度);④____(名称)____(纬度);⑤____(名称)____(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