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大同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醋/米            /惊

    B.无/            生/

    C.蜴/清            责/契

    D.俐/可            留金/姓

  • 2、下面是“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前言中的一段话。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叶形矛头,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柬埔寨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铜鼓,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突线钮铜铎。展览中的精美文物众多,举不胜举。______________。

    A.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充分体现了这些精美文物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B.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艺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在这些精美文物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之中

    C.这些精美文物充分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在文化艺术方面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

  •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史记》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写。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们学过《周亚夫军细柳》《陈涉世家》出自《史记》中的“世家”。

    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河”指“黄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岱宗”指“泰山”,“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三秦”指“关中地区”。

    C.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变色龙》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奥楚蔑洛夫对小狗态度的多次变化,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物形象。

    D.茅盾,原名沈德鸿,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以及《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 4、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蕴含”“提升”是动词,“整合与凝结”是并列短语,“统一的国家”是偏正短语。

    B.“文化是一个民族重要的软实力”一句中“文化”是主语。

    C.“不是外在的黄皮肤、黑头发、黑白分明的眼睛,而是华夏儿女有着赤子之心”是转折复句。

    D.“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全国各族青年施展才华、实现志向提供了广大的舞台”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舞台”。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贞观元年,太宗尝从容言及隋亡之事,慨然叹曰:“姚思廉不惧兵刃,以明大节,求诸古人,亦何以加也!”思廉时在洛阳,因寄物三百段,并遗其书曰:“想卿忠节之风,故有斯赠。”初,大业末,思廉为隋代王侑侍读,及义旗克京城时,代王府僚多骇散,惟思廉侍王,不离其侧。兵士将升殿,思廉厉声谓曰:“唐公举义兵,本匡王室,卿等不宜无礼于王!”众服其言,于是稍却,布列阶下。须臾,高祖至,闻而义之,许其扶代王侑至顺阳阁下,思廉泣拜而去。见者咸叹曰忠烈之士仁者有勇此之谓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代王侑:隋元德太子之子,炀帝十三年南巡,以值留守长安,李渊攻克长安,立侑为帝。②唐公:唐高祖起初的封号。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何以也(益处)

    B.及义旗京城时(战胜,攻克)

    C.思廉厉声曰(说)

    D.其扶代王侑至顺阳阁下(答应)

    【2】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见者咸叹日忠烈之士仁者有勇此之谓乎

    【3】细读文章内容,用原文说说姚思廉的“忠烈”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6、卜算子

    张元幹①

    风露湿行云,沙水②迷归艇。卧看明河③月满空,斗④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⑤悲人境。起舞闻鸡⑥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释] ①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这首词是词人辞官后所作。②沙水:即沙溪,闽江上源之一。③明河:即银河。④斗:指北斗星。⑤多事:这里指国家多难。⑥起舞闻鸡:晋代祖狄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共被同寝,中夜闻鸡起舞。后匈奴攻陷洛阳,晋怀帝被俘,祖逖自请统兵北伐,收复中原失地。

    1请简要赏析“沙水迷归艇”中的“迷”字。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7、农民工子弟是未成年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将对社会的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阅读下面材料,说说在学校,我们对农民工子弟的教育要注意哪些问题。

    材料一:由于农民工孩子来自农村,使他们与集体中的城市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表现为交往中具有退缩、提心吊胆、没有魄力等特点。有的孩子还是半路转学,就更加缺少和同学们认识熟悉的过程,在活动中容易受到冷落,胆小一些的学生越是受到冷落就越不愿和同学们交流,于是恶性循环形成孤僻的性格,导致了自卑心理的形成,他们想融入到集体之中,却又害怕来自城市同学的冷漠。共同的处境使他们同病相怜,常常在农民工孩子内部自成“一帮”,形成一些小团伙。这些小团伙具有极强的小团体性,并和班集体存在一定的距离,成为一个游离的群体。还有一些学生放弃学校环境到社会上寻找温暖,与社会中的无业青少年相结识,这些处于青少年期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差,社会阅历浅,认知水平低,从而导致相应的问题频频出现,也对社会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材料二:农民工家庭的流动性大,不利于其子女性格发展。农民工进城后,多数从事脏、累、重的体力活,没有能力、时间和精力去指导、督促和管理孩子的学习。农民工普遍居住条件较差,孩子没有安静的学习空间;经常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使适龄儿童的正常学习缺乏稳定性,甚至造成了阶段性辍学,影响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客观层面上拉大了与其他儿童的教育差距,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弱势地位。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8、背诵全诗,填出下列横线上的语句。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9、阅读文章,完成题。

