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色史诗电影《浴血广昌》把广昌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展现给了我们。
B.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C. 一男子边看手机边过马路,车辆纷纷避让,他却不以为然,最后还是发生了车祸。
D. 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
林则徐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他能在国难当头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在于他能在仕途通达、身居高位时, _____________地为国效力;还在于,或者说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即便在被革职流放的极端逆境中,即便在个人命运遭遇空前苦难和厄运时,人格和灵魂中依旧保持固有的那份伟大与高贵。
A.挺身而出 力挽狂澜 倾心尽力
B.挺身而出 倾心尽力 力挽狂澜
C.倾心尽力 力挽狂澜 挺身而出
D.倾心尽力 挺身而出 力挽狂澜
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有仙则名 B.不蔓不枝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苔痕上阶绿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看到中国跻身世界大国行列,我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B.那个时候,张大爷穷困潦倒,衣食无着,到头来只落得一个马革裹尸的结局。
C.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
D.张老师在台上绘声绘色地讲着,李林在台下心不在焉地听着。
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校对(xiào) 吩咐(fù) 气氛(fēn) 锲而不舍(qì)
B. 字帖(tiè) 诘问(jié) 丰饶(ráo) 目不窥园(kuī)
C. 强迫(qiáng) 嗥鸣(háo) 憎恶(zèng) 潜心贯注(qián)
D. 粗拙(zhuō) 哽咽(yè) 殷红(yān) 九曲连环(qǔ)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透过全国“两会”这扇窗口,使我们看到一个信心如磐、汇聚起磅礴力量的中国。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C.高考当天,有三个学校的考生因故未能及时参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D.北京新发地市场的三文鱼等水产品检测出“新冠病毒”,是因为被污染而不是本身感染了“新冠病毒”造成的。
7、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刻画了很多人物形象,如老实健壮的祥子、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爷、大胆泼辣而又变态的虎妞。
B.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的凡尔纳写的一部科幻小说,它与《神秘岛》、《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合称为“海洋三部曲”。
C.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个不明身份的神秘人物,他在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这艘潜艇不仅异常坚固,而且结构巧妙,它是用电作为动力源的。
D. 刘四爷不愿把女儿嫁给一个臭拉车的,更害怕祥子以女婿的身份继承他的家产,虎妞为了生计只得忍气吞声,不敢与父亲撕破脸。
8、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
【2】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以荻画地 以:用
B.教以书字 书:写
C.使学为诗 为:作为
D.及其稍长 及:等到
【3】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4】将下列词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读书是务。
(2)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
9、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独坐幽篁里,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②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韩愈《晚春》)
③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④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⑤________,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10、文学作品阅读。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顾晓蕊
(1)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到了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素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2)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捋(luō,用手握着条状物,顺着移动、抚摩),一嘟噜(一串)花朵落进筐里。
(3)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遒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4)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5)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挨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独自舔舐着心底的伤痛。
(6)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踏上魂牵梦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7)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8)那一刻,安静极了。忽然,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的一次,看到他流泪。
(9)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我掏出数码相机,紧张地按了三次快门,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
(10)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11)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怎样的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1】阅读全文,说说以“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赏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①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②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3】“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4】本文结尾写道:“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怎样的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对此,你一定有所感悟吧?请将你的感悟具体写出来。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打电话
第二节课下课了,许多人都抢着到学校门口惟一的公用电话前排队,打电话回家请妈妈送忘记带的簿本、忘记带的毛笔、忘记带的牛奶钱……
一年级的教室就在电话旁。小小个子的一年级新生黄子云常望着打电话的队伍发呆,他多么羡慕别人打电话,可是他却从来没有能够踏上那只矮木箱,那只学校置放的、方便低年级学生打电话的矮木箱……
这天,黄子云下定决心,他要打电话给妈妈。然而,上课钟终于响起。前边的人放弃了电话,黄子云便一步抢先,踏上木箱,A 发现没人注意他,于是抖颤着手,拨了电话。
“妈妈,是我,我是云云……”
“妈妈,我上一节课数学又考了一百分,老师送我一颗星,全班只有四个人考一百呢……”
“上课了,赶快回教室!”一个高年级的学生由他身旁走过,大声B 着他。
“妈妈!我要上课去了,妈妈!早上我很乖,我每天自己穿制服、自己冲牛奶、自己烤面包,还帮爸爸忙,中午我去楼下张伯伯的小吃店吃米粉汤,还有切油豆腐,有的时候买一粒肉粽……”
不知怎么,黄子云清了下鼻子,再说话时声嗓变了腔:
“妈妈!我,我想你,好想好想你,我不要上学,我要跟你一起,妈妈!你为什么还不回家?为什么还不回家?你在哪里?妈妈……”
黄子云伸手拭泪,挂了电话,话筒挂上的一刹那,有女子语音自话筒中传来:“下面音响十点三十二分十秒……”
黄子云离开电话,让清清的鼻涕水凝在小小的手背上。
【1】在下面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A、B二处的横线上。
左顾右盼 催促 流连忘返 呼唤 犹豫不决 督促
【2】题目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第二段中,黄子云为什么羡慕别人打电话?
【4】黄子云电话中与“妈妈”交谈的内容与别的孩子有何不同?根据文章内容说明原因。
【5】黄子云挂上电话的一刹那,女子的报时话音暗示了什么?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也许我们的成长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不是每一次尝试都能成功,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收获,也不是每一个正确行为都被认可……但是,即使是那些曾让我们迷茫、苦恼、沮丧的事,也能使我们丰富阅历,增长智慧,获得人生的启迪。
请以“我不为那件事后悔”为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