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博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二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是否能够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关系到我省经济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全省人民的福祉,我们必须防止“精神懈怠”。

    B.针对消费者反映较为集中的租房维权难,应完善协同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切实形成监管合力。

    C.过期药品除了副作用会增大,还很可能产生一些毒素,人使用后不但不利于治病,却会产生新的疾病,危害身体健康。

    D.一项好的政策理应带来好的效果,但在现阶段,必须强化阳光操作、民主监督等制约措施,因为好经也要提防被念歪。

  • 2、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不拘于时

    B.不能容于远近

    C.敢以烦执事

    D.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3、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善刀而藏之 技盖至此乎

    B.人马仆地 批大郤,导大窾

    C.砉然向然 往往阳狂垢污

    D.骑皆伏曰 扣其乡及姓字

  • 4、下列各组划线实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以吾一日乎尔(成长)   异乎三子者之(撰写)

    B.思垂空文以自(看见)   欲使汝曹不忘之耳(你们)

    C.隆然行(弯腰)   而半山雾若带然(停留)

    D.余自齐安舟行临汝(恰好)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来)

  •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愿无善,无施劳           伐:夸耀

    B.素抱朴,少私寡欲         见:看到

    C.公患之,使鉬魔         贼:杀害

    D.初,宜子于首山           田:打猎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写的都是“真”的人物,好人不一定完全是好,坏人也不一定全都是坏,正如贾雨村所说的,是“正邪两赋而来的异样”的人。用现在的话来说,《红楼梦》里塑造的都是圆形人物,不是扁平人物。

    如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阅读提示:

    1以“我为宝玉拟书单”为主题开展阅读活动,浏览小说,梳理一下宝玉爱读的书,探究这些书对他的影响。

    2以“你认同宝玉的人性观吗”为问题,让学生对宝玉的人性观尤其是女性观进行辩证思考。

    3以“你喜欢这样的情痴吗”为问题,理解其“情不情”的本质内涵,了解其从“泛爱”中逐渐摆脱贵族公子的纨绔习气的过程。通过系列活动,自由地表达在当前阅读中所体会到的人物复杂性。

    4金陵十二钗图册出现在《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在警幻仙姑的指引下梦游太虚幻境,在薄命司中看到有大橱装载着各省薄命女子的生平判词,遂找到自己家乡金陵的柜子取册观看。册中有图画有判词,但无名无姓,但读者自己可以看出所指之人均为宝玉身边女子。阅读晴雯的判词,完成下表。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判词

    解说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霁月”,明净开朗的境界,旧时称赞人品行高尚、胸怀磊落,就说如光风霁月;雨后新晴叫霁,寓“晴”字。“彩云”,喻________________;云呈彩叫雯,寓“雯”字。这两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这是说晴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阿谀谄媚的奴才相

    风流灵巧招人怨

    传统道德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要求安分守己,不必风流灵巧,尤其是奴仆,如果模样标致、倔强不驯,则必定会招来一些人的妒恨

    寿夭多因诽谤生

    命夭折,晴雯被迫害而死时仅________

    多情公子空牵念

    多情公子——贾宝玉

     

    金陵十二钗图册中正册有: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妙玉、史湘云、王熙风、贾巧姐、秦可卿。副册书中只提到香菱1人,红学界认为另外还应有:薛宝琴、尤二姐、尤三姐、邢岫烟、李纹、李绮、娇杏等。又副册只提到晴雯、袭人2人。红学界认为另外还应有:平儿、鸳鸯、金莺儿、紫鹃、玉钏、金钏、司棋、麝月、小红等。请你解读她们的判词,了解她们的性格及命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凭箜篌引》中点明李凭弹奏箜篌的时间和地点的诗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亭送别》中写深秋霜林尽醉,离人落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和陆游《题斋壁》中“稽山千载翠依然,著我山前一钓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诸葛亮在艰难时期承当重任。

    (2)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此进行了直接描述。

    (3)《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宋荣子看淡世间荣辱,不因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

  • 9、补写出下列各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2)岁暮阴阳催短景,__________。(《阁夜》)

    (3)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李凭箜篌引》

    (4)遥岑远目,___________________。(《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5)“得民心者得天下”,这道理千年不变,正如《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六国足以抵御秦国而保全自己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②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___

    ③荀子在《劝学》一文中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强调学习和反思的重要性。

    ④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悟”“知”“觉”等词,表达了自己对今昔生活的思考:“__________________。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⑤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_______”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说明因大自然美景召唤而相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坚持原则,面对高位厚禄等物质诱惑也不能违背礼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受上赏与中赏的两种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下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抗金义军在作战时,奔驰向前,英勇杀敌的场面。

  •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进酒》中表现李白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仲淹在《御街行》一诗中有此三句:“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李清照在《一剪梅》中与之相似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

    早春寄怀

    李建勋

    家山归未得,又是看春过。

    老觉光阴速,闲悲世路多。

    风和吹岸柳,雪尽见庭莎。

    欲向东溪醉,狂眠一放歌。

    (注)莎:指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的块根称“香附子”,可入药。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颔联中的“闲”字表明作者没有能为建功立业之事忙碌,只能无聊地悲叹世路难行,看似轻省,实则重于千钧。

    B.诗歌的颈联转而写景,描绘了一幅充满盎然生机的早春图,与诗歌的前两联紧密承接,情景交融,自然流畅。

    C.在这首诗歌中,作者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表达自己独特的心理感受,能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D.诗歌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眼前的现实之景与自己的想象联结起来,以虚写实,拓展了诗歌意境。

