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小明对此很不屑,心想:“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用,浪费学习时间!”可见小明
A.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B.树立了终身学习的观念
C.没有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D.未认识到实践也是学习
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始终沿着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方向不断前进。由此可见( )
A.人民决定了历史发展和进步方向
B.重大成就是国家利益的核心利益
C.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D.国家发展关系到民族的生死存亡
3、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仿佛万花筒,用文字写不尽生活的故事,用画笔画不完一幅幅生动的场景。对此同学们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
A.一心只读圣贤书
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C.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D.两耳不闻窗外事
4、“国”字原作“或”,字形像以“戈”守卫“口”。后来在“或”的周围加方框表示疆域,构成“國”字。从“国”字的说文解字中,体现出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 )
①领土完整、国家统一②集体利益、个人利益
③国家主权、国家安全④经济利益、文化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从古至今,无数人追求宝贵的生命永无止境,但生命的宝贵之处在于生命有时尽。对生命有时尽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生的再平凡,也是限量版——生命是独特的
②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生命是短暂的
③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生命是不可逆的
④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生命是来之不易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公布,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评论。以下评论不正确的是( )
①小敏:“网络打开新的交往通道,我们可以和任何人网上交往。”
②小林:“虚拟世界的交往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危害。”
③小聪:“网络交往有陷阱,未成年人的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
④小雅:“互联网无所不能的,现代人的网络素养都非常的高。”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7、雷锋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曾在日记中写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这启示我们( )
A.只要融入社会我们就一定能健康成长
B.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贡献参与
C.个人力量太小对社会的发展影响不大
D.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不能离开社会的
8、当今世界格局仍处于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欧美强国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这段话表明当今的世界发展趋势是( )
A.经济全球化
B.文化多元化
C.对抗激烈化
D.世界多极化
9、俗话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繁荣昌盛,社会才能和谐稳定,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②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
③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完全一致的④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刘欣在网上看到下面四幅漫画并发表了观点,她对漫画理解有误的是( )
A.漫画a告诉我们要积极调控负面情绪,体味传递美好情感
B.漫画b中的孩子应充当“黏合剂”,引导父母看到对方的优点
C.漫画c告诉我们要重视实践,增强实践能力,做到知行合一
D.漫画d说明网络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有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己
11、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品质,也是一座城市的外在风景。一些不经意的瞬间,常常闪烁着社会温情。下列行为中折射出社会温情的有( )
①旅游高峰期间,市民自发组织接送游客
②外卖小哥在斑马线上挡住车流,护送老人过街
③妈妈为保持家中清洁,将杂物堆在楼道
④民警默默伸手托起路人背篓,帮他减轻负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亿万万中国人,朝着同一个方向,同舟共济、击水弄潮,才能奋力驶向梦想的前方。”这里的“时代”和“梦想”分别是指( )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本实现现代化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3、工信部消息,截至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74亿元,同比增长10%。这表明( )
A.网络为科技创新的传播开辟了新路径
B.网络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的进步
D.网络为教育文化的发展搭建了新平台
14、思维的批判性具有的积极意义表现在( )
①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②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③能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④不能激发我们创造的热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倡导“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之所以我们要将“习礼仪”作为人生必修课,是因为( )
A.讲礼仪就能够杜绝违法犯罪的发生
B.重礼仪一定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C.习礼仪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D.讲礼仪仅仅是对自己熟悉的人
16、下列表述中,能体现中国共产党和宪法关系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是宪法的具体制定者 ②中国共产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 ④中国共产党要做到依宪执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校园欺凌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如何让聚在“隐秘角落”的校园欺凌现象被更多阳光照射,这需要青少年( )
①不要忍气吞声,寻求家长及学校的帮助②遭遇欺凌后,勇敢向公安机关提起诉讼
③增强法治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权④不袖手旁观,遇见校园欺凌机智伸援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下列行为能让友谊更长久的是( )
A.小芳在好友遇到问题时总是替她做决定
B.小明与朋友发生冲突,把过错都推给对方
C.小宇在好友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D.小南让我在考试中给他传答案,我答应了
19、“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工;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才矣”,这句话说明做更好的自己就要( )
A.扬长避短
B.忽视缺点
C.激发潜能
D.只接纳优点
20、2023年,河北的灾区牵动了无数河南人的心。“豫”你一起,同舟共“冀”,河南救援队用实际行动做出铿锵有力的回答。平日里,你我身边平凡而不起眼的路人,在暴雨洪流中,他们却挺身而出,无惧生死,于危急关头拯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上述行为( )
A.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B.意味着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C.启示我们要维护国家利益,舍弃家庭、无私奉献
D.履行了法定义务,体现了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
21、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随后,神舟十五号神舟十四号“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载入史册的太空合影。自2003年实施神舟五号载人飞行任务以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现了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工作到太空行走,从短期停留到中期驻留的不断跨越。关于自主创新、突破瓶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说过:“突破科技创新方面的瓶颈,我从不指望国外,要靠自己。”
据此有人认为,重视科技创新势在必行,因此必须依靠科学家。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22、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人人守规矩,生活才会有秩序。据此,有同学认为,既然维护社会秩序要靠社会规则,那么遵守社会规则就必然会限制人的自由。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该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23、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身边“讲穿”“讲吃”的人越来越多。观察下面漫画《讲穿、讲吃、不讲礼》,请你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关知识,对漫画中小郑的行为进行辨别与分析。
24、《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孔子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士”, 孔子说:“行已有耻是第一要。”这里的“行已有耻”,就是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要有羞耻之心。
(1)根据材料说明自尊与知耻有什么关系?
(2)知耻有什么表现?
25、根据情境,回答下列问题。
情境一:小刚早上迟到,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他回家后就埋怨妈妈:“都是你早上没有及时叫醒我,害得我挨了老师批评。”
如果你是小刚,你会怎么做?
情境二:小明的同桌——小兵随打工的父母在城市里的学校就读,家里的经济情况不是很好。 小明买了一些图书和文具,想帮一帮他,但又怕他拒绝。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超级工程之一,被称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大桥建设者们整整花了4年时间,创造了。一年十管”中国速度,“半个月内连续安装两节沉管”,“最终接头毫米级偏差,港珠澳大桥奇迹的背后凝聚了无数人多年心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港珠澳大桥所展现出的“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与全体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紧密相连。
(1)结合材料一,运用科技创新和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分析被称之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的港珠澳大桥建成的原因。
材料二: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2)结合材料二,分析国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三:2019年4月15日是我国第四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各学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国家安全教育活动。身为中学生,我们是国家的未来,理应多关注国家动态。我们作为中国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
(3)结合材料三,请你说说我们青少年能为维护国家安全做些什么?
27、[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020年4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庞大的网民构成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互联网应用与群众生活结合日趋紧密,不断丰富群众的生活。
(1)为什么说网络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2)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网络的弊端有哪些?
(3)作为网民,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8、青少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交往逐步增多,学会礼仪、礼貌待人,是社会对我们的要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礼貌待人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个人礼仪有哪些特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