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海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李白有诗云:“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诗中所指战役(       

    A.推翻了东汉政权

    B.有利于曹操统一北方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基

  • 2、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上,用小篆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表明秦朝

    A.经济繁荣 B.国家统一 C.文化统一 D.百姓安居

  • 3、《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 史现象是

    A.武将权力膨胀 B.地主势力增强 C.外戚专权 D.宦官专权

  •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是

    A. 秦朝

    B. 夏朝

    C. 商朝

    D. 西周

  • 5、如图,这是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材料反映了宋代(       

    A.农业生产发展

    B.文化教育昌盛

    C.商业贸易发达

    D.手工业兴旺

  • 6、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为鼓舞中国人民的抗日士气,如果谱写一首歌曲,你认为以下最适合的歌词是

    A.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C. 若要盼得呦,红军来 D.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 7、宋朝时,苏州的一位商人要把一批丝绸卖到国外,他可以前往的对外贸易大商港有(     

    A.广州、泉州

    B.鄂州、广州

    C.扬州、东京

    D.鄂州、扬州

  • 8、下列各项中属于西周时诸侯对周王所尽的义务的是

    交纳贡赋 交纳租赋 派兵作战 服从命令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9、“春秋之初,楚国是中原诸侯国里的南方蛮夷……到楚庄王时期,楚国文化正潜移默化地成为华夏文化的一部分……楚人已经完全接受了中原文化,与中原人无异。”材料说明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A.严重破坏了人民的生产生活

    B.有利于各民族的文化交往

    C.帮助楚国最终称霸中原

    D.加快了国家走向统一的步伐

  • 10、老子认为“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孔子提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二者都主张

    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儒道一家

    D.以民为本

  • 11、下列组合错误的一组是(   )

    A. 李时珍——《本草纲目》   B. 徐光启——《农政全书》

    C. 贾思勰——《天工开物》   D.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12、《大唐西域记》记载葱岭的环境时说:“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这一记载有利于我们(   

    A.感悟玄奘西行的精神内涵

    B.感受鉴真东渡的艰难险阻

    C.证明客观存在鉴真东渡

    D.知道政府支持玄奘西行

  • 13、元朝统一中国后能维持近百年,从根本上说其原因是

    A.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C.蒙古族军事力量强大 D.实行行省制度

  • 14、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下列被称为“诗仙”的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杜牧

    D. 韩愈

  • 15、下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     

    A.甲骨文

    B.小篆

    C.契丹文

    D.西夏文

  • 16、下列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值得我们利用和借鉴的法家主张是(   )

    A. “因材施教”和“温故而知新” B. “兼爱”“非攻”

    C. 法治、中央集权 D. “无为而治

  • 17、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在

    A.繁重的徭役

    B.很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法

    D.可怕的殉葬

  • 18、近数十年考古工作的收获表明,西安灞桥、新疆罗布淖尔、甘肃敦煌马圈湾遗址等都曾经有西汉麻纸残片发现。这些考古发现证明(       

    A.造纸术起源于西汉

    B.纸张已经取代简帛

    C.造纸术已传到国外

    D.西汉时纸已经出现

  • 19、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年代尺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②处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夏朝建立

    B.商汤灭夏

    C.武王伐纣

    D.国人暴动

  • 20、《明太祖实录》中记载: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与此“祖训”对应的举措是(       

    A.取消行中书省

    B.设立了锦衣卫

    C.实行八股取士

    D.废除丞相制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司马光的《__________》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司马光和司马迁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

  • 22、______年,曹操和袁绍在 ______进行决战。曹操采取 ______、各个击破的战术,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 ______打下了基础。

  • 23、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___________,标志着西域正式成为中国领土。

  • 24、完成秦始皇和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比较表

     

    秦始皇措施

    汉武帝措施

    经济

    统一度量衡,统一①_______

    统一铸币权,④ _____官营专卖        

    思想文化

    统一②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设立太学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③__________

    派⑥______、霍去病击匈奴

  • 25、地点:______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 26、下图是《明长城示意图》,请填出图中长城东西两个端点的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 27、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半坡居民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_____

  • 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我国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给美国联军以迎头痛击……

    (1)材料反映的战争是______________。这场战争中,我军的司令员是______________

    (2)这场战争中,有一场著名的战役,打得异常惨烈,它是_______________。在这场战役中,出现了一名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射口的战斗英雄,他是______________

    (3)这场战争中,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列举一例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_________________

  • 29、北宋的豪放派词人是____;元曲《窦娥冤》的作者是____

  • 30、根据提示信息及所学内容,列举下列历史知识。

    (1)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___。

    (2)后人尊称炎帝和皇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

    (4)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是_____。

    (5)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的时间是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

    作者 作品

    罗贯中 《西游记》

    施耐庵 《红楼梦》

    吴承恩 《三国演义》

    曹雪芹 《水浒传》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事件。

    (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的战役--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3)项羽指挥起义军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见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1)唐太宗所自诩的“英雄入吾彀中”是靠唐朝的哪一种制度保证的?该制度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根据材料二回答,唐朝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中最典型的事例两例。

    材料三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唐朝 王建《凉州行》

    (3)材料中的“蕃”“胡”指的是什么?上述诗句反映了怎样的社会情况?请列举唐朝与吐蕃的和亲事例。

    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4)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路途所见所闻被写成了哪本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