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2、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3、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4、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5、燃料电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科学家近年研制出一种微型的燃料电池,采用甲醇取代氢气做燃料可以简化电池设计,该电池有望取代传统电池。某学生在实验室利用碱性甲醇燃料电池电解Na2SO4溶液。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电极是______(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该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性条件下,通入甲醇的一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消耗3.36 L氧气时(已折合为标准状况),理论上电解Na2SO4溶液生成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__。
(4)25℃、101kPa时,燃烧16g甲醇生成CO2和H2O(l),放出的热量为363.26kJ,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1)按如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
①Ⅰ中铁丝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结合Ⅰ、Ⅱ实验现象可知Fe2+、Cu2+、Ag+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①写出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盐酸,出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氢碘酸(HI)可用“四室式电渗析法”制备,该法可获得副产品硫酸和氢氧化钠的溶液。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过)。
(1)通电后,阴极室溶液pH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2)阳极反应式为____,如果拆掉阳极室和产品室之间的阳膜,阳极反应为____。
(3)得到1mol产品HI,阳极室溶液质量减少____g。
(4)通电过程中,产品室中HI的浓度逐渐____。
(5)25℃,用惰性电极直接电解200mL0.01mol·L-1的NaI溶液(阳离子交换膜),当外电路转移电子3.01×1022,此时溶液的pH=___(忽略电解过程溶液体积的变化)。
8、现有1.92g铜与足量的稀硝酸反应,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计算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和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______。
9、下表列出了a~h八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
| c |
|
|
d | e |
|
|
|
|
|
|
|
|
|
| f |
|
|
| g |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据表中所列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请标明周期和族)。
(2)c的简单氢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h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
(4)将元素d、e、f、g的原子半径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5)d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6)g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7)f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氧化物在常温下跟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1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101 kPa下,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的热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总能量。
②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
①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下同)。
②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③等pH等体积三种酸,中和NaOH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
11、电化学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装置Ⅰ中的X电极的名称是____________,Y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的p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2)若装置Ⅱ中a、b均为Pt电极,W为饱和食盐水(滴有几滴酚酞),实验开始后,观察到b电极周围溶液变红色,其原因是(用电极反应式表示)___________,a电极上有气泡产生,该气体的电子式为____。
(3)若利用装置Ⅱ进行铜的精炼,则a电极的材料为_______________,工作一段时间后装置Ⅱ电解液中c(Cu2+)将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4)若装置Ⅱ中a为Ag棒,b为铜棒,W为AgNO3溶液,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铜棒增重2.1.6g,则流经电路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
12、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反应为2KMnO4+5SO2+2H2O=2MnSO4+K2SO4+2H2SO4
(1)用双线桥(或单线桥)标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
2KMnO4+5SO2+2H2O=2MnSO4+K2SO4+2H2SO4
(2)该反应中还原剂是___,还原产物是___。
(3)若有1molKMnO4完全反应,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mol,参加反应的SO2气体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L。
13、疫情期间,公共场所需要经常进行消毒,75%的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都能有效消灭病毒。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与75%医用酒精能否反应,进行如图实验:
(1)实验室制备84消毒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将25mL无水乙醇配成75%医用酒精,所给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有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3)实验结果:实验Ⅰ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在3 min时变蓝,实验Ⅱ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在8 min时变蓝。
①实验Ⅰ中,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物质是_______(写化学式)。
②实验II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也变蓝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③通过对比实验Ⅰ和Ⅱ的现象,可以说明84消毒液与75%医用酒精能够反应,理由是_______。
(4)为了测定84消毒液与医用酒精1:1反应后溶液中残留的NaClO的含量(假设反应生成的气体已全部逸出),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7.45 mL反应后溶液(密度约1 g·mL-1)于锥形瓶,加入过量KI溶液和适量硫酸,在冷暗处静置4-5min后,再加入少量淀粉指示剂,用0.1000 mol·L-1 Na2S2O3标准液滴定,消耗标准液体积为24.00 mL。(已知:I2+2S2O=2I-+S4O
)
①NaClO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_______,上述实验中84消毒液与医用酒精1:1反应后溶液中残留的NaCl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Ⅰ.根据下列各题中所给出的数据,可分别求出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或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试判断并求解。
(1)已知某氢氧化钠溶液VL中含有n个氢氧根离子,可求出此溶液的___是___。
(2)已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Na+与H2O的个数之比为1:a,则可求出此溶液的___为___。
Ⅱ.常温下,10.0mL1.0mol•L-1的H2SO4(aq),加水稀释到500mL,所得H2SO4溶液的浓度为___mol•L-1;蒸发浓缩使溶液的体积为2.40mL,所得H2SO4溶液的浓度为___mol•L-1。(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Ⅲ.已知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则可求出标准状况下氯化氢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Ⅳ.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各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第三份加足量
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
,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
。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___,可能含___,且n(K+)___(填取值范围)
15、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NOx)对环境都有很大影响,采用化学方法进行合理利用和转化是消除其影响的重要措施。
(1)下图为、
联合处理示意图,电极均为惰性电极。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是___________极,c为___________极。
②d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
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无害气体,其反应为
。
某研究小组将和
充入体积为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
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
(
、
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①该反应的___________0(填“>”“<”或“=”)。
②时,
内用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___________。
③下列措施能使生成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充入稀有气体
C.降低反应温度 D.将及时分离出来
④时,
___________。
16、将工业废气中的CO和H2进行分离提纯,然后再综合利用是减小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工业上可用废气中的CO和H2合成CH3OH,其合成反应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当改变某一外界条件(温度或压强)时,CH3OH的平衡体积分数φ(CH3OH)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①CO2(g)+H2(g)CO(g)+H2O(g) △H1=+41.2kJ•mol-1
②CO2(g)+3H2(g)CH3OH(g)+H2O(g) △H2=-75.6kJ•mol-1
则③CO(g)+2H2(g)CH3OH(g)△H=_____。
(2)在一密闭容器中按体积比1∶2充入CO和H2发生反应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当气体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平衡后,恒温恒容下,通入H2,会提高CO的转化率
C.平衡后,恒容下降低温度,再次平衡后气体中CH3OH(g)的体积分数减小
D.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3)300℃时,向2L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和2molH2发生反应③,初始压强为P0,经过10min达到平衡状态,达到平衡时φ(CH3OH)对应M点。该温度下,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Kp=_____。
(4)已知a<b<c<d,e>f>g>h,X表示的是______(填“温度”、“压强”),判断的理由是_____。
(5)已知反应③的反应速率表达式为v正=k正·c(CO)·c2(H2),v逆=k逆·c(CH3OH),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达平衡后,在温度升高过程中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6)如图是电解CO2制取甲醇的装置图,写出阴极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