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酒精
D.天然气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量取液体
C.取用固体粉末
D.稀释浓硫酸
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时,用水扑灭
B.燃气泄漏时,打开抽油烟机通风
C.油锅起火时,用锅盖盖灭
D.高层住宅发生火灾,乘电梯逃生
4、中国文明灿烂辉煌,下列古代发明和创造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冶炼青铜
B.粮食酿酒
C.棉花纺线
D.烧制陶瓷
5、下列仪器,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A.试管
B.烧杯
C.量筒
D.蒸发皿
6、“天舟二号”的成功发射彰显了中国航天的力量,在航天科技中会用到大量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大
B.生铁的含碳量比钢的高
C.生锈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D.合金拓宽了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
7、苹果中富含的维生素C(C6H8O6),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是氧化物
B.维生素C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D.维生素C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9%
8、用下图装置进行CO2的制取、收集和验满实验,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器测定木条燃烧情况,记录如下表(不考虑空气中原有CO2及木条燃烧产生气体对结果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O2的体积分数/% | 36.3 | 39.2 | 43.1 | 44.3 |
木条的燃烧状况 | 正常燃烧 | 火焰变小 | 火焰变小 | 刚好熄灭 |
A.采用分液漏斗可以节约药品、控制反应速率
B.若木条刚好熄灭,则瓶内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N2
C.当O2的体积分数为12%时,木条的火焰变小
D.该实验说明要收集较纯净CO2,需在木条熄灭后再通入一会儿CO2
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食醋
C.高锰酸钾
D.加碘食盐
10、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的化学式为CH4O
B.反应前后氮化钴的性质与质量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 3:1
1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无需用到的步骤是
A.静置沉降
B.吸附
C.杀菌消毒
D.蒸馏
12、下列是对有关实验异常现象的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选项 | 实验 | 可能原因 |
A |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得到的气体不纯 | 收集前集气瓶未装满水 |
B | 用托盘天平称取5g食盐,实际称量5.2g | 砝码和药品位置颠倒 |
C |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 | 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
D | 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结果小于五分之一 | 红磷熄灭后马上打开弹簧夹 |
A.A
B.B
C.C
D.D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在CO还原Fe2O3实验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粉末
B.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把洁净的铁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逐渐由无色变成蓝色
14、每一年的世界环境日都有一个主题,都是为了保护环境。下列做法不符合环保意识是
A.回收秸秆堆肥发电减少空气中烟尘
B.加高烟囱减少向空气中排放废气量
C.提倡所有人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合理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
15、化学学习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有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 | 10 | 5 | 12 | 20 |
反应后质量 | 8 | 5 | 30 | x |
(1)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1:8
(2)x=16
(3)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4)乙可能是催化剂
(5)若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16。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B.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
C.为增加喜庆气氛,在节日期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D.用乙醇汽油替代部分燃油,用电动车逐步替代燃油车
17、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若反应均是化合反应,则乙可为CO
B.若反应均是分解反应,则甲可为H2O2
C.甲不可能是碳酸
D.①②③都可以是置换反应
18、体育课长跑过后会感觉肌肉酸痛,原因是肌肉里产生了乳酸。下列关于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A.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
C.乳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乳酸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1
19、分子和原子根本区别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分子在运动原子不会运动
C.分子大,原子小
D.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
2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KClO3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C.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硫酸时,先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后用大量水冲洗
D.加热试管中的固体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固定加热
21、N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N2和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
C.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和
按个数比1:3进行该反应
22、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液氮作冷冻剂
B.用氧气作火箭的助燃剂
C.木炭吸附色素
D.用石墨做电极
23、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中残余硫酸;②用小苏打(NaHCO3)治疗胃酸过多;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将稀氨水(含有NH4+、OH-)涂抹在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A.①②③④
B.仅①②③
C.仅②③④
D.仅①③④
24、“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花中含有的香茅醇(化学式为C10H20O)具有芳香的气味。请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香茅醇属于化合物
B.一个香茅醇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2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香茅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香茅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25、如图是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砷属于非金属元素
B.砷的原子序数为33
C.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g
D.x=5,砷与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2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C.阿伏加德罗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
D.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7、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溶质,工业制镁的方法步骤可以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一定量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滤:在氢氧化镁中加入盐酸,蒸发浓缩、脱水、结晶: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金属镁和氯气。
(1)上述制镁过程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什么?
