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铁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对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均田免赋”口号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结束了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 B. 反映了农民渴望减租免税的愿望

    C. 动摇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D. 有效抑制明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的局面

  • 2、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映的制度为隋朝所创立,它是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郡县制

  • 3、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谐,被少数民族拥立为“天可汗”他是(   )

    A. 汉武帝 B. 隋文帝 C. 唐玄宗 D. 唐太宗

  • 4、明朝时,手工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当时全国的制瓷中心是(   )

    A. 苏州 B. 广州 C. 景德镇 D. 杭州

  • 5、2019年2月14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完美收官,最终获胜的是北大工科女博士陈更。这档被称为“学霸们都在看”的节目在全国刮起了读诗的新潮流。下列哪一朝代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 6、中国历代疆域的沿革是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见证。下列四幅示意图反映元朝疆域的是

    A.

    B.

    C.

    D.

  • 7、盛唐诗人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反映了对时代发展的信心。晚唐诗人胡曾的诗句“漫矜八骏行如电,归到人间国已亡。”体现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导致唐朝前期和晚期诗人不同心态的主要原因是(       

    A.艺术追求不同

    B.政治形势不同

    C.阶级出身不同

    D.文化素养差异

  • 8、许倬云在《大国霸业的兴废》中提到:“宋代之所以国祚长久,没有短命而亡,只因为宋太祖断绝了武人专政的传统”。据此可推知,北宋的政治特点(     

    A.君主专制

    B.宦官专权

    C.重文轻武

    D.重农抑商

  • 9、如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

     

    A.黄河流域战乱频繁 B.南方经济地位重要

    C.文化重心开始南移 D.北民南迁速度加快

  • 10、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先后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太原的北汉一共十五个政权,我们把这种局面称为(       

    A.魏晋南北朝

    B.开皇之治

    C.贞观之治

    D.五代十国

  • 11、清朝前期,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国家。关于清朝疆域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北接西伯利亚 B.东北至巴勒喀什池

    C.南至南海诸岛 D.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 12、科举制度是一种:( )

    A.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B.监督官吏的制度

    C.通过门户高低划分官吏级别的制度

    D.发展教育事业

  • 13、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主要修建于

    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 14、历史研究性学习需要整理归类。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经济繁荣 B.科技成就 C.经济重心南移 D.对外友好交往

  • 15、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A.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B. 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C. 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D. 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 16、“六十年来,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这段材料主要歌颂了什么工程或建筑的积极作用

    A. 大运河

    B. 赵州桥

    C. 长城

    D. 避暑山庄

  • 17、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观察下列图片中的货币样式,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北宋(       

    A.手工业技术发达

    B.各民族政权交流互鉴

    C.海外贸易兴盛

    D.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 18、有人说:“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这个说法的法律依据是

    A.中俄《瑷珲条约》

    B.雅克萨之战

    C.中俄《尼布楚条约》

    D.《清朝的疆域图》

  • 19、我国台湾在元朝时名称是

    A.夷州

    B.澎湖

    C.琉球

    D.流求

  • 20、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____,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 22、和: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_____”。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____局面。

    知识点3 西夏和北宋的关系

  • 23、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繁荣: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____和杭州。经商的时间不再受到限制,出现了早市和____。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____

    (2)海外贸易:广州、__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岸。朝廷____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____,加以管理。

    (3)纸币出现:商贸的繁荣使货币交易量增长,市场上流通的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____前期,____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 24、填空题从唐至清的历代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从而有效保证了我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请在下列空中填出正确内容:

    (1)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实行_______的政策。

    (2)元朝在新疆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在西藏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在台湾地区设立_______机构进行管辖。

    (3)清朝为安定边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设置_______加强中央对台湾的管辖;册封______________,设_______大臣,颁布_______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平定_______叛乱,平定_______叛乱;设_______将军加强对新疆管辖;_______部回归祖国。

  • 25、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鉴真传授佛经地

    B.玄奘取经地

    C.唐朝都城所在地

  • 26、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代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________

  • 27、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____。清政府担心国家的____受到外国侵犯。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____

    (2)含义:严格____

    (3)表现:顺治时期,颁布“___”,严厉限制海上贸易;又强迫山东至广东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准商船、渔舟“片帆出海”。清朝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开放____、漳州等地,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限制。1757年,只开放____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____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4)影响: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____,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____

  • 28、措施:打击____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 29、宋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设立__________加以管理海外贸易: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_______”。

  • 30、清朝前期,还保留着专门由满洲贵族组成的___________。到康熙时,为了抑制满族贵族的一些权力,加强君主专制,设立了_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

    关汉卿   郾城大捷

    李时珍   《窦娥冤》

    曹雪芹   《本草纲目》

    李白   《红楼梦》

    汤显祖   诗仙

    杜甫   《牡丹亭》

    岳飞   诗圣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列举出建立下列政权的少数民族

    (1)辽_______

    (2)西夏_______

    (3)金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隋唐以来,经济进步明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分别写出图一、图二两种工具的名称?

    材料二:

    (2)材料二的各种资料反映了宋代哪些经济信息?(不少于三条)

    材料三:

     

     

    年代

    顺治8年

    康熙39年

    乾隆59年

    人口数量

    0.7亿

    1.5亿

    3.13亿

     

     

    (3)指出材料三中人口变化的趋势。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