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 )
A.遵守宪法
B.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D.既亲密合作又相互监督
2、四川省近日启动2023年“冬游四川消费季”活动,推出9400万元文旅消费券和2亿元“蜀里安逸”消费券补贴、旅游景区免票或门票买一赠一优惠等六大系列优惠政策。这些政策( )
①属于积极财政政策,可拉动内需
②可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
③可降低消费成本,激发消费潜力
④能优化市场供给,助推文旅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表是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收支主要数据表。读图可以看出( )
表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收支主要数据:
指标 | 绝对量(元) | 同比增长(%)《括号内为实际增速》 |
(一)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常住地分: 城镇居民 农村居民 | 29398 39428 15705 | 6.3(5.9) 7.6(7.3) |
按收入来源分:工资性收入 | 19747 | 6.8 |
经营净收入 财产净收入 转移净收入 | 4643 2554 5454 | 6.7 3.7 5.8 |
注: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2%,增长持续恢复向好,我国经济增长在国际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是5.3%,比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逐月好转。
①城乡居民收入来源日益多样化,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
②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③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④就业是收入的前提,多渠道鼓励就业的措施显现成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2023年,杭州亚运会。良渚古城遗址、西湖、京杭大运河,这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化作“江南忆”——“琮琮”“莲莲”“宸宸”,向世界传递一个文化自信、温润内敛、创新发展的当代中国。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的形象设计体现了( )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②对事物的正确把握取决于人们的认识
③人的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
④人们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由此可见,我国走好自己的路需要坚持( )
①开放包容,虚心借鉴汲取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经验
②道路自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③守正创新,自信自立地走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
④独立自主,中国的事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当家作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中国对外投资、外商对中国投资收益率
注:2021年,各国对外投资的收益率:中国是3%,美国是3.3%,日本2.6%,德国2.2%。2021年,外国投资者投资美国、日本、德国的收益率分别为1.94%、1.33%、1.27%。
对上述信息的解读合理的是( )
①我国坚持对外开放与世界各国共同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
②应鼓励我国企业更多开拓国内市场减少对发达国家投资
③维护我国发展利益应限制境外资本的投资规模和效益
④西方国家鼓吹与中国“脱钩断链”违背基本经济规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3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排行榜显示,2012年至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中民营企业占比从49.7%提升至51.8%。民企30强、50强、百强营收门槛分别为1903.9亿元、1369.5亿元和791.4亿元。这说明( )
①企业活力是企业创新和竞争力的源泉
②民营经济已经成为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党执政兴国重要支柱
④我国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一国两制”作为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202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习近平亲临香港,是祝福,是支持,更是站在25周年新起点上谋划未来:“香港经受一次次严峻考验,战胜一个个风险挑战,历经风雨后,香港浴火重生,展现出蓬勃生机。”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①“一国两制”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提供最佳制度保障
②香港特区固有的高度自治权使经济政策更加灵活高效
③“一国两制”的香港是享有相对主权的完整政治实体
④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可以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受能源价格上涨、物价高企及美元持续加息的影响,席卷欧洲的“不满的冬天”现在已经升级为“不满的每一天”,罢工和抗议活动愈演愈烈,从英国、法国、希腊和其他周边国家蔓延到了德国。导致这种此起彼伏罢工潮的根本原因是( )
A.频繁爆发的经济危机导致了生产力被破坏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利益矛盾无法调和
C.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激化了
D.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经济关系
10、从“海斗一号”“奋斗者”号下潜深海,到北斗系统、C919大飞机俯瞰大地,再到“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空间站建造大幕全面推进……一次次的创新和进步,使我国步入科技创新的快速轨道,在一些科技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这表明( )
A.科技进步是实现事物自我否定的基础
B.我国的科技进步只能靠自主创新来实现
C.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
D.事物量的积累是质变的结果
11、2023年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3年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搭子”“多巴胺”“情绪价值”“质疑××,理解××,成为××”等入选。这些流行语年度特征明显,折射出社会生活面貌。这表明( )
A.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C.流行语源于社会实践,预测社会未来
D.人们在价值选择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
12、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的上空一直笼罩着西方列强侵略战争的硝烟,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切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⑥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党中央深刻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推动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重大举措。2023年前三季度,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3.2%,对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发挥了“助推器”“稳定剂”作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
①要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
②要扩大各行业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使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
③应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④需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稳定和控制传统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盲人摸象”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故事,反映的在思考问题上所犯的错误是( )
A.认识到对象的复杂性,是抽象思维
B.认识过分地局限在问题的“点”上,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是形而上学思维
C.认识的途径不合理,是形象思维
D.认识的能力不够,是辩证思维
1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要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完善市场化重整机制、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下列对上述政策效应分析正确的是( )
①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全面取消市场准入限制——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
