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关于家庭电路的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冰箱在使用时,其外壳必须接地
B.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短路引起的
C.若家用电器起火,应尽快用水将其扑灭
D.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手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2、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图中,闭合开关后可以使小灯泡发光的正确电路是( )
A.
B.
C.
D.
3、下列生活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给轮胎打气,轮胎温度升高
B.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
C.可乐中加入冰块后变凉
D.用火炉将水烧开
4、如图是灯泡L的I-U图像。结合图像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当通过灯泡L的电流为0. 4A时,其实际功率为4. 5W
B.通过灯泡L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C.将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串联在1. 8V电源两端,电路总功率为0. 36W
D.将灯泡L和5Ω的定值电阻并联在3V的电源两端,干路电流为1A
5、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如何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从而得到多组电压、电流值
A.保持R′的滑片位置不动
B.保持R的电压不变
C.保持R不变,调节R′的滑片到不同位置
D.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6、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0℃的冰变成0℃的水时,内能增加
B.物体的内能越多,放出的热量一定越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7、家用电吹风挡位按顺序分为空挡、冷风挡和热风挡三个挡位,其中冷风挡只有电动机工作,热风挡电动机和电热丝(也就是电阻)同时工作,电动机只有在家庭电路电压下才能工作,下列电路图能正确表达家用电吹风的这种工作原理的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2V,闭合开关S后,当滑片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小灯泡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路的最小功率为3W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9Ω
C.滑片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滑片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9、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分别将三根横截面积相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流表示数越大,表明接入电路中的金属丝的电阻越小
B.该电路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是否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C.该电路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是否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D.仅将电路中的电流表换成电压表也能完成本实验
10、如图甲所示,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将铜片和锌片插入水果中,就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在用柠檬做电池时,闭合开关S,观察到发光二极管发光,电压表指针发生了正向偏转,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锌片为“柠檬电池”的正极
B.柠檬电池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发光二极管是由超导体材料制成的
D.断开开关,锌片和铜片之间仍然存在电压
1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泡L1与灯泡L2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相同(灯丝电阻不随温度变化),滑动变阻器R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2A,电流表量程均为0~3A,电压表量程为0~15V。只闭合开关S、S1,在电路安全范围内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得到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闭合全部开关时,电流表A1示数与A2示数之比为I1:I2=7: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7.6V
B.灯泡L2的阻值为16Ω
C.只闭合开关S、S1,在安全范围内调节滑动变阻器,灯泡L1的功率范围为1W~1.12W
D.只闭合开关S、S2,在电路安全范围内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是7Ω~28Ω
12、小明家里现正使用一台150瓦的台式电脑和一盏25瓦的照明灯,其他用电器都没工作。当小明将手机充电器的插头插入墙上的插座时,干路上的空气开关瞬间“跳闸”,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手机充电器的电功率太大
B.墙上插座处原来有短路
C.充电器插头处有短路
D.家里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13、下列有关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B.家用空调的电流约为
C.家用洗衣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
D.物理实验室中一根导线的电阻约为
14、两个灯泡L1、L2,分别标有参数,L1为“6V;3W”,L2为“6V;6W”,将两灯泡串联在电源电压为6V的电路中,则灯泡发光较亮的是( )
A.L1亮
B.L2亮
C.一样亮
D.无法判断
15、下列说法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电源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装置
B.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2V
C.电饭锅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D.手机通话时的电流是300mA
16、关于物体的温度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的内能为0
B.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C.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D.温度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17、下图实验中,可利用小灯泡的亮暗反映导体电阻的大小,从研究方法的角度,下列实验中的器材与小灯泡作用不同的是( )
A.“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中的小木块
B.“研究重力势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中的小木块
C.空气压缩引火仪中的棉花
D.“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因素”中的煤油
18、下列对物理量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体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V
B.家用空调工作时的电流约为0.5A
C.人体干燥的双手间电阻约为10Ω
D.教室日光灯功率约为100W
19、如图所示,A是悬挂在弹簧下的铁块,B是螺线管的铁芯,S是转换开关(S接1时连入电路的线圈匝数多,S接2时连入电路的线圈匝数少),P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使弹簧的长度变长,可采取的办法是( )
A.滑片P的位置不变,S由1改接到2
B.S接1,将滑片P向左滑
C.S接1,滑片P位置不变,将铁芯B抽出
D.S接1,将滑片P向右滑
20、关于燃料和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加供氧量,让燃料更充分燃烧可以提高燃料的热值
B.某种燃料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C.煤的热值大于干木柴的热值,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不一定大
21、如图所示,借助滑轮用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绳重和摩擦)( )
A.甲图中,滑轮质量越小,机械效率越低
B.乙图中,竖直向下时最省力
C.两图中,重物上升的距离均等于绳末端移动距离
D.将物体提升相同高度,做的功大于
做的功
22、关于热现象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C.北方冬天供暖以水为传热介质,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小的物体
23、我区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火电厂进的是“煤”,出的是“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 )
A.内能→化学→电能
B.化学能→内能→电能
C.化学能→重力势能→电能
D.内能→化学能→电能
24、如图中,开关闭合后两盏小灯泡都能发光的是( )
A.
