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贺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图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向东运动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A.0~5s,甲车的速度是4m/s

    B.10~15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10~15s,甲车做变速运动

    D.0~15s,甲、乙两车运动的路程都是30m

  • 2、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公路上跑步,二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速度之比为5∶4,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3,则甲、乙两同学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5∶3

    B.4∶3

    C.15∶16

    D.5∶4

  • 3、在不同的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差异很大.在一根很长的自来铁水管一端敲一下另一端的人会听到三次敲击声,请判断传来的三次响声的介质按照先后依次是

    A.水、空气、铁

    B.铁管、水、空气

    C.水、铁管、空气

    D.空气、水、铁管

  • 4、一朵红色的月季花在阳光下十分鲜艳,我们看到月季花是红色的,是因为它(  )

    A.发出红光

    B.吸收红光

    C.发出各种色光

    D.反射红光

  • 5、如图所示,7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后,用相同的力敲击它们,可以发出“1,2,3,4,5,6,7”的声音来。关于这种“水瓶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是由瓶内的空气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个水瓶发出声音的响度大致相同

    D.最右边水瓶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 6、随着“互联网+5G”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关于智能机器人和人进行互动交流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C.机器人与人用语言交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 7、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

    B.一张课桌的高度大约为

    C.靖边最冷温度可达到

    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 8、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A.米

    B.牛

    C.千克

    D.秒

  • 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尖锐刺耳”反映了声音的音调太高

    B.“引吭高歌”反映了声音的音调较高

    C.“振耳欲聋”反映了声音的响度很大

    D.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10、金是由极其微小的金原子构成,如图将金原子看成球体,其的直径为1.44×10-10m,即(       

    A.0.144nm

    B.144μm

    C.144mm

    D.0.144dm

  • 11、2023年9月10日,榆林马拉松赛在榆林城区世纪广场鸣枪开跑。如图所示,运动员跑步过程中发现路边的树木在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高楼

    B.路灯

    C.地面

    D.自己

  • 12、某小组同学要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他们用一个长方体的小木块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形成一个斜面,如图所示,他们要测量小车从A滑到C的过程中,小车通过段的平均速度,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B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

    B.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C.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保持较大的坡度

    D.实验中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 13、甲、乙两辆玩具小车分别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在平直的轨道上向东运动,甲车的s-t图像和乙车的v-t图像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车的速度为3m/s

    B.乙车的速度为1m/s

    C.当t=3s时,甲、乙两车相距6m

    D.甲车做加速运动,乙做匀速运动

  • 14、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实验操作正确,若发现指针静止时略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B.将横梁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C.适当减少右盘中的砝码

    D.将游码向右移动

  • 15、入冬以来气候干燥,大连地区多处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的受困人员应捂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A.温度较低,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B.密度较大,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C.温度较高,大量聚集在房间下方

    D.密度较小,大量聚集在房间上方

  • 16、下列现象中需要放热的有(  )

    A.(1)(2)

    B.(1)(3)

    C.(2)(3)

    D.(3)(4)

  • 17、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提到风声、雨声、鸟鸣声,这三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A.风声最快

    B.雨声最快

    C.鸟鸣声最快

    D.一样快

  •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

    B.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凸面镜

    C.在街头丁字路口拐弯处的反光镜是凸面镜

    D.凸面镜和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 19、甲、乙两车从相距为sAB两点同时在同一直线上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经12s后两车相距20m,则以下错误的是(       

    A.s可能为20m

    B.s可能为40m

    C.s可能为180m

    D.s可能为220m

  • 20、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用水平推力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则与推力平衡的力是(  )

    A.汽车受到的重力

    B.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C.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D.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仍然沿直线传播

    B.2000年前《墨经》中描述的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虚像

    C.“三点一线”瞄准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D.我们能看见彩色的花朵,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照到了花朵上

  • 2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黑板右端反光是由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

