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与霸道相对。
B.古代对君子的称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劝学》中的“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一种是《师说》中“君子不齿”的“君子”,指地位高的人。
C.句读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
D.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传,流传下来的文化经典。
2、选出对下列句中加横线字解释不当的一项( )
A.①六王毕(完了) ②蜀山兀(光秃秃) ③杳不知其所之也(远得不见踪影)
B.①直走咸阳(趋向)②廊腰缦回(萦绕) ③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让)
C.①雷霆乍惊(突然)②而望幸焉(宠幸) ③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让)
D.①缦立远视(长久)②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做)③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让)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战国时期邹国人,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家,提出“性善论”,政治上倡导“仁政”,推行王道,反对霸道。
B.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我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诗圣”杜甫写了大量有现实主义特色的作品,而“诗仙”李白则是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
C. “杂剧”是元代流行的戏曲,代表作有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牡丹亭》;“传奇”是明清时的戏曲,代表作有汤显祖的《西厢记》等。
D. 苏轼,字子瞻,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文坛领袖,开“豪放派”先河。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
A.这个问题,我请教了一些人,都没有解决,现在我不耻下问,向张先生提问。
B.您的文章写得挺好的,我省当前知名的小说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C.我爸今天八十大寿,你们荣幸地被邀请,我在这里也祝大家幸福安康。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出身,耳濡目染,画马一绝,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宝库资源丰富,可以向西方推出的东西十分巨大。
②因此,把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去粗取精尤其重要。
③中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强国”,因为我们的文化输出远小于文化输入。
④这一方面要靠挖掘,另一方面要靠内容创新。
⑤当前中国应该提出“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但要面临一个思考:哪些东西能够走出去?
⑥但是,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远不如中国之于西方。
A.③⑤②⑥①④
B.①③⑤②④⑥
C.③⑤①⑥②④
D.①③②⑤⑥④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Web4.0时代的到来和5G新技术的兴起,以及在三网融合、自媒体等新语境背景下,弹幕评论成为“互联网+”时代独特的文艺评论新样式。它最早出现在弹幕视频网站,又陆续现身于主要视频网站,并用“弹幕电影”的新身份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电影大银幕,形成一种新的观影形式和评论样态,成为继点击率、收视率、上座率之外的又一隐性评价体制。
与以往的传统文艺评论不同,弹幕评论在技术助力下打破了原有的话语壁垒,给观众更多的话语空间和展现舞台。传统文艺评论从业者大多以传统媒介为话语平台,用理论分析和文本对照的方式,对文化现象或者艺术作品进行高屋建瓴的评价。他们不仅需要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和理论建构,还需要得到同领域学者的专业肯定和价值认同。这种专业化和高门槛的评论方式,形成某种特定的话语权,并且在动态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相对稳定的学术圈层,是较高水准的评价与分析。
相较传统文艺评论,弹幕评论用更加开放、多元和包容的姿态,来迎接观众的广泛参与和话语表达,也彰显了大众文化时代的自我言说。弹幕评论的准入机制,吸纳了更多的普通受众,评论内容不再拘泥于学院派的理论批评和学理研究,高深的思想内涵被多元的情绪表达取代,深奥的专业词语被幽默的自说自话消解,大家在这里同处一个话语平台,学识差异和教育背景被画面背后匿名的网络身份所虚化。
弹幕评论“所见即所得,所思即所写”的便捷特质,跨越了身份差异,使民间文化在多样文化形态中脱颖而出、另辟蹊径。弹幕评论沿袭民间文化自娱自乐的特点,关注日常通俗趣味的自发性表达,在多元话语体系中寻找自己特有的评论方式。
比如,传统文艺评论对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是基于“国家形象建构”“家国情怀”“全民记忆”“共同体美学”的学理分析,而弹幕评论更多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这盛世如你所”“原谅我没出息,一直在掉眼泪”等真挚表达的简短话语。尤其当传统文艺评论因为圈层界限而显得曲高和寡时,以弹幕评论为代表的民间文化便呈现出一种出奇制胜的力量。
目前,弹幕评论的主体是互联网上最活跃和最有表现欲望的青年一代,他们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转型和价值转变有着敏感的体察,也是直吐胸怀和直抒己见的一代。青春的特质和虚拟的空间,给青年更为广阔的话语平台。伴随视觉文化成长的一代,早就已经熟悉了影像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深谙画面背后的文化内涵,加上长久以来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和多屏互动的视觉审美行为,让他们能在视觉欣赏和话语表达中相互兼顾,既不会错失画面的关键情节和精彩内容,又能给出恰到好处的即时感受和体验评价。
弹幕评论消解了传统文艺评论的特质,而成为全民皆可参与的无门槛表达,其中既有高谈阔论的学术大家,又有平凡质朴的普通观众,既有老成持重的成年长者,也有新潮另类的初生牛犊。他们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性别差异和个人喜好,暂时被这种直观、当下和即时的交流方式遮蔽,用全新、零障碍、无差距的“新的打开方式”营造出新的话语空间。
(摘编自郝静静《视觉文化的新生力量——关于弹幕的几点认识》,《光明日报》2020年5月13日)
【1】下列对于“弹幕评论”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弹幕评论”是“互联网+”时代一种文艺评论新样式,已成为与点击率、收视率、上座率并列的显性评价体制。
B.“弹幕评论”打破了原有的话语壁垒,用更加开放、多元和包容的姿态,给观众更多的话语空间和展现舞台。
