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
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C.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2、下列现象能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水中的倒影
B.铅笔的弯折
C.人和猫能看见对方
D.手影游戏
3、由同种金属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质量分别为和
,体积分别为
和
。这两个正方体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则( )
A.甲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B.甲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C.乙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D.乙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4、2022年11月1日,“梦天实验舱”和“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完成交会对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最大质量的两个航天器在太空“握手”。如图所示为空间站与地球的合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能从太空拍摄到地球,说明地球是光源
B.“梦天实验舱”从地球到太空中质量不会变
C.完成对接后,“梦天实验舱”相对于空间站是运动的
D.拍摄合影用的照相机与眼睛的成像原理是不同的
5、下列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有( )
A.(1)(2)
B.(1)(3)
C.(2)(3)
D.(3)(4)
6、诗句“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 )
A.凝固
B.凝华
C.熔化
D.液化
7、如图所示,关于温度计的操作方法和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①⑤
B.②④
C.③⑤
D.②⑥
8、如图甲所示,长期不用的水龙头会因生锈而很难打开,维修人员常会用一长铁管套在水龙头上,如图乙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管端A 点处,就能很容易地打开水龙头。此过程中,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 )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施力物体
9、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10、下列现象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花香四溢
B.彩云飘飘
C.江河奔流
D.地壳运动
1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为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正确光路图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2、在体育活动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乒乓球比赛中,乒乓球受到击打力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
B.踢足球时,脚先给足球施加力的作用,足球再给脚施加力的作用
C.手击打排球瞬间,排球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D.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的作用
1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诗句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人们是通过音色辨别出钟声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D.“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4、2023年7月28日晚上,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成都开幕!开幕式上金色烟火绽放,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几声巨响,带有“12”至“1”数字的倒计时烟花字母依次腾空升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灿烂的烟花不是光源
B.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可以沿曲线传播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D.先看到烟花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15、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 )
A.固体 固体
B.固体 气体
C.气体 固体
D.气体 气体
16、如图是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为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纠正
B.图中为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纠正
C.图中为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纠正
D.图中为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纠正
17、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等于乙的密度
B.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
C.若甲、乙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
D.若甲、乙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
18、两个做匀速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长
B.通过路程长的物体,所用的时间一定长
C.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短的物体速度大
D.在相等的时间内两个物体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19、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A.
B.
C.
D.
20、在北方的冬天,如果室外的自来水管不加装保温层会被冻裂,水管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 )(已知冰的密度为)
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B.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小
C.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
D.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小
21、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及参照物的选取,正确的是( )
A.地球同步卫星相对地球是运动的
B.“神舟十六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飞船相对于核心舱是静止的
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轻舟”为参照物的
22、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20m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空气中声速为340m/s,铁中声速为5200m/s﹚( )
A.1次敲击声
B.2次敲击声
C.3次敲击声
D.4次敲击声
23、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绳把口扎紧,然后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如图,在这一过程中描述正确的是( )
A.袋内酒精消失了
B.袋内酒精升华了
C.袋内酒精密度减小
D.袋内酒精质量减小
2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如图描绘了诗中描写的意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高山为参照物,舟是静止的
B.以舟为参照物,坐在舟中的人是运动的
C.以高山为参照物,坐在舟中的人是静止的
D.以坐在舟中的人为参照物,高山是运动的
25、实验室一块体积是200 cm3金属块,质量为540g,把它切掉一半后,余下部分金属的密度为______kg/m3。
26、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若一个人面对高山喊一声,4s后听到回声,那么该人距离高山有_____米。
27、如图是嫦娥三号着陆器靠近月球时,携带的相机所拍的图片。相机“看到”月球表面不断靠近,是以_____为参照物。
28、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图乙停表的示数为______s。
29、日食是________挡住了太阳光造成的。霓虹灯光射向喷泉,在不同方位的市民都能看到彩色的喷泉,这是由于发生了光的________反射。
30、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一段时间后,罐外壁结了一层霜如图1所示。小芳看到干冰变少了,而不是先熔化后汽化,她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如图2北方寒冬的早晨,小明家门窗紧闭,窗玻璃上结了层霜___________(选填:“内侧”、 “外侧”、 “内外两侧”),此过程需要 ____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
31、如图所示。用体温计测得正在发烧的小亮的体温为___________℃。当他退烧后,再次使用时,忘记甩一下了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测出正常的体温。
32、为了减弱噪声污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从声学上讲,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
33、医院急救用的氧气瓶中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密度为5kg/m3,当用去一半后,瓶中氧气质量将________,密度为________(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4、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分度值为___________N;物体 A 重为___________N。
35、如图是小欢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该实验是通过________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由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有关。
(3)若用甲、丙两图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她的探究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
36、中秋假期,李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李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李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
(1)你能解释这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含义吗?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志牌到东海镇需要多长时间?
37、在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的高速公路上有区间测速,即在某一路段上设置两个监控点,基于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违章。在如图所示限速要求的公路上,第一个监控点测得某辆小车于9︰ 20以55km/h的速度通过,相距7.8km的第二个监控点于9︰ 26测得该小车以58km/h的速度通过。请通过计算判断:
(1)小车通过两监控点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2)该小车行驶途中是否超速?
3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圆形鱼缸,重为,其底面积为
。鱼缸内转有
深的水,水的质量是
。请计算:
(1)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
(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39、杠杆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请画出阻力F2及在A点所施加的最小动力F1。
40、在图中,根据给出的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41、如图甲所示是重庆奥陶纪的网红景点“悬崖秋千”,请在图乙中画出荡秋千的人所受的重力示意图,作用点在O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