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宗其香先生的作品中,能感受出他曾经激情澎湃、 的艺术人生。宗其香注重写生,一生数十次赴祖国各地采风,在大自然中 笔墨,感悟天地造化的鬼斧神工。他的创作能以传统笔墨,参入西洋画法,水墨色淋漓尽致,主客观情与景遇,真善美纤毫 。
A. 一波三折 磨炼 毕现 B. 跌宕起伏 锤炼 毕现
C. 跌宕起伏 磨炼 毕备 D. 一波三折 锤炼 毕备
2、下列中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我很幸运能够聆听诸位先贤的高论,今天的讲座使我茅塞顿开,获益匪浅。
B. 邓教授出院了,小李在电话里对他说:“欣闻您康复出院,特表示衷心祝贺。”
C. 为了祝贺王老师的令郎新婚之喜,我们全班同学集体制作了一段视频以表达诚挚的祝福。
D. 兹介绍我校王丹宁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请予接洽为荷。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2017年度文化中国讲坛”上,95岁的叶嘉莹依然一丝不苟地讲了 1小时15 分钟58秒。讲完,全场自动起立,以经久不衰的掌声向叶先生致敬。
②外卖小哥风尘仆仆,见证着对这份工作的珍惜与努力。收到外卖时道一声“辛苦”, 传递给外卖小哥的是善意和温暖。
③《人民文学》主编在“人民文学奖”初评中发现了青年文学创作的诸多弊端,30 岁以下作家的长篇小说几乎不忍卒读。
④当日,安徽省黄山市卢村春花烂漫,绿意盘然,鳞次栉比的徽派古村落包围在色彩斑斓田园之中,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⑤要用越来越少的军队去保护越来越大的领土,显然是绠短汲深。如果继续东扩,北约将会在军事上变得更弱。
⑥俗话说“牙疼不算病,疼起来真要命”。经历过牙疼的人都体会过那种穿云裂石般的痛苦,恨不得赶紧拔牙免除后患。
A. ①④⑥ B. ②③⑥ C. ①③④ D. ②③⑤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廷臣自杨最、杨爵得罪后,莫敢言时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
A.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B.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C.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D.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去年上半年,我们的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在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都有所增加,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可伐功矜能,止步不前。
②歌唱类选秀节目曾经创造了万人空巷的收视奇迹,但近年却是风光不再,《超级女声》偃旗息鼓,《我型我秀》虽逆市而上,但效果显然差强人意。
③袁老师题为《独路相逢勇者胜》的演讲,对一部分同学考前临阵退缩、信心不足等现象进行了分析,可谓鞭辟入里,给人启迪。
④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机关事业单位中尸位素餐的现象将进一步减少,不求无功、但求无过的工作作风也一定会有所扭转。
⑤2017年8月8日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处于震源中心的比芒村瓦釜雷鸣,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也变得伤痕累累。
⑥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的文化重镇,作为备受喜爱的文化“网红”,也一定能在展览理念上顾盼自雄,让井喷的文化热情妥善安放。
A. ①④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⑥ D. ②⑤⑥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蔡元培作为民国时期教育界、学术界先驱人物,其红学成果备受瞩目,出版于1917年的《石头记索隐》不仅是红学史上的标志性作品,即置于“民国学术”经典之林,亦当之无愧。。
受蔡氏基本研究思路的启发,索隐红学著作以后竟不断出现,影响较大的当数景梅九所著《石头记真谛》,出版此书正是山河破碎的前夜,作者在自序中表现出沉痛的民族情绪“不意迩来强寇侵凌祸迫,亡国种族隐痛突激心潮……颇觉原著者亡国悲恨难堪,而一腔红泪倾出双眸矣”,需要指出的是,《石头记真谛》只是将文本索隐当成手段,而终极目的则是为服务于民众救亡伟业。景梅九将蔡元培以来运用《红楼梦》宣传民族主义思想的做法推向了极致,同时也将红学与政治进一步挂钩,从而推动了新索隐派向以后的红学社会历史学派理论的转型。
这就发生一个令人深思的学术命题:以科学方法为指导的“新红学”考证派,为什么竟不能阻止红学索隐著作在整个民国时期的不绝如缕,其影响甚至还绵延至当代?这就需要将红学索隐派放到《红楼梦》研究史上给以客观、辩证的定位。应该看到,“索隐”方法的较早运用本在史学领域,如《史记索隐》等史学专著,探求本事、史料还原,还是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从文化渊源上考察,索隐派走的是“今文经学”的传统治学路数,“今文经学”对“五经”中的《尚书》《春秋》等史书的阐释有一定合理性,然而运用到文学领域如对《诗经》的解读,就有以意逆志、牵强附会之嫌。当索隐方法引申到红学领域后,其原始出发点本想约束《红楼梦》评点、题咏、杂评家们释义的发散性,操作方式上也是指向作品情节的考证,与主流红学倡导的“回归文本”方向的努力比较接近,这无可厚非,但由于受“今文经学”治学路数的影响,这一派却很容易在解释作品时陷入误读和主观臆测。
其实不管《红楼梦》中存在多少真实的历史信息,它一旦被天才的作家所整合,就自然形成了新的意义单位,与原来的所谓“本事”已无甚关联;而当时能与蔡元培为代表的旧红学索隐派形成对垒的最重要民国时期著述,除胡适外,自然非俞平伯《红楼梦辨》莫属了。这部著作属于新红学产生之初最重要的奠基代表作,于1923年在亚东图书馆出版,写这本书的起因是俞平伯与顾颉刚通信讨论《红楼梦》,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出版的《红楼梦研究》则是《红楼梦辨》的修订本。修订的原因是作者认为原书存在一些错误,即本来的错误和发现新材料而证明出来的错误。尽管原著修订后更名再版时增加了些新篇目,但《红楼梦辨》还是一本不可回避的著作。《红楼梦辨》初版肯定与上世纪50年代特殊时代环境下又增订再版的《红楼梦研究》思路不同,这种不同还不仅仅是删除了了胡适的序言。通过对原著初版、增订再版前后变化的细致深入考查,可以见出作者红学观念移步换形的轨迹走向。