    2作者在这首诗歌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子肃字清卿,七岁而孤,家贫力学。登宣和中进士第。调真州刑曹掾,与守争狱事,解官去。改衢州推官。胡唐老奇其才,任之。属时多故,子肃佐唐老缮完城具,苗、刘兵至城下,不能攻,以功进一秩。累官吏部郎中,求补外,迁户部郎中,总领江、淮军马钱粮。诸司馈礼,月以千缗,悉归之公帑。除直秘阁、两浙转运副使。朝廷遣人检沙田芦场,欲概增租额,子肃以承买异冒占,力止之。时议者言:“田之并太湖者被水患,宜分道诸浦注之江。”诏子肃往案视。还言:“太湖当数州巨浸岂松江一川所能独泄昔人于常熟北开浦二十四以达大江又开浦十于崑山东南以入海今皆湮塞宜加疏浚。”从之。明州守赵善继治郡残酷,子肃率诸监司劾罢之。除直敷文阁、知临安府,吏不能欺,禁权家僦人子女为仆妾者。诏权户部侍郎,升敷文阁待制,复知临安府。调三衙卒修筑都城,不扰而办。金主亮渝盟,子肃献助军钱十五万缗,特迁一秩。帝幸建康,充行宫留守参谋官。扈跸还,复知临安府。金人来议和,子肃谓事情叵测,宜以军礼待之。孝宗嗣位,志图恢复,子肃练兵,习为“鹅鹳鱼丽阵”,上观于便殿,嘉之,赐金带。擢敷文阁直学士,移知明州、沿海制置使。台谏王十朋、王大宝抗疏留之,帝曰:“朕委以防海,行召还矣。”初,海寇以赂通郡胥吏,吏反为之用,匿其踪迹,贼遂大炽,商舶不通。子肃以礼延土豪,俾率郡胥分道入海,告之曰:“用命者有厚赏,不则杀无贷。”胥众震恐,争指贼处,悉禽获。凡豪猾为贼囊橐者,穷治之,海道遂平。升龙图阁直学士、知福州。岁饥,告籴旁郡,米价顿平,民赖以济。进龙图阁学士,移知泉州。乾道二年卒于官,年六十六。

    (选自《宋史·赵子肃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太湖当数州巨浸/岂松江一川所能独泄/昔人于常熟北开浦二十四以达大江/又开浦十于崑山东南以入海/今皆湮塞/宜加疏浚

    B. 太湖当数州/巨浸岂松江一川/所能独泄/昔人于常熟北开浦二十四以达大江/又开浦十于崑山东南以入海/今皆湮塞/宜加疏浚

    C. 太湖当数州巨浸/岂松江一川所能独泄/昔人于常熟北开浦/二十四以达大江/又开浦十于崑山/东南以入海/今皆湮塞/宜加疏浚

    D. 太湖当数州/巨浸岂松江一川/所能独泄/昔人于常熟北开浦二十四以达/大江又开浦十于崑山东南以入海/今皆湮塞/宜加疏浚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郎中,本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后世以郎中为各部要职。

    B. 知临安府,任临安知府,宋朝时,府的地方长官称“知某府事”,简称“知府”,一般总领一个州府的军政事务,有时会兼领其他的官职。

    C. 跸,指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不准行人过往。帝王出行中途停留暂住称作“扈跸”,而“驻跸”则指随从皇帝出行。

    D. 学士本为负责文学撰述之官,因接近皇帝,往往参与机要政务,宋代始设专职,刚刚入直馆阁者则称为直学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子肃刚直敢言,不畏权贵。入仕不久,他就与真州太守争论案件审理问题,并因此辞职而走;后来明州太守赵善继治郡残暴,他率众弹劾了他。

    B. 赵子肃心系百姓,体恤民情。朝廷想增加沙田芦场的承租费用,他极力加以阻止;福州发生饥荒,他多方筹款平抑米价,百姓得以保全。

    C. 赵子肃处事谨慎,重视军事。金人前来议和,他认为应当严阵以待,以防意外;孝宗继位,他排练并献上阵法,受到皇帝嘉奖。

    D. 赵子肃为官清廉,明于吏治。他总领江、淮军马钱粮时,将所得馈赠全部归入国库;他看到明州官吏接受海盗贿赂相互勾结,就加以整顿,使海路畅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肃佐唐老缮完城具,苗、刘兵至城下,不能攻,以功进一秩。

    (2)胥众震恐,争指贼处,悉禽获。凡豪猾为贼囊橐者,穷治之,海道遂平。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燃”俨然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词之一:“超燃”“燃爆了”“燃曲”“燃文”“燃创意”等常见于人们的言谈之间,而雄浑激越的音乐、紧张刺激的賽事、精彩纷呈的电影、振奋人心的演讲等等令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的事物,都被人们喻之为“燃”。有人说,一个人就是一种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充分释放。所以,“燃”代表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洋溢着一种积极进取、充满阳光的精气神。但“燃”也并不必然意味着鮮花和掌声,也可能伴随着苦、累、痛,包含着责任、担当、付出。

    那么,你对“燃”有着怎样的经历思考或感悟呢?请写一篇文章,向同龄人讲述自己的“燃”的故事,或表达对“燃”的理解。要求:明确立意,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