    水界金刚小龙虾

    我要迎接漫天的星斗,我要迎接满河的龙虾……”韩寒在小说《1988》中深情地期盼夏天的到来。这简直是一个吃货的自白!夏日来临,各式风味的龙虾大餐早已香飘南京大街小巷,那些和韩寒一样念念不忘满河龙虾的吃货们从流着哈喇到吮着手指,开始大快朵颐了。

    有个笑话:一南京人约广东朋友吃饭:晚上请你吃龙虾!广东朋友感动得神魂颠倒。等到一脸盆麻辣龙虾上桌,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此龙虾非彼龙虾吆!如同南京人口中的马自达非彼马自达一样,是花高贵为平民的另一法门。

    真正的龙虾是一种名贵海产品,主要分布于热带海域。据说因为长须飘飘颜值,因而被国人尊为龙虾。南京人餐桌上的是小龙虾,淡水一族,学名克氏原螯虾。它与龙虾外形相似,其实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平民与贵族,恐怕要攀上亲戚也难啊!其实小龙虾是外来物种,它的老家在美洲地区,1929年才从江苏登陆中国。

    一袭红袍平世界,两支大剪定乾坤。小龙虾个头小,却可谓水界金刚——生存、繁衍能力极强。

    小龙虾有着极强的环境耐受力,是当之无愧的生存大师。它从不担心房价攀升,因为它四处为家——不管是湖泊、河流、池塘,还是沼泽、水沟、水田,都是它的乐园,哪怕是水体污染或是池塘干涸,小龙虾也能顽强生存下去。

    小龙虾也是个十足的吃货。从植物到动物,死活不挑、来者不拒——呵呵,要饿死也难啊!

    这家伙还是天生暴力狂,好斗也是其生存能力的体现。只要对方超过安全距离,出现在视线范围内,就会举起双螯,摆出格斗姿势。并且出手狠,招招欲制敌于死地,一旦剪住对方,哪怕折断自己的螯也绝不轻易放手。它们通过格斗来确立自己的社会等级地位。社会等级高的占有更多资源,身边随从无数,也有更多房产。一旦等级建立起来,地位较高的小龙虾就会摆出胜利者的姿势,不断逼近和攻击对手,而地位低的小龙虾就只能屈服和退却。因而,小龙虾还是被用来研究格斗及社会行为的实验动物呢!

    也正因为小龙虾超强的生存能力,当它以外宾身份来到中国后,就开始反客为主,渐渐演变为强势的生物入侵者。它到哪里,哪里的甲壳类、鱼类及水生植物便陷入生存危机。20世纪60年代后,小龙虾开始亮相于国人的餐桌。人们化害为宝,因其美味而引入自家养殖。凭借极强的繁殖力,它快速向天然水域扩散,直到难以控制。其庞大的家族至今已经遍布大江南北。据统计,目前国内20多个省份都能找到小龙虾的身影,有些地方甚至可称小龙虾灾区。由于它还是打洞高手,干旱期的梯田常关不住水,小龙虾重灾区每亩梯田大约会被挖近百个洞,粗的可及手臂,深的足有一米,轻踩即垮,修需整天。至今,这场保卫梯田的人虾大战还在继续。而如今它们从养殖基地私奔他乡危害周边水域水生动植物的现象也已经引起多方关注。

    让我们关注南京大街小巷里不管白天黑夜都打得轰轰烈烈的另一场人虾大战。据说南京人每年四五月到九月底,就要吃掉上万吨小龙虾。即使这样,你也不用为小龙虾捏上一把汗,因为这完全赶不上小龙虾繁衍的速度!

    看来,要想让小龙虾这水界小金刚乖乖地到我们的碗里来,不去别处肆意横行,还需要我们把嘴巴练得更能吃之外,自身增强应变能力,才能变得比它更强大啊!