B.
C.
D.
25、家庭电路中,控制灯泡的开关与灯泡是______联的。某家庭电路中,只有电冰箱、电饭煲和两个节能灯在工作,通过电冰箱和电饭煲的电流分别为1A、4A,通过每个节能灯的电流均为100mA,则电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__A。
2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L2灯的电阻为5Ω,当仅闭合开关S1,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甲、乙两表的示数分别为1.1A和0.6A,则L1灯的电阻为________;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时,则甲、乙两表的示数之比为_______。(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27、欲将一只标有“6V 0.5A”的小灯泡接到电压为10V的电源两端并正常工作,需______联(串/并)一只阻值为______Ω的定值电阻。
28、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选填“正”或“负”)电,将玻璃棒与不带电的验电器金属球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箱张开,这是因为__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______(选填“排斥”或“吸引”)。
29、将20V电压加在电阻为25Ω的导体两端,若电压增大为40V,则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若电压减少到0V,则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可见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_________。
30、“花气袭人知骤暖”。花香四处飘散是______现象;天气越暖和,花香越浓,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_____有关。
31、如图所示是四根高压输电线上的一个装置,利用这个装置将四根导线并联起来,中间的支架是__________(选填“导体”、“绝缘体”或“半导体”),相当于增大了导线的横截面积,从而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了导线的电阻,以达到减少输电线上电能损失的目的。
32、某定值电阻两端加上10V的电压时,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1A,则其阻值为______Ω,1min电流做的功为_____J。
33、如图所示是演示点火爆炸的实验装置,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后,盒盖飞出去了, 此过程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盒盖的机械能,这与汽油机的________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若该汽油机每秒完成 40 个冲程,则每秒它对外做功___________次。用水循环带走汽油机产生的热量,这是利 用了水的________较大的特性。汽油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 需要用水进行降温,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汽油机内能的。
34、如图,长度相同的镍铬合金丝A比镍铬合金丝B细得多,如果镍铬合金丝A和B的电阻分别为RA和RB,则有RA______RB;镍铬合金丝A和B连入电路,闭合开关S,此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A和IB,则有IA______IB。此时它们的各自两端电压分别为UA和UB,则有UA______UB(均选填“>”、“=”或“<”)。
35、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为完成本实验,由表格可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_____的温度计.
(2)另外两小组选用相同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如图甲是A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的情景,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错误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乙中的_____(选填
或
)图.
(3)另外两小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中b、c所示,如图实验图象可以判断测出水的沸点为 ________℃;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继续用猛火加热,水的沸点会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先不变后升高”);两个小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___不同.
