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南京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蓦()然   铿锵(qiāng   垂珠联珑(lóng   目眩(xuàn)神迷

    B.拾(shè)级   虔(qián)诚   蛮横(hèng)粗暴   安营扎(zhā)寨

    C.卑鄙(   瞭(liáo)望   名副()其实   行(xíng)将就木

    D.欺侮(   矗(chù)立   暴风骤(zòu)雨   瞬(shùn)息万变

  • 2、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戏》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构思全文。

    B.《回延安》采用江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

    C.《卜算子·咏梅》以内心独白的方式咏梅,表现了诗人孤高傲世的情怀。

    D.《最后一次讲演》多用短促有力的感叹句,对反动派无耻卑劣的行径进行了血泪控诉,对李先生爱国主义精神做了高度的赞扬。

  • 3、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奋(kāng旋(然而止(jiá

    B. 然(piān)  默(qiān) 销声迹(

    C. 褓(qiǎng级(shè)  怒不可è

    D. jìn裂(gūi)  接而至(zhǒng

  • 4、下列对《卖炭翁》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A. 第一节写卖炭翁劳苦悲惨的生活。“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生活的艰辛。

    B. 第二节写“宫使”对卖炭翁的掠夺。“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刻画出宫使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面目。

    C. 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翁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 诗人没有直接发议论,对统治阶层罪恶的揭露和控诉,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都蕴含在情节的叙述和人物形象的描写中。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行香子·过七里濑

    [宋]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释)①藻鉴:亦称藻镜,指背面刻有鱼、藻之类纹饰的铜镜,这里比喻像镜子一样平的水面。②屏:屏风,室内用具,用以挡风或障蔽。③严陵:即严光,字子陵,东汉人,曾与刘秀同学,并帮助刘秀打天下。刘秀称帝后,他改名隐居。刘秀三次派人才把他召到京师。授谏议大夫,他不肯接受,归隐富春江,终日钓鱼。④君臣:君指刘秀,臣指严光。⑤空名:世人多认为严光钓鱼是假,“钓名”是真。这里指刘秀称帝和严光垂钓都不过是梦一般的空名而已。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

    A.上片头六句描写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后三句则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溪水。

    B.“过”字领“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三句,简练记录了景色和感受。

    C.这首词的上片九句写的都是山;下片开头的两句写的则是重重如画的水。

    D.“君臣一梦,今古空名”,是写刘秀和严光,如梦一般消失,徒留空名。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词头六句用简练的笔墨,动静结合、点面兼顾地描绘生机盎然的江面风光。

    B.此词下片开头两句写水,中间书写感慨,夹叙夹议,最后又通过山收束全词。

    C.此词在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中,寄寓了作者看透名利、归真返朴的人生态度。

    D.词将行舟的“静美”和时空变化的“动美”巧妙结合,语言清丽,意境广渺。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木受绳则直,

    ,流水前波让后波。

    ③角色满天秋色里,

    ,儿女共沾巾。

    ⑤《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句子是  

    ⑥《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有人说,《平凡的世界》是中国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此你怎么看?可以从作品主题、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角度结合内容阐述你的观点。(任选一个角度作答即可)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漓江情韵》,回答问题。

    漓江情韵

    从维熙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的纱巾,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江里的渔舟、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江边,向这一个个黑色标点走去。最近的一个标点圆圆的,像是句号。等我走近了,才看见那是一把两伞,但伞下空无一人。转身刚要离去,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向我问候:“你好——你好!”我顿时愣在那儿了。还没容我醒过闷儿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的佳句!我弓下身,寻觅与我开玩笑的伞下顽童。一看吓了一跳,与我逗趣的竟是一只伏在鸟笼里的鹦鹉。鹦鹉见我俯视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我不禁笑出声来,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

    于是,我耐心地等待他的出现。终于,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从木桨击水的声音中悟出,那破折号是一只小舟。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他有意安排在这儿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肫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入我的耳鼓:“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

    上了船,我才看清,他的脸清癯瘦削,身体和那张脸一样瘦削,让我吃惊的是,他竟是个一走一歪的残疾人。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雅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那儿有一条洋人街,是中国的一绝。”

    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

    我只好言明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B那朗朗的笑点,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他告诉我,他先天残疾,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在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养大成人的。待收养他的两个老人走后,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开始了摇船生涯。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鱼鹰,看见这只仅有一条腿的鹦鹉,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拨它也就会了。” 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我沉默了。我不知这个腿部残疾的摇船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塞到他的手里,匆匆下船。他从船上跳了下来,急切地对我喊道:“不可以——不可以——老先生,我没为你做什么,不能收你的钱……”

    回到江边公寓,隔窗而望,那船那伞已不再是朦胧诗中的标点,阴柔情致的漓江和充满阳刚的人,编织成了漓江一首美丽的人文诗章……

    1请简要概括《漓江情韵》的主要内容。

    2第一段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比喻句中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

    A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

    B那朗朗的笑点,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

    4文中划线的句子“我想问问他,但嘴唇像被贴了封条一般,怎么也张不开”。为什么“我”想问却张不开嘴?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5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摇船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6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诗歌,按要求作文。

    当我们走向枝繁叶茂的五月/青春就不再是一个谜,向上的路/总是坎坷又崎岖/要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真是不容易/有人悲哀/有人欣喜/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请以“跨越”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