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诗歌是大唐繁盛的标志性产物之一,下面被后人誉为“诗仙”是( )
A.阎立本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2、史学家翦伯赞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这是因为司马迁
A.写出了历史巨著《后汉书》 B.开创了史学体裁——纪传体
C.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 D.记述了炎帝到汉景帝的史事
3、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A.逐鹿之战
B.夏朝的建立
C.禅让制的实施
D.华夏族的形成
4、“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副对联称颂的是( )
A. 屈原 B. 李白 C. 陶渊明 D. 杜甫
5、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成果,夏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如果用公元纪年法表示,则是
A. 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B. 公元21世纪70年代
C. 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 D. 公元20世纪70年代
6、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并且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村遗址
7、秦始皇为防御北方民族的侵扰,命蒙恬修筑了一项庞大的工程。此工程是( )
A.长城
B.灵渠
C.都江堰
D.骊山陵
8、我国历史上有一位重要的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 )
A.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
B.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 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D. 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9、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10、下图都是北京人,差别怎么那么大?最能体现他们差别的是
A.衣着打扮
B.使用工器
C.生活方式
D.体貌特征
11、在都城长安“不仅生活着来自口本的使者,还活跃着来自中亚、印度等地的使者、僧侣与客商”。材料反映的主题是
A.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
B.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
C.唐代民族关系的融和
D.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
12、某同学去参观历史博物馆,其中有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吸引了他。此文字是我国商朝历史的珍贵资料,这种文字是( )
A.隶书
B.大篆
C.小篆
D.甲骨文
13、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
A.鉴真东渡
B.文成公主进藏
C.张骞出使西域
D.玄奘西游
14、中国人饮茶历史悠久,盛行饮茶之风起于( )。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元代
15、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定都于
A.长安
B.洛阳
C.建康
D.杭州
16、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B. 社会大变革的出现
C. 频繁的争霸战争 D. 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
17、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①磨制石器的使用 ②青铜农具的使用 ③铁制农具的使用 ④牛耕的出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的人是( )
A.董仲舒
B.祖冲之
C.贾思勰
D.郦道元
19、“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在元朝时形成的新民族是( )
A.维吾尔族
B.苗族
C.回族
D.藏族
20、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下列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 )
A.以捕鱼狩猎为主
B.建造干栏式房屋
C.已从事农业生产
D.能制作彩色陶器
21、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_____,史称西周;后来,周平王东迁_____,史称东周。
22、唐朝_____起义,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的打击;明末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_____”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23、蒙古族各部的统一是由________完成的;1616年,________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24、民族大融合是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
(1)316年,内迁的________人灭掉西晋,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2)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3)3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________部迅速崛起,建立了北魏
25、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例如项羽破釜沉舟打败秦军主力的巨鹿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______。
26、废除了沿用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的时间是________。
27、世界上最大青铜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8、请写出秦朝的疆域四至(8更)
(1)东至—— (2)西到——
(3)北至—— (4)南达——
29、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是《_________》。
30、如下图一《周初分封诸侯国分布图》中①处的地名是 ______;图二《东晋形势图》中②处的地名是 ______。
31、儒家 无为而治
法家 兼爱非攻
道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墨家 用“刑罚”统治
兵家 以礼治国
32、请列举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人物。
(1)唐太宗时统一青藏高原—
(2)唐朝的第三个皇帝—
(3)西夏的建立者—
33、近代中国近代化之路虽艰难跋涉,但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也略有建树,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2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安东落下帷幕,经过评委投票,代表中国申报的“大生纱厂创办初期档案(1896—1907)”和“贵州省水书文献”双双入选名录。“大生纱厂创办初期档案(1896—1907)”共205卷,形成于1896年至1907年,包含手稿、账册、地图等,是大生纱厂在早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历史记录。这批档案见证了大生纱厂创建初期艰难的进程,反映出张謇从一位传统士绅到一个领时代风气的企业家的转变
——南通网
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曲线图
材料三 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大生纱厂入选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謇创办大生纱厂的初衷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简要指出近代民族工业在1913—1919年发展为“黄金时代”的主要原因。
(3)近代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什么?材料三中“社会风尚的革新”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4)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