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达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

    A. 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B. 禾稻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没有人能够忘记她。

    C. 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D. “我代表的那位英雄总不会是空虚的,”上面那石头有点不高兴,竭力想说服底下的那些石头,“看市民这样纪念他,崇拜他,一定是历史上实实在在的英雄。”

  • 2、语文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虽然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但更具有普通人的平凡和朴实,他的这一特点,《回忆鲁迅先生》和《阿长与〈山海经〉》两文都有体现。

    B.“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这一句用排比抒情,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C.《资治通鉴》为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山海经》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地理书;《木兰诗》属南朝民歌。虽体裁不同,但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

    D.“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啾啾”是拟声词,模拟战马的鸣叫声,如闻其声,生动传神。

  • 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句(   )

    A. 时间真如行云流水,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望着镜中的两鬓白发,他不由的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

    B. 崔颢《黄鹤楼》诗的首句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自唐以来,评论家莫衷一是

    C. 他的作文向来是文不加点,不知该在什么地方断句,常常给人不知所云的感觉。

    D. 行人体谅司机,司机礼让三分,彼此相敬如宾,那么城市的交通就会有序得多、顺畅得多。

  • 4、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 )

    A. (quān)   (cān)   莽莽榛(zhēn)

    B. (cè)   (miǎo) 人听闻(hài)

    C. (ào)   (zòu)   (liǎn)

    D. (nì)   (cuì)   (qī)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讲故事时巧设悬念,文笔简练,使得故事读起来高潮迭起,引人入胜,因此作品问世后广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

    B.市城管执法部门日前启动新一轮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行动,对学校周边非法占道小吃摊进行集中排查取缔

    C.像你这样目不窥园,不注重观察大自然,失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没有了生活的情趣,怎能写出好文章呢?

    D.钟南山院士,不仅是家喻户晓的白衣战士,还是一位拥有六十多年党龄的资深共产党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表达了鲁迅对阿长的怀念之情。

    B. 《伟大的悲剧》选自《人类群星闪耀时》,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

    C. 《陋室铭》选自《刘禹锡集》,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 《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 7、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shuāng   纷(jiū   kǎn   气冲牛(dòu

    B.   育(   补(jiào   心有灵

    C.头(chàn   堂(nòng   zuò   流离(fèi

    D.恶(zèng   dǎo 余(zhuì   痛绝(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③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④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哂:讥笑。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案牍之___________________

    (3)不产业___________________ (4)欢守志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乙)文画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B.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C.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D.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

    4(甲)文刘禹锡和(乙)文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填空: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3)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6)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7)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8)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9)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又寓含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四、拓展阅读

    祖母的启蒙

    ①祖母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虽然一生贫困,却教导后代仁慈待人。我刚懂事,祖母便找来一些纸板,剪成各种动物,以类似放幻灯的方式,讲许多匡扶弱小、抵御外侮的童话和民间故事;还买来仅巴掌大的连在一起的“小人书”,一页页耐心地讲《司马光砸缸救人》《孔融让梨》《岳母刺字》等故事。上幼儿园前,祖母挪动着小脚,几乎每天下午带我去少年儿童图书馆,她牵着我的小手,轻轻地走到那些专心看书的小学生背后,慈祥地望着他们。然后,祖母抱我坐在草坪上,亲切地说:“细伢子呵,你长大了要努力读书,书会告诉你许多许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要宽,要帮助比自己穷困的人。”

    ②我上幼儿园时正值三年困难之际,不少小朋友都因缺乏营养而面黄肌瘦。吃午饭时四个人一桌,中间放一碗没有油的咸菜豆瓣汤,每人轮流舀一汤匙,轮到我时都谦让了;下午发点心时,每个人仅得一只乒乓球般的淡馒头,每次我都留给上小班的弟弟吃。当祖母来幼儿园接我,知道这些事后,不禁潸然泪下,抖抖地捧出一包盐炒黄豆,哽咽着说:“我的乖伢子,你做得对呵,你一定饿坏了吧,快吃,快吃!”

    ③“文革”期间,我家遭难,有一阵断了经济来源。一天,姑妈从安徽寄来一包虾皮,祖母手捧着虾皮闻了又闻,却毅然吩咐我送给了被“造反派”打得遍体鳞伤,又将发配崇明劳改的前抗日志士李伯伯。不久,北京的大叔托人辗转捎来两包豆腐粉,祖母也让我送一包给被诬陷为“历史反革命”的老共产党员刘爷爷。……

    ④冬至之夜,我久久地伫立于阳台上,祖母正是18年前的冬至去世的。遥望苍天群星,其中那颗极其平凡的微微闪光的一定是祖母了。

    1祖母对“我”的启蒙方式是(  )

    A. 谆谆善诱   B. 启发鼓励   C. 以身作则   D. 言传身教

    2填空。

    ⑴上文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

    ⑵第①段中加点字“对人要宽”的“宽”字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⑶第②段中的比喻句“乒乓球般的淡馒头”形象地表明了馒头的特征是________

    ⑷最后一段画线句子中“极其平凡”照应了上文_______________,“闪光”照应了上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末尾的省略号有什么意义?

    4文中突出了祖母的什么品质?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打电话

    第二节课下课了,许多人都抢着到学校门口惟一的公用电话前排队,打电话回家请妈妈送忘记带的簿本、忘记带的毛笔、忘记带的牛奶钱……

    一年级的教室就在电话旁。小小个子的一年级新生黄子云常望着打电话的队伍发呆,他多么羡慕别人打电话,可是他却从来没有能够踏上那只矮木箱,那只学校置放的、方便低年级学生打电话的矮木箱……

    这天,黄子云下定决心,他要打电话给妈妈。然而,上课钟终于响起。前边的人放弃了电话,黄子云便一步抢先,踏上木箱,A   发现没人注意他,于是抖颤着手,拨了电话。

    “妈妈,是我,我是云云……”

    “妈妈,我上一节课数学又考了一百分,老师送我一颗星,全班只有四个人考一百呢……”

    “上课了,赶快回教室!”一个高年级的学生由他身旁走过,大声B   着他。

    “妈妈!我要上课去了,妈妈!早上我很乖,我每天自己穿制服、自己冲牛奶、自己烤面包,还帮爸爸忙,中午我去楼下张伯伯的小吃店吃米粉汤,还有切油豆腐,有的时候买一粒肉粽……”

    不知怎么,黄子云清了下鼻子,再说话时声嗓变了腔:

    “妈妈!我,我想你,好想好想你,我不要上学,我要跟你一起,妈妈!你为什么还不回家?为什么还不回家?你在哪里?妈妈……”

    黄子云伸手拭泪,挂了电话,话筒挂上的一刹那,有女子语音自话筒中传来:“下面音响十点三十二分十秒……”

    黄子云离开电话,让清清的鼻涕水凝在小小的手背上。

    1在下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A、B二处的横线上。

    左顾右盼  催促  流连忘返  呼唤  犹豫不决  督促

    2题目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第二段中,黄子云为什么羡慕别人打电话?

    4黄子云电话中与“妈妈”交谈的内容与别的孩子有何不同?根据文章内容说明原因。

    5黄子云挂上电话的一刹那,女子的报时话音暗示了什么?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微作文

    请在《一场疾病,“治愈”了母亲和我》第段的横线上作一个“我”的心理活动和妈妈的神态的片段描写。

    要求:(1)符合上下文情境;(2)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字数在150—200字之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