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在市内交通道路两旁移栽了大量树木。下列叙述与所学生物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
A.去掉部分枝叶——减弱呼吸作用
B.根部带土坨——保护幼根和根毛
C.盖遮阳网——降低蒸腾作用
D.给树木“挂吊瓶”——可补充水和无机盐
2、“糖丸爷爷”顾方舟于2019年1月2日离开了我们。在我国,他发明的糖丸疫苗大大减少了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的发生。脊髓灰质炎是由嗜神经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下列关于嗜神经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
A.遗传物质在细胞核
B.属于细菌病毒
C.增殖方式为自我复制
D.可以独立生活
3、下列是“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处理以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表示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一中用湿棉絮把小鱼包起来是为了防止小鱼乱动
B.图二中的血管①是静脉,血管②是毛细血管
C.使用高倍镜观察尾鳍内的血管及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D.观察过程中要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有利于小鱼呼吸
4、在温度适宜、营养条件良好的环境下,水螅的体壁上会长出芽体,芽体内中空的腔与母体的消化腔相通,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当芽体生长到一定时期,逐渐长出触手和口,就会从母体上脱落下来,独立生活。根据你的理解,这其实是水螅在进行( )
A.运动
B.消化
C.捕食
D.生殖
5、由于入侵物种鳄雀鳝为巨型食肉鱼,生性凶猛,曾出现伤人现象,某高校在中心湖发现鳄雀鳝后进行紧急捕捞。该校研究人员表示该湖中原本并无鳄雀鳝,基本可以确定为人为放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鳄雀鳝对湖中的植物无影响
B.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应捕捉鳄雀鳝
C.不能随意放生外来入侵物种
D.只有生性凶猛的入侵物种才会威胁生态平衡
6、下列各项中,属于鲫鱼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
①卵生 ②大多呈流线型 ③用鳍游泳 ④鳞片表面有黏液 ⑤有口有肛门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7、海鲜是广受人们喜爱的餐桌美食。下列哪组海鲜都来源于软体动物?( )
A.带鱼、牡蛎
B.鱿鱼、缢蛏
C.章鱼、梭子蟹
D.鲍鱼、海蜇
8、“刷脸时代”已经到来,人脸识别在常山的银行、景区、校园等越来越多的场景落地应用,其原理是根据不同人的脸具有独特的性状特征,决定人脸这一性状特征的是( )
A.基因
B.细胞膜
C.蛋白质
D.大脑
9、桃花水母(如图)有着“活化石”之称,这种古老的稀有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据此可判断,桃花水母属于( )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软体动物
D.节肢动物
10、身体分节能使躯体运动灵活。下列动物中身体分节的是( )
①水螅 ②涡虫 ③蚯蚓 ④蜗牛 ⑤蜘蛛 ⑥蛔虫
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③⑤
11、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孑遗植物、中国特有珍稀树种。银杉根系发达,茎可高达二十余米,叶呈细条形,种子略扁、外无果皮。银杉属于下列哪一类群的植物( )
A.蕨类植物
B.裸子植物
C.双子叶植物
D.单子叶植物
12、使关节具有牢固性的结构是( )
A.关节软骨和滑液
B.关节软骨和关节囊
C.关节头和关节面
D.关节囊和韧带
13、保存不当的食品和衣物表面很容易发霉,霉菌的生活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呢?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 甲 | 乙 | 丙 |
实验处理 | 将烤干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25℃环境里 |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25℃环境里 | 将新鲜的橘皮置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放在0℃环境里 |
实验结果 | 不发霉 | 发霉 | 不发霉 |
A.塑料袋口要扎紧,目的是保持袋内的温度和湿度稳定
B.甲与乙两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水分对霉菌生活是否有影响
C.甲与丙两组实验的结论是:霉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D.该实验结果说明,低温和干燥环境有利于霉菌的生活
14、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动物能帮助植物繁殖的是( )
A.蜜蜂采蜜时身上粘满花粉
B.小鸟吃葡萄的果实,葡萄的种子随粪便排出
C.蚜虫吸食植物的汁液
D.榛睡鼠在洞穴中储存榛子,榛子能在适宜条件萌发
15、下列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四个时期,在幼虫时吐丝
B.鸟卵有卵壳膜和卵壳的保护,有利于鸟类在陆地上繁殖后代
C.青蛙的个体发育起点是雌蛙体内成熟的卵细胞
D.蟋蟀的发育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16、多年来,野生大熊猫的生存状况得到改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受威胁程度从“濒危”降为“易危”,这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显著成果和成功案例。下列保护大熊猫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
