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国十一年,末代皇帝溥仪在其英文老师庄士敦的劝诱下剪了辫子,顿时,紫禁城里的千把条辫子也都剪掉了。这一年应是( )
A.1921年
B.1922年
C.1923年
D.1924年
2、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农村发生的变化是
A.全体农民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农民获得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C.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3、据下图,它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最高指示 节约粮食问题。要十分抓紧,按人定量。忙时多吃, 闲时少吃。忙时吃干,闲时半干半稀,杂以番薯、青菜、萝卜、瓜豆、芋头之类。此事一定要十分抓紧。 (党内通讯) (一九五九年四川) |
A.国家号召人民要节约粮食,不可铺张浪费
B.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而造成国民经济出现困难
C.国家倡导人民在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
D.这是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的直接原因
A.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镇压义和团运动
C.瓜分中国
D.占领中国
5、1918年,孙中山表示:“夫去(废除)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民愈不聊生矣。”孙中山抨击的是
A.袁世凯复辟帝制
B.“宋案”的发生
C.日本的“二十一条”
D.军阀割据纷争
6、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九一八事变
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这一会议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思想路线,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这一会议确定的思想方面的指导方针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C.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两个凡是”方针
8、近代中国,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其中最先割占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 英国、日本
B. 英国、美国
C. 英国、俄国
D. 英国、法国
9、某城市有一座雕塑,其主题是“怒折烟枪”,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该城市是
A.上海
B.南京
C.福州
D.虎门
10、这一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思想,也存在盲目的排外思想和行为。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任何国家“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该材料评价的“运动”是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1、20世纪50年代,民族资本家荣毅仁曾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荣毅仁有此认识,是因为当时正在开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A.全行业公私合营
B.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包干到户
12、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相关的人物是( )
A.魏源
B.李鸿章
C.康有为
D.陈独秀
13、在世界文明的交响曲中,和平交往始终是人类文明的主旋律,下列选项属于古代文明和平交往的( )
①希波战争 ②阿拉伯数字西传 ③马可•波罗来华 ④亚历山大东征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14、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
A. 黄海海战 B. 丰岛战役 C. 大连、旅顺战役 D. 威海卫战役
15、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毛泽东在他屋的那张旧写字台上,为前线起草的指示、电文竟达190份之多。对此,周恩来感慨道:“毛泽东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这里“规模最大的战争”是指
A.三大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渡江战役
16、孙中山的重要革命活动可归纳为“从国外起步到南京结果”,按其关键活动地点梳理成线,下列正确的是
A. 檀香山——东京——南京
B. 檀香山——武昌——南京
C. 东京——檀香山——南京
D. 东京——武昌——南京
17、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其主要标志是
A.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
B.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C.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D.建立了新式海军,设立了海军衙门
18、下图是2020年9月2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发射成功》纪念邮票。奠定我国航天事业基础的是
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B.神州一号的成功实验
C.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
D.嫦娥一号探测器发射
19、对下图历史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A. 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
B. 洋务派兴办新式学校
C. 洋务派筹建近代海军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0、根据地军民积极开展反“扫荡”斗争,并创造了多种战法,灵活有力地打击了敌人。这里的多种“战法”主要表现为( )
①大会战 ②地道战 ③阵地战 ④地雷战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21、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占领____(地点)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____(地点),之后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22、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国民党进攻___________。
1947年3月,国民党重点进攻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3、铭记抗战
(1)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_________
(2)1941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引起国共摩擦。_________
(3)领导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寇顽强斗争最终英勇就义的将军是_________
(4)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取得胜利的战役_________
24、准备:1911年12月,各省代表选举________为临时大总统。
建立:____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________宣誓就职,宣告________________成立。1912年为民国元年;选举________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25、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一一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的标志一一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一一
26、________年6月3日至25日,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________年5月,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27、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确定以《________》为代国歌。
28、甲午中日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道路;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的过程中,逐渐将革命的重心放在偏僻的农村,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开辟了一条____的道路。
29、义和团运动是一场波澜壮阔的_______爱国运动,曾提出“_______”口号。
30、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①1858年的中俄《______》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割占土地最多的条约)。
②1860年的中俄《______》,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土地。
③1860年的中俄《______》和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勒喀什池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土地。
(2)方式: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
(3)影响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1、国共在近代史上曾经进行过两次合作,两次合作都取得过重大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背景是什么?
(2)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爱国将军是?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4)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的战役是?
32、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世界各地,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怀,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回顾中国外交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外交屈辱)
(1)有人说近代中国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请举一例说明。
(外交起步)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3)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外交胜利)
(4)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新局面,请列举两个典型事例?
(外交辉煌)
(5)21世纪初我国外交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两例即可)
(外交启示)
(6)纵观中国外交发展历程,你认为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3、“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指导土地改革的文献,写出这部文献的主要内容。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哪一旧制度?从此哪一阶级消失于历史舞台?
(3)为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国家引导他们参加了哪一组织?带领他们走哪一条道路?
(4)如果让你调查今天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你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写出一例即可。
34、屈辱历史
材料一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以上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
分别出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条约和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