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粉尘爆炸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燃着的蜡烛能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B.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C.加油站、面粉厂和煤矿井内必须严禁烟火
D.易燃易爆物存放点周围要有足够的防火距离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一种溶液中溶质只能有一种
3、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侯德榜
C.道尔顿
D.门捷列夫
4、《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药爆炸
B.雕刻砚台
C.伐木制舟
D.纺纱织布
5、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
①都具有氧化性;②都具有还原性;③都能用排水法收集;④都能跟碳反应;⑤都是气体;⑥都是氧化物;⑦都可用于灭火;⑧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
A.②④⑤⑧
B.①③④⑤⑥⑧
C.①④⑤⑦⑧
D.①④⑤⑧
6、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金刚石硬度大,常用于切割玻璃
B.干冰升华需吸收热量,可用于人工降雨
C.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液氮用于医疗手术
D.石墨为黑色质软的固体,可用于生产铅笔芯
7、食品保鲜常常用到干冰。课外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保鲜袋中的干冰设计并完成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有关实验现象或分析正确的是
A.(Ⅰ)静置,烧杯内气球无明显现象
B.(Ⅱ)加水后烧杯内只发生物理变化
C.(Ⅲ)烧杯内形成白雾的原因是干冰升华吸热
D.(Ⅳ)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
8、如图所示,小明同学通过调节阀门Ⅰ、Ⅱ,改变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颜色,以下现象和分析错误的是
A.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B.关闭阀门Ⅱ,打开阀门Ⅰ,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不变色
C.使瓶中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变色的是二氧化碳气体
D.关闭阀门Ⅰ,打开阀门Ⅱ,可以判断气体流速
9、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着的木条可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变红
C.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D.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性质不同
10、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燃烧匙
11、过碳酸钠(Na2CO4)是一种常见的漂白剂,其水溶液显碱性,能和盐酸发生下列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CO,可作燃料
B.该反应可用于制氧气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过碳酸钠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
12、下列物质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气割,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
B.石墨作电刷, 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
C.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因为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D.木炭用于冶炼金属, 因为碳具有氧化性
13、某同学在用天平称量物体时重32.6g,称完时他发现物码放反了,但他仍然得到了准确的结果(5g以下用游码)
A.32.6g
B.31.4g
C.27.4g
D.必须重称
14、下列变化与其他三项有本质不同的是
A.火药爆炸
B.人类呼吸
C.品红扩散
D.氧化汞分解
15、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 B.区分硬水和软水 | C.探究燃烧的必要条件 | D.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
A.A
B.B
C.C
D.D
16、2023年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从环保角度考虑,亚运会赛事车辆最理想的燃料是
A.氢气
B.天然气
C.酒精
D.汽油
17、某药品说明书中标明:本品每克含碘150mg、镁65mg、锌1.5mg、铜2mg、锰1mg,这里所标的各成分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离子
18、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学校开学第一课是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高层楼房着火,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D.厨房内天然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
19、为了区别酱油和食醋,小光提出:“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酱油和陈醋。”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猜想与假设
B.设计实验
C.收集证据
D.解释与结论
20、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过滤
C.取用粉末状药品
D.点燃酒精灯
21、在实验室里,以下物质的鉴别或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鉴别水与酒精 | 观察颜色 |
B | 除去银粉中的铁粉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 |
C | 鉴别H2和CH4 | 点燃,在火焰上罩干冷烧杯 |
D | 除去CO2中的少量的CO | 点燃 |
A.A
B.B
C.C
D.D
22、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气常做燃料
B.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
C.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会危害人的健康
D.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
2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b、c三种物质均属于易溶物质
B.a中含有少量b,可用冷却a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C.t℃时,将5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90ga的饱和溶液
D.将20℃的a、b、c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24、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碳、PM2.5
B.非金属单质:汞、氢气
C.化合物:一氧化碳、液态氧
D.混合物:石油、食盐水
25、“盐穴储气”是一种地下储能技术、储气时采集盐水,注水时排天然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难溶于盐水
B.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C.从n端进气可采集盐水
D.从m端进水可排天然气
26、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引发全球关注。核污染水中含多种放射性元素,其中有一种相对原子质量为131的碘危害较大,已知碘的原子序数为53,则该种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84
B.131
C.78
D.53
27、如图是同学们在实验室制作叶脉书签的部分操作步骤。请回答:
(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叶片,可以使叶肉与叶脉易于分离。此过程中利用了氢氧化钠的_____性。
(2)标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过氧化氢溶液具有漂白作用。构成过氧化氢的微观粒子是______ 。(用化学符号表示)
28、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 Fe 和Zn 的混合粉末加入 AgNO3 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1)若滤液呈无色,则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_。
(2)若滤液呈浅绿色,则关于滤渣和滤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向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滤渣中一定含有 Ag
C.滤液中一定含有 Fe(NO3)2 和 Zn(NO3)2,一定不含 AgNO3
(3)小薇欲验证Fe、Zn、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选用如下试剂直接进行验证,其中不合理的是 (用序号填空)。
A.Zn、Ag、Fe2(SO4)3 溶液
B.Fe、Zn、Ag、稀硫酸
C.Fe、Ag、Zn(NO3)2 溶液
D.Fe、Zn(NO3)2 溶液、AgNO3 溶液
29、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
(1)酒精灯不用时需盖上灯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液化石油气能压缩在钢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干得快,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酒精温度计可以测量液体的温度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氧化碳易被压缩,干冰不易被压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有些元素有变价,如氮元素,某同学在学习中归类了“氮及其化价”的价类关系图。
(1)图中A点对应的物质为大气污染物之一,写出其对应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图中B点对应的物质化学式:______,该物质是由______构成。
(3)浓氨水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NH3),标出NH3中氮元素化合价:______。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A点的氧化物和另一种氧化物,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
31、从Ca、Na、C、H、O、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填空。
(1)两个钙离子_________;
(2)3个氨分子_________;
(3)造成“温室效应”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32、请从微粒的角度解释下列问题。
(1)水沸腾时可以把壶盖冲起___________。
(2)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但二者性质却有很大差异___________。
33、区别下列的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①洁净的空气、②液态氧、③二氧化碳、④冰水混合物、⑤过氧化氢溶液、⑥氧气、⑦矿泉水、⑧氮气、
混合物有______________
纯净物有_____________
34、2021年6月17日,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其中一种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该反应中涉及到______种氧化物;
(2)由该反应可知,在化学反应中______(填“分子”或“原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3)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B.该反应中甲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是1:2
D.该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35、(7分)在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
(2)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收集很纯净的氧气,收集装置应选用 。
(3)实验室通过加热无水醋酸钠和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则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应选 ;收集甲烷不能使用E装置,说明甲烷的密度 。
36、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实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稀释浓硫酸时要将________缓慢注入________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_________溶液。
(3)点燃氢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__________。
37、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要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3)若用G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___________ 进。(选“b”或“c”)
(4)制取二氧化碳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该装置与另一个可选用的装置相比,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
(5)实验室采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所以制取氨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 。
38、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请填空
(1)实验1中干紫色石蕊纸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实验2是在实验1的基础上设计的创新改进实验,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_______(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通过此现象可获得关于二氧化碳的另外一条性质是__________。
39、我国最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质消毒可用二氧化氯、臭氧替代氯气等传统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红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氯常用硫酸双氧水法制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H2O2+H2SO4=2ClO2+Na2SO4+O2+2H2O,现需要135 kg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
(1)、二氧化氯(Cl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理论上需要含H2O2 50%的工业级过氧化氢多少千克?
40、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什么物质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