36、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
(1)实验电路图_________;
(2)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任务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不变量是_____________;
(4)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
37、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甲的温度 | 30 | 34 | 38 | 42 | 46 |
乙的温度 | 10 | 18 | 26 | 34 | 42 |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_____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______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38、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A、B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来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密度取,实验装置经测试均可以正常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两组实验装置以下描述正确的是_____;
A.实验过程中,甲乙都是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变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B.甲乙装置都不是连通器
(2)如图是A小组的实验过程,在图b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比较图ab两图可知,______;
(4)B组成员完成探究实验以后,对装置进行了一些改装,如下图所示,然后向装置左右两侧倒入相同质量的水(图中橡皮膜不代表真实形状),待液面稳定后,橡皮膜将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边发生形变。
39、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 斜面的倾斜程度 | 物块重G/N | 斜面高度h/m | 沿斜面拉力F/N | 斜面长s/m | 机械效率 |
1 | 较缓 | 10 | 0.1 | 5.0 | 1 |
|
2 | 较陡 | 10 | 0.3 | 6.7 | 1 | 45% |
3 | 最陡 | 10 | 0.5 | 8.4 | 1 | 60% |
(1)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_____的关系。在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
(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_____。
(3)比较表中“物块重”和“_____”两栏对应的数据,可知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
(4)第3次实验物块与斜面的摩擦力是_____N。
40、利用如图器材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
(1)甲、乙、丙三个装置的透明容器中各有一段电阻丝,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形管中__________的变化反映密闭容器内空气吸收热量的多少;
(2)在甲、乙、丙三个装置中,选用__________装置组合,并将两条电阻丝__________联接到电源两端进行实验,可以探究电热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3)选用乙、丙装置串联接到电源两端进行实验,可以探究电热与电流的关系,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后通电一段时间,发现乙、丙装置中U形管出现了相同的液面高度差,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4)一位电器维修师傅做好防护措施后把一个电吹风拆开,接通电路,发现小风扇不转而电热丝热得发红.电热丝热得发红是因为它的电阻比导线__________得多,产生的热量也多,并且与电阻丝__________联的小风扇断路,没有及时把热量带走。
41、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学习“内能”时所做的一些小实验:
(1)图甲所示的气体扩散实验中,装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瓶;(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2)如图乙所示,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与___________有关;
(3)如图丙所示,用力压紧接触面磨平的两块铅柱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而且在铅柱下面悬吊一定的重物也不会使它们分开,这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
(4)如图丁所示,在一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底部,放入一小团干燥的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空气的内能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该过程中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
42、在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小明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板上固定了四根金属丝。a、b、c的长度均为1m,d的长度为0.5m。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的材料相同,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a、d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
(1)将所选的合金丝依次接在M、N两点间,闭合开关后,可以根据电流表的示数的变化,间接得到各合金丝电阻大小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或“转换法”)
(2)在探究电阻与金属丝横截面积的关系时,选用______两根金属丝;
(3)依次将a、d两根金属丝连入电路后,可探究电阻与______的关系,电流表示数大说明该金属丝的电阻______。(选填“大”或“小”)
43、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一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实验的记录,根据记录回答问题:
烧杯编号 | 物质 | 质量/g | 初温/℃ | 末温/℃ | 时间/min |
1 | 水 | 100 | 16 | 26 | 2 |
2 | 水 | 200 | 16 | 26 | 4 |
3 | 煤油 | 100 | 16 | 26 | 1 |
4 | 煤油 |
| 16 | 26 | 2 |
(1)用同样加热器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
(2)对比1、2两杯的实验记录可以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______有关;
(3)比较1、3两杯的实验记录可以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_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编号4煤油的质量是________g。
44、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
选填“左”或“右”
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 ;这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___ .
杠杆平衡后,小明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____ 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 ;为什么?____ .
如果再在A、B两处各加挂一个钩码,杠杆的____ 端将会下沉
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C位置斜向下拉,若每个钩码重
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测力计的示数将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____.钩码位置不变,增加钩码数量,机械效率将___.
4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15Ω、R2=20Ω,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求:
(1)电源电压;
(2)通电100s,电阻R2产生的热量。
46、如图所示,是建筑工人利用滑轮组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的情形。某次操作中,工人用400N的拉力F将总重为900N的泥土以0.2m/s的速度匀速提升5m。在这段时间内,求:
(1)拉力F做功的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7、如图所示轻质薄壁容器A高0.4米,底面积为200厘米2,内装有0.3米的水。求:
(1)容器内水的质量;
(2)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
(3)若将体积为2.5×10-3米3的正方体B轻轻放入A容器中,则:此正方体的密度至少为多大时,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强才能达到最大值。
48、小明想测量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检查电路发现只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这根导线上打上“×”,并改正。
49、如图所示,请根据小磁针的指向标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并画出它们的绕线。
50、根据图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电路(要求导线不能交叉,干路中电流大小约为2A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