    (据有关资料综合)

    【1】选文说小龙虾具有超强的生存能力,请分点说说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第六段能否调到第九段后?说说你的看法及理由。

    【3】选文打比方的手法运用较多,请举一例,说说其使用的妙处。

     

  • 10、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占领一座“制高点”

    ①从飞机上往下看,白云缭绕,山峰林立,莽莽苍苍,很是壮观。在人的世界里,同样也是山峰林立,如刀似剑,直插蓝天,可以说每个杰出的人都是一座山峰,都有自己的制高点。

    ②李白、杜甫占领的是诗歌的制高点,奇伟瑰丽,难以企及;梅兰芳、周信芳占领的是京剧的制高点,美轮美奂,光彩照人;牛顿、爱因斯坦占领的是物理学的制高点,博大精深,奇妙无比……想和他们一较高低,想从他们手里夺取制高点,一般来说不大可能,弄不好就会被人嘲笑为“蚍蜉(pí fú蚂蚁)撼树”。

    ③然而,这并不是说后来的人一点出头机会都没有了,因为还有次一级的制高点,同样很重要,很壮美。如果说李杜占领的是三山五岳,你还可以去占领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一样的风光旖旎,美不胜收。譬如诗歌,即便不能和李杜争老大,仍可以独树一帜,占领自己的山头,苏、辛占领的是豪放派的制高点,柳永、李清照占领的是婉约派制高点,岑参、王昌龄占领的是边塞诗制高点,陶渊明、谢灵运占领的是田园诗制高点,读他们的诗作,或波澜壮阔,或柔情似水,或金戈铁马,或小桥流水,都诗意盎然,给我们美的享受和精神熏陶。退一步讲,如果连占领普陀山、五台山的机会也没有了,你也不要灰心,只要你有志向,还有无数有名或无名的山头在等着你去征服、去占领。有了自己的山头,就拥有了一座事业的制高点,你就是标准、楷模,你就是权威泰斗,你就有了话语权。

    ④可是,当今世界人才济济,竞争到了白热化程度,想拥有一座自己的制高点,是越来越难了。那么,怎样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制高点呢?

    ⑤关键要选准方向,找好突破口。一个最基本原则是:决不重复别人,务必要独出心裁。比如练书法,我们练一辈子隶书也超不过汉隶水平,终生研习草书也难赶上张旭、怀素,然而,前任中国书协主席张海苦心揣摩多年,终于发明了一种韵味独特的“草隶”体,清新明快,一鸣惊人,发挥“杂交优势”,硬是在草、隶两座大山之间崛起了一座新的制高点。

    ⑥再就是要矢志不渝,持之以恒。每个制高点都是一点一点地堆起来的,说是占领其实更是建设,没有个十年二十年功夫,不可能奏效,有的甚至要倾终生之力。因为道理很简单,“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看看我们周围那些拥有制高点的人,哪一个不是夜以继日的工作狂,哪一个不是把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⑦每个有志者都需要占领一座制高点。这个制高点不一定是珠穆朗玛,不一定高耸入云,但一定是独具特色的、饱含自己心血的事业高地。

    1“蚍蜉撼树”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第段内容,在该段画线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构成排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顿、爱因斯坦占领的是物理学的制高点,博大精深,奇妙无比……(不能用本卷上出现的材料)

    3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其中第段主要阐述的是_______________

    段阐述的是_______________,第-段阐述了能拥有属于自己制高点的方法,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

      屠呦呦从二十多岁起,就坚持在条件极其艰苦的实验室潜心研究,历经十余年、190次的失败后,终于发现了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青蒿素;又经过了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她发明了疗效更出色的双氢青蒿素。2015年10月,耄耋之年的屠呦呦凭借她对人类健康事业作出的贡献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台。

     

  • 1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疏林夕照

    周立民

    ①我家屋后那片小树林,在盛夏中密不透风,现在是删繁就简,五颜六色都被秋天搜刮而尽,剩下的只有一幅水墨画了。不过,如果你细心,也会发现几片黑黄相间的残叶迎风而立,像是在叫阵。一种小灌木,结得圆圆又小小的红果子,偶尔也有几个倔强地留在细细的枝条上,不过已经很少有人注意它们的姿色了。

    ②无花无草的树林里,也能耗费他们一个下午,像脱了缰的野马那样撒欢奔跑,在树林中横冲直撞。这里不是果园,捡不到野果,却可以找到躲在小壳中冬眠的虫子。我不知道这种虫子的学名是什么,老家人都叫它伯秋猫(音),夏天时,它是一种绿色的浑身长满刺的小虫子,阴险地躲在树叶背面,我们钻树林时经常会被它蜇到,身上被蜇了的部位,火辣辣的好几天不得安生,真恨得我们咬牙切齿。报复的时刻到了,秋天,它会钻到一个附着在树枝上的硬壳里,成为脑满肠肥的圆团儿。那个壳是灰色的,有浅黑色的花纹,小孩子眼尖,一下午能找到很多。摘下它们,拔出虫子,这个小壳就成了一个哨子。当然,找它们,不纯粹是为了玩,还有口腹之欲,这个虫子用火烤,可香了,高蛋白,绿色营养品!