(节选自赵建忠《影印红学要籍的学术意义》)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说蔡元培《石头记索隐》为红学史上的标志性作品,就等于说是民国学术经典之作。
B. 在运用《红楼梦》宣传民族主义思想的做法上,景梅九相对于蔡元培更加功不可没。
C. 因受“今文经学”治学路数的影响,索隐派易于在解释作品时以意逆志,牵强附会。
D. 民国时期红学研究至少有两大派别,他们都重视对作品情节的考证,且倡导“回归文本”。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引用景梅九自序中的话,意在证明《石头记真谛》融入了作者沉痛的民族情绪。
B. 开头讲蔡、景红学研究成就,是为探讨“令人深思的学术命题”提供前提支撑。
C. 讲“索隐”方法在史学领域里的运用,是为了与后文其在文学研究领域的运用相类比。
D. 作品一旦形成,与“本事”便无关联,这样的理论足以证明俞平伯研究的局限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石头记真谛》是景梅九受《石头记索隐》的启发而著述的,自然与它一脉相承。
B. 以科学方法为指导的“新红学”考证派,竟未能阻止索隐派取代它而成为主流学派。
C. 以意逆志,是被写进教科书的鉴赏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局限在于易生牵强附会。
D. 《红楼梦研究》删除了胡适的序言,调整了研究思路,修正了所谓的“错误”。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今之众人之所以愚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慨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刘裕住过的地方如今却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以抒发自己沉痛情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述将别之时,点明送别地及杜少府将宦游之地,气势雄浑壮阔,以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蓄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自身,“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子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说,天气寒冷,松柏晚于其他植物谢落,比喻人要坚韧不屈,不改初心。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木与绳”“金与砺”的关系做比喻,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的对比,批判了“ , , ”的态度。
(2)《卖炭翁》中的卖炭翁怕冷又希望冷,“ , ”写出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_____,信以成之。(《论语》)
(2)彼童子之师,_____,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3)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_____。(《诗经·氓》)
(4)惟草木之零落,_____。(屈原《离骚》)
(5)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6)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7)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8)_____,约于身而广于世。(《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12、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为了突出鹏鸟的形象,将夸张用到了极致:“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阿房宫赋》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揭示秦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
③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这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
④有些人离家在外,一时生活不太如意,当偶然遇到和自己境遇相似的人时,往往会发出《琵琶行》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喟。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早梅桥
李绅
早梅花,满枝发。
东风报春春未彻,紫萼迎风玉珠裂。
杨柳未黄莺结舌,委素飘香照新月。
桥边一树伤离别,游荡行人莫攀折。
不竞江南艳阳节,任落东风伴春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梅花,满枝发”描写了春寒料峭之际,桥边早梅生机勃勃的景象,“满”字写出了花之繁多。
B.“东风报春春未彻”运用拟人手法写东风报春,东风已到,但春意却未透,“未彻”紧扣题目“早”字。
C.“紫萼迎风玉珠裂”运用比喻,以“玉珠”喻“梅花”,描写细致生动,写出繁花盛开、娇艳欲滴之态。
D.“桥边”二句写出了梅花似乎是为感伤离别而存在,不应被破坏,表现了惜梅、恋梅的情感。
【2】“杨柳未黄莺结舌,委素飘香照新月”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赏析。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裴村记
顾炎武
呜呼!自治道愈下,而国无强宗。无强宗是以无立国,无立国是以内溃外畔,而卒至于亡。然则宗法之存,非所以扶人纪而张国势者乎!
