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西部有句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说明该地( )
A. 气温的年际变化大 B. 年温差大 C. 月温差大 D. 日温差大
2、这种气候分布最广是大洲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非洲
3、现代交通运输促进了经济发展,也为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阅读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跨区域资源调配所使用的运输方式是( )
A.
B.
C.
D.
【2】近期首都白衣天使急速赶往上海提供医疗服务,最可能采用的交通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3】从上海郊区运送大量新鲜水果蔬菜到市区菜市场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是( )
A.火车
B.汽车
C.轮船
D.飞机
4、读地形剖面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
A.①高原②丘陵③山地④平原
B.①山地②高原③丘陵④平原
C.①高原②丘陵③平原④山地
D.①高原②山地③丘陵④平原
【2】最能直观的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高低起伏的地图是
A.等高线地图
B.地形剖面图
C.分层设色地形图
D.平面示意图
5、R1和R2分别代表地球的极半径和赤道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R1 =R2
B.R1 <R2
C.R1 >R2
D.无法确定
6、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 )
A. 北极圈 B. 40N C. 赤道 D. 70S
7、目前非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人口、粮食、能源
B.宗教、环境、资源
C.人口、粮食、环境
D.干旱、战乱、资源
8、与80°W经线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
A.100°E经线 B.80°E经线 C.100°W经线 D.80°S经线
9、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这是因为它:
A、地理位置重要
B、为农业灌溉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C、航运价值巨大
D、水能资源丰富,建设了许多大型的水电站
10、某通信运营商要在图示地区甲山峰处设置手机信号基站。读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处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
A.195米
B.112米
C.400米
D.512米
【2】王庄与学校的图上距离约为2厘米,根据比例尺,计算出王庄与学校的实地距离约为( )
A.100米
B.500米
C.1000米
D.5000米
11、如图,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
A.1500 米 B.1000 米 C.500 米 D.0 米
12、以下对热岛效应描述正确的是( )
A.城区比郊区气温高、风力小、降水多 B.郊区比城区气温高、风力大、降水多
C.郊区比城区气温低、风力大、降水多 D.城区比郊区气温高、风力小、降水少
13、下列河流中,属于长江支流的是( )
①金沙江②岷江③珠江④湘江⑤湟水⑥赣江
A.①②④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①③④⑤
14、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所表示山谷的山体部位是( )
A. B.
C. D.
15、魏格纳是根据哪两个大洲的轮廓相吻合而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
A.南美洲和南极洲
B.亚洲和大洋洲
C.北美洲和南美洲
D.非洲和南美洲
16、地球上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西经度的范围是( )
A. 0°向东至100°E B. 0°向东至180°
C. 180°向西至160°E D. 0°向西至20°W
17、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高处突出 ( )
A.山谷 B.鞍部 C.山脊 D.山峰
18、关于俄罗斯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全部位于欧洲 B. 全部位于亚洲 C. 地跨亚欧两洲
19、童童对美国和俄罗斯两国的自然特征和经济特征进行了比较,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都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
B.都是世界上工农业发达的国家
C.都是地跨两大洲的国家
D.都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国家
20、下列词语中用来形容气候的是( )
A.冬暖夏凉
B.雨过天晴
C.风和日丽
D.狂风暴雨
21、运用地图,仿照教材亚洲位置的叙述,简述南美洲的地理位置。
22、亚欧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土耳其海峡,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
23、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小茂和小容同处____(重要经线名称)上,小茂位于小容的____方,小花与小容同在南、北半球中的____半球。
(2)小茂所在纬线的长度是____千米。
(3)小月所处的经纬度是____,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半球;小茂处于____(低/中/高)纬度地区。
(4)若小茂和小花所在位置的纬线长度分别为L1、L2,那么的大小比较为L1____L2(>/=/<)。
24、亚洲北临___________洋,南临____________洋,东临____________洋。
25、地球绕________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________不停在公转.
26、俄罗斯地跨( )( )两大洲,在( )大陆的北部。俄罗斯作为( )洲国家。面积(1700万平方千米), 世界面积第一
27、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____。
28、读“西亚图”,回筰下列问题。
图中A______海洋,B______海,C______海,D______海,E______海。
29、 是世界陆地最低点,世界最高的山峰是 。
30、降水量的测量:基本仪器——____,以____(mm)为单位。
31、2021年11月,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分两批从上海出征,开启“雪龙”号及“雪龙2”号中国极地考察新常态。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荒漠”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南极地区也被称为地球上的“风库”,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材料二:据报道,南极地区东部约1200平方公里的康格冰架于2022年3月15日前后崩解,形成多个冰山在海上飘移。一旦大面积崩解会对南极地区的冰川、世界海平面及气候、海洋生物、过往船只等均造成很大的影响。南北两极藏着全球气候的“开关”,备受世界关注。
材料三:“南极地区简图”
(1)由材料一可知,南极地区显著的气候特征是严寒、____和____。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南极东部康格冰架崩解的原因及后果。
(3)由材料三可知,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开展考察的已经建成的四个科学考察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考察站是____。罗斯海新站将于2022年建成,罗斯海新站选择在2月份建设是因为____(单选)。
A.积雪少,降水多B.有极昼,较温暖C.有极夜,冰山少D.光照好,风力大
(4)爱护地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南极洲,下列哪一项做法是正确的( )。(单选)
A.为了科考人员的安全,遇到海豹应予以猎杀
B.大规模开发南极矿产资源
C.把丢弃的垃圾埋在雪地里
D.作为科研基地和平利用
(5)科考队员在南极可能见到的代表型动物是____。
32、读“某国家本土工业分布”图,回答问题。
(1)该国领土的主体部分位于北美洲中部,习惯上称为该国“本土”,这里有48个州和首都________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
(2)该国制造业以技术先进、门类齐全、实力雄厚劳动生产率高而著称于世。其中,该国东北部的大西洋沿岸和________地区是其传统的制造业集中区,以底特律这个城市为例,该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是以________工业和机械制造工业闻名。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部和南部工业区发展起来,成为以石油化工、电子、航空航天等为主的新兴工业区。
(3)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该国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位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市东南部的“________”成为该国最具影响力的产业园。下面,请简要说明这一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条件。________。
33、郑州某中学的地理课堂以“发现亚洲”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下图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芳的发现: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名称)。
(2)一个奇特的现象:小玲发现大致处于同纬度的⑦和⑨,在同一季节竟然出现近30℃的温差,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3)小伟的疑问: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小伟发现②⑤两地洪涝的多发季节不同,②地洪涝灾害的多发季节是______季,⑤地洪涝灾害的多发季节是______季。
(4)①④⑥地区气候的共同特征是______。④⑤⑦地区气候的共同特征是______。
(5)下图表示②地气候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是______。
A.A
B.B
C.C
D.D
34、读五带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数码所代表的虚线名称②____________。
(2)写出字母所代表的温度带B____________E__________。
(3)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有极昼极夜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5、读“金砖国家”的两个成员国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E所在地形区是____;A山脉以东地区的河流大多注入____(大洋),由此可知该地区地势总体地势特征是____。
(2)在两个成员国中,B地附近是俄罗斯重要的重工业区,其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巴西北部有世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____,其覆盖着世界面积最大的____植被,它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被誉为“____”。
(3)巴西位于____(大洲),C是____(城市)。
(4)E、F均为世界人口稀疏地区,其中E地人口稀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
(5)俄罗斯和巴西之间的互助合作,人们称之为“____”。
(6)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巴西里约热内卢都要举行为期三天的狂欢节,这个时候俄罗斯首都的人们都是沐浴在____季的阳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