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经济史经常要求从数据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根据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一时期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C.三大改造的成果 D.袁隆平杂交水稻的推广
2、《资治通鉴·晋纪》记载:“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该材料可用来说明古代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 )
A.目的
B.过程
C.原因
D.结果
3、下图是北魏时期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作品,字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权分立 B.制度创新 C.民族交融 D.思想解放
4、1840年,当时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发动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称为( )
A. 台州之战 B. 雅克萨之战
C. 鸦片战争 D. 八国联军华战争
5、“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对外国人来说,……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下列事件不能说明唐朝对外开放的是
A.遣唐使来华
B.玄奘西行
C.张骞出使西域
D.鉴真东渡
6、“如果罗斯福真的企图牺牲资本家阶级的利益来满足无产者阶级的利益,那么资本家就会拿别的总统来代替他。”材料说明罗斯福新政( )
A. 引起了资产阶级的不满 B. 实质上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D. 目的是保护无产阶级的利益
7、电影在20世纪成为人类主要的艺术形式。如果提到“梦幻工厂”,你自然会想到( )
A. 柏林 B. 威尼斯 C. 巴黎 D. 好莱坞
8、有学者说:“冷战结束后,追求公平正义和多边主义的价值理念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这一愿望反映出
A.不结盟成为国家关系的主流 B.多极化发展趋势得到加强
C.霸权主义被国际社会所抛弃 D.“一超多强”局面遭到削弱
9、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霸主的国家是
A.罗马
B.拜占庭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
D.亚历山大帝国
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带领人民找到的“正确革命道路”指( )
A.城市暴动,武装夺取大城市 B.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社会主义道路
11、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最后完成是在
A.东汉末年
B.隋朝中期
C.唐朝中期
D.南宋时期
12、2020年5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早在上古文明时代的古巴比伦也曾诞生过一部法典,下列有关该法典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该法典是尼罗河流域留给人类的文化遗产
B.法典颁布者是国王汉谟拉比
C.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D.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13、人民网北京2020年3月11日电: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0年3月1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意意大利外长迪马约通电话。针对意大利的新冠病毒疫情,王毅表示中国将克服困难,向意方提供口罩等医疗物资援助。这种中意友好交往的合作关系最早可追溯到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4、美国的创新在于: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美国这一政府的确立依据是
A.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B. 《权利法案》
C. 《独立宣言》 D. 《人权宣言》
15、有种外交理念认为:外交活动的宗旨不是维护和平,而是维护本国的最大利益,哪怕是以邻为壑和规划战争,下列外交史实中体现了“以邻为壑和规划战争"的是
A. 三国同盟成立 B.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C. 欧共体成立 D. 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16、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踏出夔门,打击倭寇 ② 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 保家卫国,抗美援朝
A. ①②③④ B. ③②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④①③②
17、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阿拉伯文化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A. 帝国的扩张与崛起
B.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 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D. 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18、这是北约成立以来第一次对主权国家发动的军事进攻,加强了美国的主导权以及超级大国在全世界的强权地位,但未能完全撇开联合国而结束危机,更没有实现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这次“军事进攻”指的是
A.朝鲜战争
B.古巴导弹危机
C.中东战争
D.科索沃战争
19、习近平在欧洲学院演讲时谈到“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以下思想由墨子提出来的是( )
A.民贵君轻 B.兼爱非攻 C.道法自然 D.以民为本
20、下图是明代《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局部),它描绘了万历时期南京街市三月庆春游艺活动场面。戏台搭在街道正中,街道周围的店铺酒楼也挤满了看客。整个街道成立了演出场所。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反映了南京的地方风俗习惯 B. 徽剧、京剧在街道同时上演
C. 呈现了南京的商业繁荣景象 D. 戏剧表演与欣赏充实了生活
21、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领导人________
①前期:1920年,甘地号召印度民众开展________运动
②中期:1922年,发生了农民________事件,甘地认为这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运动
③后期:1930年,甘地再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这次主要采取了不服从形式,所以又称为“________”。甘地向殖民政府提出了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法等要求。遭到拒绝后,甘地以反对食盐专卖法为突破口,带领数十名追随者步行到海边,自取________制盐。
22、从繁荣到危机:时间、开始国家、规模:________年10月下旬,________股票突然下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________及整个资本土义世界
23、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 》,以法律形式制约了国王的权利。独立战争后,美国制定了 ,确立起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24、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逐渐形成________制;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形成了________共和政体。
25、倒幕运动
(1)参与者: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成为各个阶层唾弃的对象。一部分中下级________采取“________”的策略,联合西南________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2)倒幕运动:________年1月,倒幕派武装在________发动王政复古政变,拥立16岁的________天皇亲政,强令幕府将军“________”。同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________。1869年日本首都迁到________。
26、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广大中下层民众困苦不堪,对政府的不满加剧。以_____为首的纳粹党乘机大肆活动,根据各个阶层的不同心里,进行针对性的蛊惑宣传;还利用群众对_____条约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从而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27、万隆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________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这些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________、________的共同问题。它们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28、下列哪几项措施有利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
①西周行分封制 ②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③明清时期八股取士 ④清朝设军机处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9、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全球化 | 背景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____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____的趋势加强 |
★表现 | 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____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 | |
阻碍因素 | 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 | |
世界贸易组织 | 建立 | ____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
背景 | 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 | |
职能 | 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____、解决贸易争端等 | |
★作用 | 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30、埃及的华夫脱运动:背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埃及沦为________的“保护国”,实际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②一战结束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激起埃及人民的强烈反对
31、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深远。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提到: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
材料二 臣窈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敬。国会者,君与民共论一国之政法也。盖出自三权鼎立说,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故人主与千万之国民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
材料三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所述,反映了当时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过程呈现出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社会根源。
(2)材料二中“立宪法、开国会”等观点代表资产阶级民主派的要求,为此,他们掀起了什么运动。
(3)据材料三,并回顾新文化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32、观看下面两幅图思考:
(1)图A反映了什么事件?图B反映了什么事件?
(2)就事件的性质来看,图A和图B事件有何相同之处?你怎样看待这些事件?
33、你知道当今世界经济领域的区域性集团还有哪些?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统一的第一个时期,大体上是西周到秦。西周有一个中央政权,在中国北方黄河流域的范围之内发号施令,让自己的功臣、周室宗亲等各种各样的人到东方去开辟土地。与周代的制度相比,秦汉所形成的统一否定了周的这个政治制度,但是又不是绝对否定。
--田余庆《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
(1)材料一中,西周中央政权依靠什么政治制度开发了黄河流域的东部地区?
材料二: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2)材料二中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的皇帝为巩固统一国家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三: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以元朝和清朝前期为例,说明“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有哪些?(元、明各举一例即可)
材料四:据《明史》记载,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谋反被诛杀。朱元璋认为:“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意为很快)而亡,汉、唐、宋虽有贤相,然其中多小人专权乱政。”为了解决君相之争,朱元璋对中央的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对中央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哪些“重大变革”。
材料五:张传玺在《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中说:“明朝时,考试的内容是‘四书’‘五经’考试范围必须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则写道:“这是明代考试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
(5)材料五中两人所论述的是明朝的什么制度?综合上述几则材料,概括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发展史,并分析对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