余至闻喜县之裴村,拜于晋公之祠。问其苗裔,尚一二百人,有释耒而陪拜者。出至官道旁,读唐时碑,载其谱牒世系。登陇而望,十里之内,丘墓相连。其名字官爵可考者,尚百数十人。
盖近古氏族之盛,莫过于唐。而河中为唐近畿地,其地重而族厚。若解之柳、闻喜之裴,皆历任数百年,冠裳不绝;汾阴之薛,凭河自保,于石虎、苻坚割据之际,而未尝一仕其朝;猗氏之樊、王,举义兵以抗高欢之众。此非三代之法尤存,而其人之贤者,又率之以保家亢宗之道,胡以能久而不衰若是?
呜呼!此治道之所以日趋于下,而一旦有变,人主无可仗之大臣,国人无可依之巨室,相率奔窜以求苟免。是非其必至之势也与?是以唐之天子贵士族而厚门荫。盖知封建之不可复,而寓其意于士大夫,以自卫于一旦苍黄之际,固非后之人主所能知也。
予尝历览山东、河北,自兵兴以来,州县之能不至于残破者,多得之豪家大姓之力,而不尽恃乎其长吏。及至河东,问贼李自成所以长驱而下三晋之故,慨而伤之。或言曰:“崇祯之末,辅臣李建泰者,曲沃人也。贼入西安,天子临朝而叹,建泰对言:‘臣郡当贼冲,臣请率宗人乡里出财百万,为国家守河。’上大喜。命建泰督师,亲饯之正阳门楼,举累朝所传之御器,而酌之酒,因以赐之。未出京师,平阳太原相继馅,建泰不知所为。师次真定,而贼已自居庸入矣。”
此其人材之凡劣,固又出于王铎、张濬之下。而上之人无权以与之,无法以联之,非一朝一夕之故矣。乃欲其大臣者以区区宰辅之虚名,而系社稷安危之命,此必不可得之数也。
《周官》:“太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五曰宗,以族得民。”观裴氏之与唐存亡,亦略可见矣。夫不能复封建之治,而欲藉士大夫之势以立其国者,其在重氏族哉!其在重氏族哉!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立国是以内溃外畔 畔:背叛
B. 而河中为唐近畿地 畿:门槛
C. 而不尽恃乎其长吏 恃:依靠
D. 而欲藉士大夫之势以立其国者 藉:借助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考察和深刻思考,认为强大的宗族有利于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B. 裴村历史悠久、地理位置重要,村民讲礼义,人才辈出,曾经作出过特别的历史贡献。
C. 山东、河北等州县,虽处于动荡年代,但并没有变得破败,全都依靠宗族百姓的支持。
D. 考察裴氏和唐朝共存共亡的事实,可以明白要立国治国就得重视士大夫和宗族的力量。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非三代之法尤存,而其人之贤者,又率之以保家亢宗之道,胡以能久而不衰若是?
(2)乃欲其大臣者以区区宰辅之虚名,而系社稷安危之命,此必不可得之数也。
【4】氏族有哪些重要作用?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
15、微写作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2017年的第一场春雪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
②第二届《中国诗词大会》暂告一段落,16岁的武亦姝一举夺魁,战胜了诸多知名学者、教师、大学生等。有人说,她弘扬了传统文化;有人说,她获胜靠死记硬背……同学,你怎么看?请发表你的意见。要求言之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