(2)写出加入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8、下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_种元素。
②D中x=______。
③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
(2)“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①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
②16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比较容易______(选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______(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③第3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填一种),其阳离子是______。
29、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氦原子______。
(2)2个镁离子______。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______。
(4)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显+5价______。
(5)硫酸铜中阴离子______。
30、从下列物质中选出其主要用途:①金刚石,②石墨,③C60,④焦炭。
(1)可用作切割大理石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
(2)可作润滑剂的是____。
(3)可作燃料和用于冶金工业的是____。
31、水与溶液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十·一”期间,小明一家去白羊峪长城旅游。
(1)小明带去“自热米饭”的加热原理是饭盒夹层中的水与生石灰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回家后,小明发现衣物上有油污,于是他用洗洁精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______作用。
32、以上流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是______。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抵消CO2的排放量路径一可以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路径二可以通过为捕集、利用和封存CO2。如利用废气中的CO2与流程中的气体a在一定条件的作用制取甲醇(CH3OH)。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写出CO2制取甲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3、回答生活、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1)生活中常用来消毒,且又能使硬水软化的方法是______。
(2)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3)下列做法能节约用水的是( )(填字母)。
A.洗澡擦香皂时关上喷头
B.用洗衣机洗一两件衣服
C.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
D.家里水龙头坏了应及时修理
(4)每到冬天,市场上便有一种“暖宝宝贴”出售,它是一个装有化学药品的小袋,袋中主要成分是铁粉。使用时,撕去它的保护膜贴在身体上,不久便会产生热量。其原因是:“暖宝宝贴”中的铁粉与______发生反应时热量。
(5)从H、C、O、N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①三种化石燃料中,较为清洁的是______;
②可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______。
3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1)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_____;烧杯中水进入广口瓶,且占瓶容积_____。
(2)原理:利用白磷燃烧耗___,生成___白色固体,造成密闭容器里气体减少,压强____,从而水倒流,进入瓶中水的体积即为_____。
(3)结论:
①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
②空气中含有_____气和____气,氧气占空气总体积_____,氮气_____。
③氮气______于水,不可燃和______。
(4)影响因素:
①______的用量;
②记录水面位置时的_____是否到室温;
③装置____是否良好。
(5)选取的物质满足条件:
①在空气中______燃烧;
②燃烧只与_____反应;
③生成物不能有______。
35、自行车是常用的交通工具.
(1)请根据图中的标示,为自行车的相应部位设计不同的、合理的防锈方法.①车架____________;②链条____________.
(2)制作自行车内胎的材料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纳米材料;B.有机合成材料;C.金属材料.
36、“雪龙”号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行驶过程中所用燃料为柴油,极地考察船是专门在南北极海域进行海洋调查和考察的专业海洋调查船。
(1)“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行驶过程中的能量从①___________能开始,最终转化为②___________能。
(2)考察船中大量使用铝合金,铝表面会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如氧化铝(Al2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Al2(SO4)3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反应后铝元素的化合价为②___________。
(3)“雪龙”号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了使用柴油燃烧时产生的一些物质,如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等,对空气造成的污染。
3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
实验 1: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 1。
实验 2:在集气瓶内放入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在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 2。
(1)实验 1 中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2)实验 1 和 2 中,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最终是通过______来体现。
【反思与评价】两个实验都同时使用数字传感器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实验 1 的数据如图 3;实验 2 的数据如图 4。
(3)依据图 3 图 4 的信息,______(填“实验 1”或“实验 2”)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______。
(4)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你认为实验过程中,还应注意______(写一点)。
38、小王同学用某固体物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水的损失忽略不计,操作M过程中未发生化学变化且温度没有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10℃~40℃时,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填“増大”或“减小”)。
(2)实验所得的溶液中肯定不饱和的有______________(填溶液编号)
(3)实验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有_____和___、______和______(均填溶液编号)。
(4)溶液c到溶液d的转化过程中,最多可能析出晶体(不带结晶水)______________g。
(5)操作M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9、实验室利用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现取12.5g石灰石与73g稀盐酸反应(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最后剩余混合物为81.1g.
(1)最后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
(2)求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3)若此时刚好完全反应,求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40、2019 年央视春晚长春分会场将长春独特的汽车技术与“21 世纪新材料之王“石墨烯技 术相融合。演员身穿发热服以及汽车制造中用到的材料有石墨烯、钢板、合成橡胶,其所 用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对汽车钢架进行镀锌处理能防止锈蚀,其原因是__________,镀锌前要用稀硫酸除去表面的铁锈,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