    B.图-2,小狗靠近平面镜时,镜中小狗的像变大

    C.图-3,小孩叉鱼时对准鱼就能叉到

    D.图-4,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合成的

  • 23、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6cm处时,可观察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 24、如图所示,航天员在太空舱中准备用乒乓球拍去击打下方的水珠。乒乓球拍从地面到太空中的空间站后,质量的变化情况是(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周末,小明同学去南湖公园游玩,买了一袋棒棒冰(包装袋密封完好),过了一会儿,袋内的冰块全部融化成了水,则质量_____________(选题“变大”、“不变”、“变小”);天太热,小明喝了一半,则剩下部分水的密度将______________(选题“变大”、“不变”、“变小”)。

  • 26、(1)家庭做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将“液化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做饭的时候,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为什么___________

    (2)回声是指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___________回来的现象。当回声比原声晚___________s以上,能分辨出回声。

    (3)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科考船向海底垂直发出的超声波信号经2.8s收到回波信号,海水的传声速度是1.5km/s,请计算该处海的深度___________

  • 27、如图所示是“无人机”为隔离人员运送物资的情景。无人机匀速竖直下降时,无人机处于___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下降过程中无人机的惯性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28、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充满水的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_____次敲击声。

  • 29、2005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

    (1)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沿_______的缘故。

    (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佛光是舞蹈者手上的饰品发出的,饰品_______(填“是”或“不是”)光源。

    (3)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干冰_______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而产生的效果。(填物态变化)

  • 30、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_____,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 31、消声器可以减弱噪声,他是一种在_________减弱噪声的方法。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 32、物理学是一 门以观察、 _______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必须是有_______ 的,不然很多常见的现象你都会“视而不见”。要学好物理,不仅要善于观察,还要乐于动手。

  • 33、环保部门常常在噪声较大的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显示的数值是54.4______(填出单位)。如图所示在城市高架道路两侧设有3~4米高的透明板墙,其作用是在______控制噪声。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______Hz,人耳___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 34、飞机飞行时会受到向上的升力的原因是: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______。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机翼模型a和b被固定在竖直方向,只能上下自由运动,A、B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A FB ,当相同的风速吹向飞机模型时,FA______FB(填“>”“<”或“=”)。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小明和小红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为了测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将透镜对着太阳,如图甲所示,移动白纸位置直到白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点,测量出该点到透镜光心距离即为焦距。小红指出小明的操作中存在的错误是 _____,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方法测出凸透镜焦距为10cm;

    (2)为了使得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小明认为应该使烛焰烛心、光屏中心和凸透镜的光心位于 _____

    (3)当蜡烛、透镜和光屏调至图乙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出现了清晰的像,该像为倒立、_____(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的实像,利用该原理可制作光学仪器 _____

    (4)实验中光屏上已经得到了蜡烛清晰的像,一位同学用手指捏住凸透镜防止其移动,则光屏上 _____(选填“有”或“没有”)手指的像或影子,光屏上蜡烛的像 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5)实验完成之后,小明将小红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丙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则小丽同学的眼睛为 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如图所示,工人沿斜面把一箱货物从底端匀速拉进车厢,箱货物沿斜面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 100N,斜面的长为 5m,高为 1m,箱货物重为 1500N,忽略空气阻力。求

    (1)工人做的有用功;

    (2)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 37、科学家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一段距离,这段距离称为刹车距离;如图所示,某人酒后驾车以15m/s沿马路直线行驶,在图中的A点发现前方危险情况(一行人正从路边距离C点3m的D点横穿马路),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5s,在图中的B点才作出踩刹车动作,再经过1s车头到达图中C点才将车刹住,若刹车距离为2.5m。

    (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求这辆汽车从A点发现情况到刹住车后的C点的平均速度?

    (3)若行人以1.3m/s的速度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约1.8m)

  • 38、如图所示是北京到滨海的高铁列车时刻表,请解答下列问题:

    (1)列车从北京出发到天津,全程约120km,求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是多少?

    (2)若列车以速度v行驶到滨海,求北京到滨海的距离?

    (3)列车全长约200m,若它以速度v完全通过一条隧道需要120s,则隧道长多少m

    车站名称

    到达时间

    出发时间

    停留时间

    北京

    ------

    9:00

    -------

    天津

    9:30

    9:35

    5分钟

    滨海

    1030

    -------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在如图中,画出通过透镜的折射光线.

  • 40、请画出如图中光线经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的光路。

    ______

  • 41、完成图的光路图。

    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