A.对人们进行宣传教育
B.颁布相应的法律文件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建立大熊猫繁育基地
17、两只雄性织布鸟在繁殖季节为争夺筑巢的树枝,发生激烈打斗,该行为属于( )
A.取食行为
B.攻击行为
C.防御行为
D.社群行为
18、下图是水绵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带形、螺旋状的结构a是水绵的( )
A.细胞
B.液泡
C.叶绿体
D.细胞质
19、视觉形成过程中,外界物体产生的光线,形成物像、最终产生视觉的场所依次为
A.角膜、大脑的视觉中枢
B.视网膜、视网膜
C.视网膜、大脑的视觉中枢
D.大脑的视觉中枢、大脑的视觉中枢
20、以下对动物生活习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蚯蚓依靠鳃在水中能正常呼吸
B.蝗虫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它们会把农作物的果实吃光,而只留下茎秆
C.在水中生活的动物一定用鳃呼吸
D.鸟类中有的种类善于飞翔,也有的种类不能飞翔
21、人类皮肤正常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基因由隐性基因(a)控制,请据下图的遗传图解,回答问题:
(1)父亲的基因组成是 ,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白化病儿子的基因组成是 。
(2)这个儿子的白化病的基因来源是一个来自 ,另一个来自 。
(3)皮肤正常和白化病这一对性状,将它们称为 。它是由一对 控制的。
(4)这对夫妇所生小孩患白化病的可能性为 。
(5)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母通过 把各自一半的染色体传给了后代,使其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从而表现出 现象。
22、细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还有______.
23、如果你是一位足球迷,在看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有时会因为异常兴奋或紧张而使你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如图是整个反射过程示意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当精彩的画面进入你的眼球,会在[ ]________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视觉是在[ ]________产生的。
(2)[B]肾上腺产生的肾上腺素进入肾上腺毛细血管,通过血液循环调节心脏等的机能,从而出现图示中[C]现象,这一调节过程叫做_______调节。通过图示的反射过程可以看出,此调节过程是在___________的调节控制下完成的。
24、同家蚕一样,蜜蜂、菜粉蝶、蝇、蚊等昆虫的发育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育。
25、现代人可以划分为四个人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6、化石是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27、生物圈中的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__________为食,是生物圈中的_______。
28、取一条活的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
(1)用手触摸蚯蚓身体腹部,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腹部有许多小突起是________ 。
(2)蚯蚓在玻璃上运动比在纸上运动的速度要________ 。
(3)在实验的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花球,轻轻地檫蚯蚓体表,这是因为
蚯蚓是靠________ 呼吸的。
(4)区别蚯蚓前后端的依据是头部靠近有________ 。
29、根据动物体内是否存在脊柱这一结构,可以将动物分为_____________动物和_____________动物两类。从进化上来看,可以推断,这两种动物中的______________动物更高等。
30、鲫鱼的尾鳍宽大,摆动起来十分灵活,是游水的主要___________器官。
31、把菜豆种子胚的各部分结构与其相应的功能连接起来
32、父母没有的性状,子女也一定不会有。 ( )
33、下列是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甲、乙两图反映了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图甲属于_____发育,图乙发育经历了四个阶段,比图甲多了一个_____(填写结构名称)的发育阶段。
(2)丙图中新生命的起点是_____,它是在母体的_____内形成的。发育成的胎儿与母体是通过_____(填写图中代号)进行物质交换的。
(3)丁图中表现了绿色开花植物受精的过程,其中受精后的[__]_____能够发育成种子。
(4)湘潭素有“湘莲之乡”的美称,莲农常采用种藕繁殖湘莲,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繁殖。
34、取甲和乙两个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相同的洞,甲的洞中放浓盐水,乙的洞中放清水,并使两洞中的液面高度相等,过一段时间观察。
(1)甲洞里的液面___________,乙洞里的液面___________。(上升或下降)
(2)甲马铃薯变___________,乙马铃薯变___________。(软或硬)
(3)上述实验现象说明马铃薯甲的细胞___________,其细胞如下图中的__________图。
(4)上实验可知:植物细胞失水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