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贵州黔西南州中考三模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所示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时代》杂志某期的封面,所宣传的历史事件意味着

    A. 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B.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美正式建交

    D. 中美对国际问题看法一致

  • 2、“从香港和五口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与之相关的是

    A.《马关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 3、明朝建于1368年,亡于1644年,传十六帝,统治长达276年。在历史上,标志着大明王朝统治被推翻的历史事件是

    A.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B.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C.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

    D.李自成率军攻占北京

  • 4、蔚蓝色的爱琴海,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古希腊文明。下列文明成果属于古希腊的是

    A.万神殿

    B.圆形竞技场

    C.帕特农神庙

    D.《神曲》

  • 5、曹操诗歌《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A.战国时代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三国时期

  • 6、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文献是

    A.《独立宣言》 B.《权利法案》 C.《人民宪章》 D.《宅地法》

  • 7、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和在行业内有突出贡献的英雄人物,在20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包括(  )

    ①黄继光 ②王进喜 ③邱少云 ④雷锋。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 8、这次革命扫荡了本国的专制势力,在经济上为本国的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这场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它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君主专制制度的基础,因而具有世界意义。这场革命的“彻底性”体现在其(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颁布了《人权宣言》

    C.实现了民族独立

    D.实现了三权分立

  • 9、如图所示建筑为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以下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它主要用作法老的陵墓

    ②它的修建使古埃及文明延续发展至今

    ③高峻威严的外形体现了古代埃及国王神圣的权威

    ④精密程度体现了古代埃及的科技水平和建筑技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0、俄罗斯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150周年,于201121日发行的纪念币,图案左侧为一名农夫在田间卖力耕作的情景,右侧为一只成45度角放置的鹅毛笔,下方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签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俄国农奴制改革   B. 俄国十月革命   C. 赫鲁晓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 11、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多个少数民族政权统一过黄河流域。其中由氐族建立的政权是

    A.北齐 B.北魏 C.北周 D.前秦

  • 12、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改变美苏争霸中的不利战略处境,美国开始接触中国;同时。中国也力图应对来自苏联的威胁。此后,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可见,影响中美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制度

    B.国家实力

    C.国家利益

    D.传统友谊

  • 13、男士穿西服、女士打阳伞,这是19世纪中期日本上层人士崇尚的行头,最符合下列?

    A. 废藩置县

    B. 殖产兴业

    C. 求知识于世界

    D. 文明开化

  • 14、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人口增长,在谁统治时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

    A.武则天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

  • 15、如下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1978﹣1984年粮食产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亿吨)。造成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 16、有学者认为,一方面,元代的行省制度是蒙古族统治者为了控扼天下而设立的,在某些行省的设置上确实适应了稳定政局的需要。但另一方面,一味地以犬牙交错划分行省而不顾同一地理单元内的区域经济联系、文化风俗差异等因素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该学者对元代行省制(  )

    A.高度肯定

    B.认识模糊

    C.全盘否定

    D.辩证分析

  • 17、宋代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学校和书院兴盛,加之为准备各级考试,使得教本、史籍、韵书、字典等大量印行。与上述现象出现相关的宋代发明是

    A. 造纸术

    B. 活字印刷术

    C. 指南针

    D. 火药

  • 18、以下不是国际工人协会进行经济斗争目标的是

    A. 提高工资

    B. 缩短工时

    C. 改善劳动条件

    D. 拥有一份土地

  • 19、在抗日战争中,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都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属于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仗的战役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长沙会战

  • 20、“长安百花时(长安城里百花开),风景宜轻薄(嬉戏玩耍好风光)。无人不沽酒(人人喝酒兴致高),何处不闻乐(处处音乐处处歌)。唐朝诗人刘禹锡《百花行》)里的这几句诗描绘的是

    A. 初唐景象

    B. 盛唐气象

    C. 中唐风光

    D. 晚唐风景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840年6月,_______爆发,这场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法国签订《_______》,通过条约,法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 22、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地点

    B.1763年英国禁止向西垦殖界线

  • 23、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_______________”。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开始推行_______________政策,出现了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的斗争。

  • 24、古代希腊的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___________

  • 25、请写出《隋朝大运河》图中英文字母所示的地名。

    A. B. C._________。

     

     

  • 26、2001年12月,中国加入________,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 27、填空题:随着   的完成,全国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 28、距今约70﹣﹣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_____

  • 29、它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________

     

  • 30、填空题: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   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   ,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在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请问:

    (1)宋朝最重要的两处粮仓在哪里?当时产量居首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2)两宋时期,手工业成就最为突出的是哪三个行业?

    (3)宋代最大的两个商业城市人口多达百万。它们是哪两个城市?

    (4)纸币的出现,为商业贸易带来了方便。北宋前期哪一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名称叫什么?

  • 3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33、归纳汉武帝在思想文化、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并分别指出这些措施产生的影响。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哥伦布跨越大西洋带来意外收获的同时,达伽马取得了哥伦布所没能取得的成就——他发现了驶往亚洲的海上通道。之后,费迪南•麦哲伦史诗般的航行,成功穿越了太平洋,抵达菲律宾和香料群岛。

    1571年,西班牙人建造了马尼拉城,由此改变了环球贸易的格局。西班牙人的初衷只想建立一个获取香料的基地,但它很快发展成了一座大城市,一个亚洲与美洲之间的联络点,现在,货物无须先经过欧洲,而是直接跨越太平洋运达,用来支付的白银也同样不需要绕道。马尼拉成了可以买到各种商品的贸易中心。据 1600 年左右,该城的一位高级官员声称,如果要把市场上能买到的东西全部罗列出来,那将“永远也写不完,紙都不够”。用当代评论家的话说, 马尼拉应该算是“世界上首座全球性城市”。

    ——摘编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

    ①达•伽马开辟了欧洲人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②哥伦布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次环球航行。(  

    ③马尼拉城建造后没能成为亚洲和美洲之间的联络点。(  

    ④新航路开辟使世界上原来彼此隔绝的地区逐渐沟通起来。(  

    ⑤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材料二: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有玉米、马铃薯、豆类、番茄、美洲辣椒、花生……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花生和树薯……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

    ——摘编自《新全球史》

    (2)观察材料二中的地图,写出开辟①②两条新航线的航海家。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