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九歌是中国传统农民歌谣。“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指七九冰河解冻,八九大雁从南方飞来。影响大雁“从南方飞来”的生态因素是( )
A.空气
B.水分
C.温度
D.光照
2、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象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 )
A.“上”和“6”
B.“下”和“9”
C.“”和“9”
D.“”和“6”
3、下列植物与它所属的类群,匹配错误的是( )
A.海带——藻类植物
B.墙藓——苔藓植物
C.苏铁——蕨类植物
D.大豆——被子植物
4、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影响环境
B.“春兰秋菊”——水分对生物的影响
C.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5、“海洋牧场”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在特定海域内,人工投放藻类、贝类和鱼虾等海洋经济生物种苗,利用海洋中的天然饵料等进行集中养殖和科学管理,实现人工养殖效益最大化。下列关于“海洋牧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属于海洋生态系统
B.其中鱼虾都属于消费者
C.其中的藻类可以制造有机物
D.有无限的自我(动)调节能力
6、近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组报道了某智慧农业基地,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迎来了生菜和油麦菜的丰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菜和油麦菜主要由根尖分生区吸收营养液
B.栽培生菜的培养液中无机盐成分最多的是氮肥
C.培养液浓度越高越有利于生菜和油麦菜的生长
D.各种植物的营养液成分相同
7、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下列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稻田里的水稻
B.鱼缸里的一群鱼
C.一片茂盛的竹林
D.道路两边的两排杨树
8、存放久了的萝卜会出现空心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蒸腾作用散失了大量的水分
B.光合作用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C.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
D.光合作用释放了大量的氧气
9、在载玻片上甲、乙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连通两滴培养液,在甲的左测放少许食盐(如图),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侧是对照组
B.食盐对草履虫是不利刺激
C.草履虫将会向乙侧移动
D.该实验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0、如图是正常生长的粮食作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图,分析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
A.Ⅰ是光合作用曲线,Ⅱ是呼吸作用曲线
B.曲线Ⅰ和曲线Ⅱ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a>b+c
D.阴雨天气a区域的面积会增大
11、将荷斯坦纯种高产奶牛甲的体细胞核与普通奶牛乙的去核卵细胞融合,构建一个新细胞,然后将这个新细胞进行培养形成胚胎,并移入代孕母牛丙的体内完成发育,若代孕母牛生出的奶牛产奶,其产奶量最可能与谁相近( )
A.甲
B.乙
C.丙
D.都不一样
1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生物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甲是生产者,乙、丙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13、将一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h,选一片叶(如下图),用两个圆形黑纸片把乙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中为银边部分),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剪下叶片,脱色后再用清水漂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处对比,变量是光照
B.乙丙两处对比,变量是光照
C.甲丙两处对比,变量是叶绿体
D.滴加碘液后,丙部位变蓝色
14、下图是植物类群的思维导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③分别表示孢子植物、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
B.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茎、叶
C.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D.所有的植物体都是由六大器官组成的
15、肇庆霸王花制汤后,其味清香、汤甜滑,深为“煲汤一族”的广东人所喜爱,是极佳的清补汤料。从结构层次看,霸王花属于( )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个体
16、人体的消化系统中,不能直接与食物接触的器官是( )
A.口腔
B.咽
C.肝脏
D.胃
17、以下不利于粮食储存的条件是( )
A.入仓前粮食晒干
B.仓内保持低温
C.粮仓需适时开窗通风
D.仓内保持潮湿
18、图甲→图乙表示某患者由于基因改变导致红细胞形态变化,影响了红细胞的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红细胞有细胞核
B.红细胞能吞噬病菌和异物
C.镰刀状红细胞运输氧气的能力弱
D.红细胞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与氧分离
19、下列诗句或成语中,体现生物具有繁殖和变异特性的是( )
A.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0、如图是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B.⑥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C.③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
D.乙图所示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线粒体
21、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他们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__________。
(2)猫生小猫属于__________。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____________。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属于___________。
(6)夏天,猫有退毛的现象,这是生物__________环境的表现
22、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等。小麦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小麦与蚜虫之间是_________ 关系。
23、呼吸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
24、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绝大多数生物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
25、骨的成分包括_______和_______,这两种成分使骨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
26、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27、杂技演员能够平稳的在钢丝绳上走动,神经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是________。
28、如图是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消化系统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2)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10]_________,它能分泌_________,促进_________的消化.
(3)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还有[8]_________[4]_________.
(4)胃是图中所指的[_________].
(5)淀粉在小肠最终被分解为_________
(6)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29、某小组为了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
| 蝌蚪数量 | 喂养食物(每天) | 实验结果 | ||
后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 前肢长出的平均时间(天) | 尾脱落的平均时间(天) | |||
A组 | 20 | 5克饲料+微量甲状腺激素 | 4 | 7 | 26 |
B组 | 20 | ① | 5 | 9 | 7 |
(1)从实验设计可知,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
(2)表中①为_____。
(3)实验中A组和B组的蝌蚪的数量、大小及饲养条件等都必须保持相同,其目的是_____。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
(5)如果该小组同学要进一步探究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再选择20只同种、同一批的小蝌蚪,将其_____切除,其余条件应与_____(选填“A”或“B”)组相同
30、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连线
32、试管婴儿就是用人工的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移植到母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婴儿. .(判断对错)
33、下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肾单位是由[_]_____、[_]_____、[⑥]肾小管构成的。
(2)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④]的______作用和[⑥]的______作用。
(3)图中[⑤]内的液体是_____(填“原尿”或“尿液”)。
(4)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大部分的______、全部______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其周围的毛细血管中。
(5)若某人尿液中出现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可能是因为此人肾单位中______的发生病变。
34、伴随着学龄的成长,还有近视度数的提高,目前中国近视率仅次于“近视大国日本”,排名世界第二。在不知不觉中,你是不是也觉得身边越来越多同学加入近视行列?为了解某校初中部近视情况,某同学打算做个调查。现有两种方案:①抽样调查法:每年级抽10名同学进行调查;②普查法:对该校初中部3000多名同学进行调查。
(1)哪一种方案获得的数据更准确?_____________。当调查对象特别多时,常采用方案________。
(2)据调查,我校初中部七、八、年级近视发病率如图,由图可知,近视发病率有__________趋势,预计该校高一年级的近视发病率将__________。
(3)该校初中部七、八、九年级近视发病率分别为10%、15%、20%,则该校初中部近视发病率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