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图例表示水库的是( )
A.
B.
C.
D.
2、下列关于俄罗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地处中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
C.自然资源丰富而多样
D.航空航天工业世界领先
3、下图为“世界海陆分布比例随纬度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 )
A.全球海陆面积基本均衡
B.随纬度升高海洋面积逐渐变大
C.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D.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0°N 比 30°S 穿过的海洋面积大
B.60°S 穿过的地区几乎没有陆地分布
C.东半球几乎全部是海洋
D.60°N附近陆地比例最大
4、南亚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沙漠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5、近年来,很多游客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到深山中的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这些村寨最吸引游客的是
A.自然环境优美
B.文化古迹多
C.独特的民族风情
D.新颖的建筑
6、世界雨极“乞拉朋齐”位于( )
A.东南亚
B.西亚
C.南亚
D.欧洲西部
7、关于海陆分布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魏格纳首先对大陆漂移假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B.全球有6大板块,板块交界处地震火山频繁
C.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是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世界最大的火山地震带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8、若甲在乙的西南方,则乙在甲的( )
A 、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9、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A. 0°经线、180°经线 B. 20°E、160°W
C. 20°W、160°W D. 20°W、160°E
10、撒哈拉以南非洲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过多、环境污染、土地紧张
B.矿产资源短缺、粮食紧张
C.劳动力素质低,人工成本高
D.人口增多、粮食紧张、环境破坏
11、贝贝准备暑假去日本旅游,为此查阅了大量资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日本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B.日本具有东西兼容的文化
C.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D.日本饮食文化丰富,可以品尝生鱼片,寿司等。
12、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地震多发,经济发达但对外依赖性很强。日本人下列生活习惯与地震频发相关的是( )
A.吃寿司
B.穿和服
C.乘坐公交车
D.住轻质木板房
13、纳米比亚地处非洲西南端,南非高原西侧,地广人稀。我国在其沙漠腹地建立了一个测控站(卫星测控要求大气透明度高),这个测控站为我国2019年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人类首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人任过着较为原始的生活方式,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以及头发上,被人们称之为“红泥人”。根据图和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辛巴族把红土涂抹在身上的原因不包括( )
A.该地晴天多,红泥可以抵御阳光暴晒
B.该地降水多,经常用红泥和水洗澡涂抹身体可以美容
C.该地多蚊虫,红泥抵御蚊虫叮咬
【2】在纳米比亚建立卫星测控站的优势不包括以下的是( )
A.干旱少雨,晴天多
B.昼长夜短,便于观测
C.人烟稀少,没有光污染
14、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这一发现说明了( )
①青藏高原始终处于陆地环境②青藏高原曾经处于海洋环境
③地壳在不断运动中④人类活动将化石运动到青藏高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
A.昼夜交替
B.五带的划分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四季的变化
16、下列哪一现象是由地球公转引起的( )
A.昼夜更替
B.阴晴变化
C.四季冷暖差异
D.登得高看得远
17、三大宗教的活动场所各自具有其鲜明的文化特色,下列属于基督教建筑的是( )
A.圣索菲亚大教堂
B.白云观
C.布达拉宫
D.清真寺
18、人们根据亚洲的地理特点将亚洲分为6大地理单元,中国属于( )
A. 东亚 B. 东南亚 C. 南亚 D. 中亚
19、亚洲面积广大,气候复杂多样,下列气候类型中亚洲没有的是( )
A.
B.
C.
D.
20、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其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
A.中国地图 B.亚洲地图 C.世界地图 D.东半球地图
21、本初子午线的度数为________度。
22、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
2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____。
24、东南亚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25、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表示的局部地形为______。
26、地球雨极是 ________ ,赤道雪山是 ________ .
27、中国第一、二两阶梯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称为________,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称为________.
29、日本古都——京都的建筑风格与我国唐代的______、洛阳等都城相似,目前,甚至日文课本中有许多______字,这说明日本的文化与中国源远流长。
30、把下表图例与注记补充完整。
图例 |
|
| ||
注记 |
|
| 长城 | 沙漠 |
31、读“东、西半球图”和“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从东西半球看,甲半球是______半球。
(2)读图1,赤道穿过了哪两个大洲的大陆?______和______。(填名称)
(3)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从_______洋的两岸轮廓相似而得到启示,创立了大陆漂移说。
(4)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成为大洲,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它位于图中的______大洲。(填序号)
(5)读图2,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依次为 a.乌拉尔山 b.乌拉尔河 d.里海 c.______ e.黑海f._______。
32、读板块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板块A是________板块。
(2)看图,用板块运动理论解释地理现象:喜马拉雅山是由图中___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相碰撞挤压而形成的。(填字母)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下面分别为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1)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东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最不利的自然条件是____,主要是受____因素的影响。
(2)长江三角洲和东北地区都能种植水稻,但东北地区的品质更加优良,请说明原因。____
(3)长江三角洲和东北地区都有发达的钢铁工业,与长江三角洲相比,东北地区发展钢铁工业最大的优势是____。
(4)下图示意2010年鞍山工业结构图。对照图,说出鞍山市的工业结构的特点及主要形成原因。
特点:____,原因:____
34、下图为“亚洲气候及河流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大江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____状流向周围海洋,说明亚洲的地势特征是____。
(2)结合地图,简要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
(3)甲、乙两地中,平顶屋多分布在____地;高脚竹楼多分布在____地。
35、读“美国(本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美国城市:④____(航天中心)、⑥____(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密西西比河干流的流向是____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A____,海湾:G____,大洋:F____
(3)位于五大湖附近的农业带是____,该农业带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
(4)国产热播动画片“熊出没”中提到“熊二”梦想去夏威夷海边度假,美国夏威夷是在哪个大洲:____洲;____是美国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