C.“弹幕评论”具有便捷性、多样性、趣味性、即时性、直观性等特点,其主体涵盖了全民的各个年龄阶段。
D.“弹幕评论”代表了民间文化,其简短真挚的表达突破了圈层界限,从而取代了传统文艺评论的正统地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弹幕评论的出现、特点、参与者等方面,阐述了弹幕评论作为视觉文化新生力量的优势。
B.文章第二、三段运用比较论证,比较了弹幕评论和传统文艺评论的不同,论证了弹幕评论质量更优于传统文艺评论的观点。
C.文章第五段以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为例,列举并比较了传统文艺评论和弹幕评论的具体表现,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D.文章紧扣当下热点现象,以提出论题再具体分析的方式展开论证,思路清晰,逻辑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文艺评论多以传统媒介为话语平台,门槛高,专业性强,需要完备的知识体系和理论建构,这限制了普通受众的广泛参与。
B.弹幕评论更加开放、多元和包容,可以表达多元的情绪,可以白说白话展示幽默,匿名的网络身份虚化了现实中的学识差异和教育背景。
C.青年一代由于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转型和价值转变有着敏感的体察,故而能够直吐胸怀和直抒己见,最终成为弹幕评论的主体。
D.弹幕评论营造出新的话语空间,无门槛,零障碍,无差距,无论年龄大小、教育背景、性别差异和个人喜好,皆可参与表达和交流。
7、名篇名句默写及判断正误。
(1)《短歌行》中,作者引用《诗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
(2)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用“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来表达诗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人生感悟。
(3)《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高觉新是高公馆的长孙,因为触怒了高老太爷,他被剥夺了学业与爱情。他在中学毕业那天放弃了自己所爱的梅,和父亲指定的姑娘结了婚。______________ (填“正确”或“错误”)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①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②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③。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此诗作于柳宗元贬官柳州时期。②楚客:屈原爱橘,认为橘树具有“闭心自慎,终不过失”和“秉德无私”的品质,作《橘颂》以自勉。③荆州利木奴:三国时期丹阳太守李衡,想通过种橘来发家致富,给子孙留点财产。
【1】诗歌颔联用了什么手法?体现出作者什么样的品质?
【2】尾联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庄襄王二年,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七年,卒。 骜子曰武,武子曰恬。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蒙恬弟毅。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 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 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馀年,居上郡。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 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始皇欲游天下,三十七年冬,行 出游会稽,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乃与李斯阴谋为太子,遣使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赵高因为胡亥忠计,欲以灭蒙氏,乃言曰:“臣闻先帝欲举贤立太子久矣,而毅谏曰‘不可’。以臣愚意,不若诛之。” 胡亥听而系蒙毅于代。前己囚蒙恬于阳周。丧至咸阳,已葬,太子立为二世皇帝,而赵高亲近, 日夜毁恶蒙恬,求其罪过,举劾之。子婴进谏曰:“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群臣不相信而外使斗士之意离也,臣窃以为不可。”胡亥不听,而遣御史之代,使者知胡亥之意,不听蒙毅 之言,遂杀之,二世又遗使者之阳周,恬曰:“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 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节选自《史记•蒙恬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B.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C.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D.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始皇是秦王嬴政的尊号,他认为“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取消了“谥号”传统。
B.拜指授予官职,类似的还有“除”“授”,“拔”“擢”“迁”“陟”则可表示升迁官职。
C.戎狄是先秦时代华夏民族对西方和北方的非华夏部落的统称,即对北戎和西狄的合称。
D.崩是对古代帝王之死的讳称,太后与王后之死也可称崩,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可称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恬出身武将世家,战功显赫。他的祖父、父亲都是秦国将军,战功卓著,他虽因家族得官,却不 同于普通的纨络子弟,而是取得了超越祖辈的功勋。
B.蒙恬忠贞不渝,尽心为国。他为秦国立下战功,修筑长城,并威震匈奴,得到秦始皇的信任和重用。在被诬陷时,子婴进谏皇上不要杀他。
C.蒙恬得罪赵高,屡遭谗陷。赵高在始皇逝世后就想置他于死地,又在胡亥想释放蒙恬时,坚执不允, 请求胡亥一定要杀掉蒙恬,以绝后患。
D.蒙恬无罪被害,吞药自尽。他总结自己的错误,认为自己不该修筑长城,因为修筑过程中一定会截 断地脉,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他认识上的局限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乃与李斯阴谋立为太子,遣使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
(2)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因为目的地广州雷雨天气的影响,160多名乘客在无锡硕放机场遭遇了四个多小时的延误,焦躁的情绪逐渐蔓延开来。忽然,候机大厅中聚拢了十多位高中男生,随即他们的歌声响起,一首《传奇》让许多人站起身围拢了过来,不少人还举起手机拍摄。一首动听的歌曲结束,在大家的要求声中,男生们又载歌载舞,演唱了第二首歌《对面的女孩看过来》,许多乘客都随着活泼的旋律一起哼唱、拍手、舞动。乘客于女士说:“他们有活力、很快乐,听他们唱歌,整个候机大厅里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快乐的笑容。”
要求:自选角度,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