②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长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积极性
③完善市场化重整机制——盘活民营企业存量资产——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④完善融资支持政策——扩大民营企业融资规模——降低民营企业融资风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云南省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完善技能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该意见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强化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②充分调动高技能人才的创新活力,推动创业创新
③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机制,释放生产要素活力
④提高高技能人才收入,通过再分配调节缩小收入差距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我国实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这相当于目前整个欧洲国家的人口总和。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的经济意义在于( )
①促进结构调整,妥善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②提高供给质量,促进社会公平
③缩小收入差距,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④理顺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央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优秀中华文化典籍,通过时空对话,让观众感受到五千年的长河漫漫和内容的丰富多彩,一时好评如潮。该节目获得成功的原因在于( )
A.坚持求同存异,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B.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做到不忘本来
C.只有借助科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传承下去
D.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19、恩格斯说,“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从中可以认识到( )
①每一历史时代的各种经济生产方式都会产生相应的上层建筑
②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③每一历史时代,人们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域
④一个时代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是从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安徽“麦王”徐淙祥是一个普通农民,一辈子干着种地这件小事,他说:“为了种好粮,俺能不要命。"50年来,他心怀天下仓廪,积累研发推广农业新技术235项,帮助上万名农民成功脱贫,致富一方。徐淙祥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须立足实践,不忘本色、坚持创新
②每人的微小行动都将促进社会的进步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
④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能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近期,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这将进一步减少考试频次,减轻学生压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体现出( )
①调整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本市税务部门积极提高税费服务水平,实现“政策上门”和“政策找人”,确保各项税收优惠快速精准落袋,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添力。此举措有利于( )
A.利用积极货币政策,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B.降低企业融资困难,增强企业内生动力
C.减少国家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收支结构
D.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3、《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指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高度重视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作为首要任务,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将宪法实施和监督提高到新水平。这说明( )
①我国致力于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国家
②必须把依宪执政作为党的执政理念,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③政府要发挥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社会法治体系
④我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4、欧洲议会通过了欧盟委员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的《2035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这意味着由化石燃料驱动的车型从2035年起将无法在欧盟上市,但目前仍有成员国在该协议最终批准前横加阻止。据此可以得出( )
①欧盟作为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具有自主性
②欧盟的基本价值标准受到挑战
③欧盟积极行动,力争在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
④欧盟是具有超国家性质的国际组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2015年10月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也是中国
医学界迄今获得的最高奖项、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疟疾是世界性传染病,上世纪60年代疟原虫对常用的奎宁类抗疟药产生耐药性。为找
到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屠呦呦和她的科研圊队,收集整理历代中医药典籍并从中受
到启发,依靠简陋设备,通过大量实验,经历了多次失败,最终从青蒿中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开
创了疟疾治疗的新途径,后又成功开发出抗疟疗效更好、使用方便的还原青蒿素和双氢青蒿
素。20世纪九十年代,屠呦呦教授研究发现双氢青蒿素片对红斑狼疮的治疗也有明显效果,
目前已提出双氢青蒿素片增加适应症的新药申请。
屠呦呦在瑞典作了题为《青蒿素——一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的演讲,讲述了青蒿素的
发现过程,充分肯定中医药学的价值。她提醒人们,世界一些地区已发现恶性疟原虫对青蒿
素的抗药性,遏制青蒿素抗药性的任务迫在眉睫。
结合材料,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说明屠呦呦科研团队的探索经历对我们追求真理有何启示。
26、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高消费水平就高。
27、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授予莫言世界文学最高奖的颁奖词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有评论家评论说,《红高粱》时期,莫言受拉美文学的影响,明显地得益于福克纳和马尔克斯的“魔幻”启迪,不久之后他就意识到要“逃离这两座高炉”,要创造具有充分的本土性的文学作品。莫言的小说是接地气的,他所在的胶东半岛,是古代齐文化的蕴藉之所在,神奇、浪漫,富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越到后来,他对艺术民族化的自觉和探索的力度越加强烈,几乎每一部重要作品都有鲜明的创新性。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莫言的成功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有何启示?
28、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要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组织好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动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必将更加幸福安康。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简要回答: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原则和政策?我国建立了什么样的新型民族关系?
29、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传统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我国需要实现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模式的转变。景点旅游模式主要是建景点、景区、饭店、宾馆,单一景点景区建设和管理,游客主要是看景.点、吃饭店、住宾馆。全域旅游模式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文明素质等进行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知识,简述我国为什么要实现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模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