      。从自家养的鸡鸭,到天上飞的燕子,乃至地里长的禾苗,都不得野蛮对待,而是小心翼翼地共生共长,就连好枝杈,断不可轻易攀折。大家都知道秋风来了,它们不过睡一个长长的大觉,等春风暖了、春水温了的时候,它们又会吐出绿叶焕发生机。然而,对于枯枝,似乎也不肯浪费,这是过冬取暖的好材料。野孩子的多动症倒也帮了大人的忙,我手执钢鞭,左砍右杀,噼噼啪啪,顷刻间枯枝便落了满地,好不痛快。可惜,痛快过了,我又玩别的去了,满地树枝不去收拾,也常常会遭到爷爷奶奶不得不拿出一点态度的骂。

    ④累了,头上出汗了,烤熟的土豆一样身上都能冒热气了,我会寻一棵树依偎着。静静地,不出声,目光沿着光秃秃的树干伸向蓝天。一切都很简单明了,天地间又是那么清澈、疏朗、空旷,容纳了一个孩子的无数想象。树枝上方的云朵、蓝天,清楚却又神秘。孙悟空、二郎神、雷公、龙王……时不时从脑海中飞过。

    ⑤风穿过树林的脚步声也值得仔细谛听。小时候,我不明白风是什么。说到人,我知道是爸爸妈妈,狗是满街跑见了人汪汪叫的动物,玉米是煮熟了越吃越香的东西,可是风呢,它在哪里,长什么样子?我看到树枝动,觉得是它;听到树叶沙沙响,觉得也是它。可它是一个隐身人吗?或者它比闪电还快,不然,我刚刚看到树枝微微颤抖,怎么就捕捉不到它的影子呢?我却时时能够感觉到它,比如,起先是温柔的母亲的手,轻抚我的额头。接下来,却坚硬、粗糙,耳根透着阴森森的寒意。原来,不知不觉间,头顶的太阳已经跑到了西面山冈上了。

    ⑥这时,天空中的色彩极其丰富。火红、金黄、浅黑、微蓝,平静如水,又跳跃似火。那颜色,仿佛倒在了水中,随着水的流动每一刻都有变化。这时,天像一个圆圆的大罩子,从四周垂了下来,要笼罩大地上的一切了。这时,一个孩子突然也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孤单。四周那么安静,他不会自言自语,内心里却有那么多的语言在涌动沸腾。小树林中有一种平静的萧瑟感,不是拖泥带水的伤感,而是干净利落的,仿佛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面对世事变化的平静面孔。尽管这些,一个孩子感受不到,他只有身体上的冷,心上的无助——北国深秋,夕阳无限好,落日挂在树梢的时刻。

    ⑦夕阳恋恋不舍,最后一缕长长的光收敛之时,村子里的炊烟也升起。迎着落日,会看到房子镀了金边,接着大地上的一切都模糊了。有人喊我的小名儿了,急促,重复,却是黑夜降临之前最温暖的阳光,是奶奶,那一声啖饭了,一下子把我从刚刚的孤独之境中解放出来。

    (选自《朔方》2017年11期,有删改)

    1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②③两处横线处,第②处应填______,第③处应填 __________

    A农家孩子,不会放过每一个大自然的儿童乐园

    B农家孩子早就接受了很多护生的教导

    2阅读全文,概括“我”在树林中所做的事。(每空不超过4个字)

    第②段:火烤虫子一第③段:___________→第④段:仰望蓝天→第⑤段:___________→第⑥段:内心孤独

    3文章第⑤段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来写风?有什么好处?

    4联系上下文,从修辞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火红、金黄、浅黑、微蓝,平静如水,又跳跃似火。那颜色,仿佛倒在了水中,随着水的流动每一刻都有变化。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文分析。

七、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人生在世,需要关注“自我”;但如果只关注“小我”,就会把自己禁锢在一个狭小的天地中。只有走出“小我”,才能发现书屋外的世界正在经历伟大的变革——日新月异;只有走出“小我”,才能将自己的能量与才华发挥出来,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只有走出“小我”,才能在“忘我”中感受天地大美,获得内心真正的喜悦和满足……

    请以“走出小我”为题,以你的初中生活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以此作为开头,发挥你的想象,自拟题目,续写故事。

    2080年1月1日,“明天城”的全体居民都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今天将是你人生的最后一天,请你珍重这最后一天,放下一切,好好和亲人一同度过吧。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七、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