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甘孜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画上横线,并在括号里改下过来,再根据下面的解释选择恰当的词填到括号中。

    争先孔后(     )若无期事(     )鱼惯而出(     )寓不可及(     )

    气湍吁吁(     )响砌云霄(     )横七坚八(     )一想天开(     )

    生息凡衍(     )枯枝乱叶(     )不拆不扣(     )青而易举(     )

    1.形容人极端愚蠢。(     )

    2.像游鱼一样一个挨一个地连着出去。(     )

    3.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

    4.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

    5.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

    6.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 2、按《只有一个地球》内容填空。

    1.《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______,文章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说明方法,科学地介绍了地球多方面的知识,有力地说明了“__________”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一个地球》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首先从宇航员遥望地球引入,接着从地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 3、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4、根据画线部分句子意思写四字词语。

    (1)蔺相如真是一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啊!(   )

    (2)谭老师讲课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不仅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而且很有幽默感。(   )

    (3)乔依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的事。(   )

    (4)女店主不禁眼泪流下来(   )

     

  • 5、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____水手们没有罗盘,他们____不会迷失方向。

    (2)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花岗石____人搬来的,____冰搬来的。

    (3)____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____应当走进自然,观察自然。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内阅读

    墨梅图题诗

              ,           

              ,          

    1默写诗歌。

    2对一、二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

    A. 这两句交代了梅花生长的特点,也描写了梅花淡淡的颜色,但诗人写梅花的颜色是墨黑色的,这不准确

    B. 这两句话运用了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字既道出了画梅花的技法,又写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一新

    3对三、四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

    A. 这两句话表现了诗人的高尚情趣和宏大抱负,鲜明地表现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B. 这两句话表现了诗人喜欢颜色淡雅、清气浓郁的梅花,与表现诗人的人格和操守没有什么关系

  • 7、(1) ,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咬定青山不放松, 。千磨万击还坚劲,

    【1】将上面的两首诗补充完整。

    【2】第(1)首诗中“快走”的意思是_____,我可以由此推断出“走马观花”中“走马”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3】第(1)首诗前两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咬”字,我们可以想象到这样的画面:像______紧紧地抓住岩石,像________紧紧地攀附着岩层断面。

    【5】这两首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几句表达人生志向的诗句,并且说说你的志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课外阅读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这是一首词,“________”是词牌名。这首词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叫__________,后一部分叫_________。我还积累《_____》《____》等词。

    【2】这首词一共写了_____个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请用“______”在词中画出相关语句。从中我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颐和园十七孔桥是颐和园的著名景点之一。它东接东堤,西连南湖岛,长150多米,堪称中国园林中最大的桥梁。十七孔桥是一座联拱石桥。桥面下宽14.6米,桥面上宽6.56米,高7米。这座桥共有17个桥洞,所以叫十七孔桥。在这17个桥孔中,第9孔最大,由中间向两端逐渐小下来,对称排列。石桥两侧的栏杆上,雕刻有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狮544只。

    (材料二)

    每年在冬至前后,落日光辉穿过颐和园十七孔桥,照亮全部十七个桥洞,呈现出壮丽景观,俗称“金光穿洞”。古人在建造桥时掌握、利用了天文地理知识,当太阳在冬至前后下午最低点照射时,阳光会贯穿整个桥洞,呈现“金光穿洞”的奇观。

    (材料三)

       颐和园开放时间

      颐和园门票价格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   大门:6:30~18:00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大门:7:00~17:00

    旺季30元/张

    淡季20元/张

     

    【1】要去观赏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的奇景,需要重点阅读材料________________

    【2】看图,结合材料完成练习。

    A.B.C.

