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 )
A.6378千米
B.6371千米
C.4万千米
D.5.1亿千米
2、2012年印度尼西亚、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发生6级以上地震,目前研究表明,地震存在明显的 ( )
A. 发生时间规律 B. 震级大小规律 C. 空间分布规律 D. 震源深浅规律
3、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南极洲 D.大洋洲
4、下列符号表示西北风6级的是( )
A.
B.
C.
D.
5、下图所示的“苹果屋”是我国北极科学考察中冰上作业的主要装备,材质是玻璃钢,其外观颜色是鲜艳的绿色。下列关于北极地区“苹果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便于帮助受困的企鹅 ②可以防御北极熊的袭击
③绿色与周围的森林相协调 ④绿色在冰雪上容易识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读“地形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形类型图中代号与对应的地形类型名称正确的是( )
A.甲一平原
B.乙一山地
C.丙一盆地
D.丁一高原
【2】下列关于戊地丘陵地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峰峦起伏,山高谷深
B.地面崎岖不平,坡度陡峻
C.海拔高,相对高度大
D.有起伏,但相对高度较小
7、暑假,福州的小明坐着火车去旅行。下图示意小明乘坐的铁路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乘坐的铁路线经过了( )
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旅途中,小明想欣赏兵马俑,建议在哪个城市下车( )
A.南昌
B.武汉
C.西安
D.兰州
【3】旅行过程中,小明能感受到( )
A.海拔越来越低
B.人山人海的场面越来越多
C.降水越来越多
D.昼夜温差越来越大
8、印度的“绿色革命”指的是( )
A、种树种草,保护环境
B、不使用化肥,生产天然、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C、大力种植牧草,发展畜牧业
D、引进培育作物的优良品种,提高粮食产量。
9、下列哪些地理条件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
A.地形崎岖 B.水源充足 C.交通不便 D.气候恶劣
10、关于我国地理区域的差异,描述错误的是( )
A.农业东耕西牧
B.人口东密西疏
C.民居屋顶南尖北平
D.经济发展水平西高东低
11、“金砖”五国(中、印、俄、巴西、南非)成员国之间的合作是( )
A.南南合作
B.南北对话
C.南北对峙
D.南北差距
12、不论街头还是海滩,随处可以看见各种肤色的青年和孩子在踢足球,且有“咖啡王国”之称的国家是( )
A.巴西
B.英国
C.印度
D.澳大利亚
13、读图,印度尼西亚是个地震频繁的国家,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位于板块内部
B.位于板块交界处
C.位于大陆内部
D.位于大洋中部
14、喜玛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脉,它的形成与板块运动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以前是( )
A.沙漠
B.森林
C.海洋
D.河流
【2】魏格纳提出的关于海陆变迁的学说是( )
A.海底扩张论
B.板块构造理论
C.大陆漂移学说
D.地质构造学说
【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而成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而成
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而成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而成
15、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指的是( )
A、极圈 B、南北极点
C、回归线 D、赤道
16、如图是亚洲和欧洲地区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传统民居墙壁厚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自西向东( )
A.冬季气温越来越低
B.降水量越来越多
C.温差越来越小
D.人们越来越富裕
【2】造成图中传统民居墙壁厚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差异
B.海陆位置差异
C.地形起伏差异
D.宗教信仰差异
17、有关马六甲海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洲东北部
②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③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之间
④是中东石油运往中国、日本的海上必经之路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8、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气候显著
A.大陆性气候
B.季风气候
C.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9、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北,房子只能建在( )上
A.赤道
B.北极点
C.南极点
D.本初子午线
20、被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称为圣城的城市是( )
A.麦加
B.开罗
C.罗马
D.耶路撒冷
21、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千米,表面积为 亿平方千米.
22、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 _____ ;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 。
23、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千米,表面积 平方千米。
24、根据纬度不同,划分高、中、低纬,低纬度范围 ,高纬度范围 ,中纬度范围 。
25、山西省菜地二分二至时,太阳光照状况如图所示。在横线上填写节气。
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
26、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__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_________。
27、美国国家首都是____。
28、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是________,目前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一半的业务,被形象地称为“________”。
29、位于_____半岛和________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30、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3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A大洲是______,属于_____板块,西临___洋,A、B两大洲的分界线山脉①是_____。
(2)C大洲是_____,西部濒临的大洋②是_____,C、D两大洲的分界线______。
(3)国家E是澳大利亚,位于_____洲,从南北半球的划分来看,E位于_____半球,从板块的划分来看,该国位于______板块。
(4)菲律宾是(______)
A.由众多岛屿组成的国家 B.由半岛和岛屿组成的国家
C.亚欧大陆半岛上的国家 D.既有大陆又有岛屿的国家
(5)菲律宾地震多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研究性学习】
主题:世界气候差异及其影响
方法: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特点——影响因素——气候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材料一:每年夏季,高温总会以各种姿态刷屏,引起人们高度关注。某年8月更有报道称,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甚至高达32℃,致使冰川迅速融化。
材料二:左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局部图,右图为①②③三地气候资料图。
(1)将左图中①②③三地所属的气候类型与右图中字母所示的气候资料进行匹配,按顺序依次写出来。
(2)写出左图中①②两地中降水更少的地区,分析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
(3)写出右图中B气候类型夏季的气候特点,根据水果的生长习性,下列三种水果中最适宜在B气候区生长的是哪种?
(4)气候会影响传统民居。读下图,E墙厚窗小,是西亚阿拉伯半岛的传统民居;F是东南亚的传统民居——双层木楼或竹楼,试从气候角度分析E、F传统民居差异的原因。
(5)寒假即将来临,包头的小明要随父母到俄罗斯去旅行,从气候的角度出发,你认为他出发前要准备哪些物品?并说明理由。(至少写2种)
(6)材料中描述“某年8月更有报道称,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甚至高达致使冰川迅速融化。”从全球气候背景看,产生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而导致的全球升温。为防止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写出生活中我们中学生能做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至少写2条)
33、读“世界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为____洲,D为____洲,它们的分界线是____海峡。
(2)②是____运河,它沟通了地中海与____海。
(3)③是____运河,它沟通了甲____洋与乙____洋。
(4)图中K为____山脉,该山脉主要由于____板块与所属南极洲板块的小板块挤压而形成。
3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所示为东西半球中的______半球。
(2)经线a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它的经度是______,纬线b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它的名称是______。
(3)图中A、B、C、D、E五个位置,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所在位置
(4)图中,D点在A点的______方向
(5)写出B点的经纬度______
35、读亚、欧、非三洲轮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区以______湾为中心,有一条巨大的石油带,石油资源极其丰富。若运送石油的船舶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走最近航线到中国,必须经过______海峡。
(2)②地区海岸线曲折,深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______气候最为典型,非常适合多汁牧草生长,有利于发展______业。
(3)下列照片是暑假期间小丽跟随父母去②地区旅游时拍摄的,其中不可信的是(_____)
A. B.
C.
D.
(4)③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原料仓库”,形成____________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