    ①要判断上面哪一幅可能是十七孔桥的图片,需要重点阅读材料________

    ②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是十七孔桥。根据阅读材料,分条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与理解。

    ①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②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给划线汉字注上拼音。

    ( )   ( )       ( )

    【2】关于选文第①段独句成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是全文中心,点题

    B.概括了夏天的特点

    C.环境描写,渲染了热烈的气氛

    D.开门见山,引出下文

    【3】请将第①段句子缩写在下面横线上。

    缩写:_______________

    【4】文段②中划“ ”的句子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

    【5】选段②围绕“长”字,先后列举了瓜藤、___________________、花朵等植物的生长情况,甚至还列举了__________、黄泥土等非生物的“生长”情况,最后还列举了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等动物的生长情况,文章语言具有___________的特点。

  • 11、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记者专访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载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节选)

    记者: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天舟一号。

    杨宇光:天舟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采用两舱构型,由货物舱和推进舱组成。它总长10.6米,舱体最大直径3.35米,起飞重量约13吨,物资运输能力约为6.5吨,推进剂补加能力约为2吨,具备独立飞行3个月的能力……其有效载荷比例在目前所有的货运飞船中是最高的。

    材料二:

    ①我是太空“快递小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我需要把货物送到“客户”——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手中。

    ②我决心一定要运送更多的货物给它。但我的“车”——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是固定的,若想运更多货物,我必须在保证足够强壮的同时,尽可能减肥。我请来“健身教练”——科研人员助我一臂之力。

    ③“教练”决定先帮我减腰部赘肉。经过多次试验,他将我的腰部设计成镂空形式。这种设计保留结构受力部分,去除非受力部分的“肉肉”,将腰部的重量降低到原来的50%左右,丝毫没有影响腰部的结实程度。

    ④“教练”十分严格,连我的“皮下脂肪”也不放过。他通过控制加工温度等方法尽可能让我的外部壁板变薄。这样,我的体重又减轻了30千克左右。

    ⑤不仅如此,我的“教练”连货架也不放过,他们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每一项改进都运用了多种先进而复杂的制造工艺。

    ⑥瘦身计划圆满完成,我变得既轻又强壮。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小明想了解天舟一号的基本情况应该阅读材料________,从中了解到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情况。

    【2】阅读材料二第③——⑤自然段,“我的瘦身计划”先减腰部赘肉,办法是___________,再去除“皮下脂肪”,办法是_________,又选用了轻质高强度材料组成货架。

    【3】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介绍了天舟一号,你更喜欢哪一则材料?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上面两则材料后结合下面的阅读链接,请把你的感悟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阅读链接]

    航天试验从来没有平坦大道,总是与高风险为伴,可谓“刀尖上的舞蹈”。每每遇到瓶颈和挫折,航天人都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巨大压力,有时甚至会为航天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共磨砺,始得玉成。航天探索是勇敢者的事业,只有不惧失败、跌倒后重新爬起、继续砥砺前行的人,才能摘得世界科技高峰上的明珠。

    (摘编自《中国航天报》评论员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

  • 12、课内阅读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     文中写了关于老师的两件事,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加点的词语你知道了什么?

    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_________________

    【3】“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这句话中我怨恨和沮丧的是:_________怨恨和沮丧会化为乌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第3和第6自然段都运用了( )( )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我的心情从( )变为了( )

  • 13、阅读理解。

    万米高空的英雄本色

    ①2018年5月14日6时26分,川航3U8633航班满载着119名乘客,由重庆飞往拉萨。40余分钟后,飞机进入气候多变、空气稀薄,有着“空中禁区”之称的青藏高原上空。

    ②“嘣”,一声闷响,驾驶舱右座前风挡玻璃突然出现裂纹,机长刘传健心里“咯噔”一下,赶紧伸手去检查,“内层玻璃裂了!”“准备下降高度,备降成都。”刘传健向管制台报告,同时示意副驾驶发出遇险信号。“砰!”一声巨响,这块玻璃突然破裂被吸出窗外。飞机开始剧烈抖动。严重失压下的客舱,氧气面罩全部脱落。此时的驾驶舱内,自动驾驶功能失灵,仪表台受损严重,与地面塔台失去联系!刘传健看到副驾驶员徐瑞辰半个身子被吸出驾驶舱,他试图把徐瑞辰拉回来,但发现自己无能为力。气流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抽打刘传健的脸。零下40℃的气温瞬间凝固了整个驾驶舱,强大的气流让他根本无法戴上氧气面罩。他的耳朵里没有了声音,感觉不到缺氧和寒冷。他突然想起了在空军当飞行员时的初教机教员刘牧(现空军一级飞行员)多年植根心田的叮嘱:“状态就是生命!”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控制住飞机状态!飞出山!飞回成都!”

    ③7时许,地面航站指挥控制中心在发现“7700机械代码故障警告”和“报告!3U8633航班偏航”后,协同各方,为这条特殊航迹做应急处置机制,并立即启动。

    ④减速,下降高度……机长刘传健费力地操纵着飞机,这时的他很纠结。他想尽快下降高度,又担心速度大飞机承受的冲击力太大,机组和乘客安全无法保证。他镇静了一下,回忆起当年在部队经历的模拟“座舱盖燝破”应急处置训练;将仪表蒙住,靠地标、罗盘领航飞行……此时,身着短袖衬衣的刘传健紧握操纵杄,在缺氧、酷寒、座舱释压的极端条件下,操纵飞机艰难下降……几分钟后,飞机逐渐平稳,刘传健在第二机长梁鹏配合下戴妤氧气面罩,凭借多年的飞行经验,参考有限的飞行数据信息,手动返航备降。“看到跑道啦!”他心里顿时就有了底。

    ⑤7时12分,机长刘传健凭着沉着和“超能力”,再加上机组人员和地面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他驾机成功备降成都双流机场,确保了飞机和机上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成员的生命安全。

    ⑥这场历时34分钟的手动备降过程,成为中国民航史上一次“史诗级壮举”。刘传健是千千万万优秀飞行员中普通的一员,这次壮举是他在危急关头的本色发挥!授予他“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当之无愧!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壮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能为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②自然段中找出一个描写危急情形的句了,用“﹏﹏﹏”画出来。

    在第②④自然段分别写到机长刘传健在万分危急时刻,想到了别人对他的叮嘱和应急训练时的做法,请用“ ”画出来。

    【3】第④自然段:“这时的他很纠结”,他“纠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自然段连用了两个感叹句,表达了作者对英雄机长刘传健的_________之情。

    【6】机长刘传健之所以能驾机成功备降的原因是什么?(至少写两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从两个角度评价机长刘传健是一位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关于“中小学书法教育”的主题阅读

    (话题背景)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调查数据)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

    (各方声音)

    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谋,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沈尹默(书法家):中国书法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

    沙如(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初中虽然学习压力加大了,但是练习书法能让我们静下心来,每天有半小时的时间练书法,之后学习效率会更高。

    1下列选项中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A.教育部要求,小学3——6年级每周要安排1课时练习书法,普通高中要开设书法选修课。

    B.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书法教育进中小学课堂有较好的社会基础。

    C.面对不断加大的学习压力,如果能静下心来练习书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D.中国书法具有审美价值,能丰富人的想象力。

    2根据以上几则材料,分条概述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就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问题,结合以上材料,给学校提几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大兴安岭的林海开满花。(扩句,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句子训练营。根据要求做题。

    1这本书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影响。(修改病句)

     

    (2)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续写:

    (3)她望着我。(扩句)

     

     

  • 17、把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路边的柳条在风中摇曳。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根据这一提示改写句子。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我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文章难道不是在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强烈对比中彰显人物品质吗?

    (2)难道你看不出我是这里的下士吗?

     

    (3)真正的伟人怎能强迫别人尊重自己呢?

     

     

  • 20、死亡在洪水的声音中逼近。(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作文。

    写一写大自然中你喜欢的一种声音,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尽量的把内容写具体。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