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方程x2﹣2x=0的解是( )
A. x=2 B. x=0 C. x1=0,x2=﹣2 D. x1=0,x2=2
2、如图,在中,
,
,以
为斜边向上作
,
.连接
,若
,则
的长度为( )
A.或
B.3或4 C.
或
D.2或4
3、中,
,
,
,则
的值为( )
A. B.
C.
D.
4、将三个相同的正方体搭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A.
B.
C.
D.
5、已知⊙O的半径是4,OP=3,则点P与⊙O的位置关系是( )
A.点P在圆上
B.点P在圆内
C.点P在圆外
D.不能确定
6、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是( )
A.
B.
C.
D.
7、如图,已知点A、B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x>0),y=
(x>0)的图象上,OA⊥OB,则
的值为( )
A.
B.2
C.
D.4
8、二次函数的图像如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
是
延长线上一点,连接
,交
于点
,交
于点
,那么图中相似三角形(不含全等三角形)共有( )
A.6对
B.5对
C.4对
D.3对
10、走入考场之前老师送你一句话“Wish you success”.在这句话中任选一个字母,这个字母为“s”的概率是( )
A.
B.
C.
D.
11、如果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12、如图,线段AB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为,
.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线段AB缩小后得到线段DE,若
,则端点D的坐标为______.
13、如图,把正六边形的各边依次延长一半,得到一个大正六边形,若中间正六边形的面积为,则外围大正六边形的边长是________.
14、若,且
与
的相似比为2:3,则
与
的周长之比为 .
15、已知,
,且
与
方向相同,则用向量
表示向量
为______.
16、已知的直径为6cm,点O到直线a的距离为
,则
与直线a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
17、已知二次函数y =x2 + 4x + 3.
(1)将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化为y = a (x-h)2 + k 的形式;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用描点法画出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
x | … |
|
|
|
|
| … |
y | … |
|
|
|
|
| … |
(3)观察图象,直接写出当时
的取值范围;
(4)根据(2)中的图象,写出一条该二次函数的性质.
18、解方程:.
19、如图,△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且顶点都在格点上,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
(1)在图上标出位似中心D的位置,并写出该位似中心D的坐标是 ;
(2)求△ABC与△A′B′C′的面积比.
20、小明在学习矩形这一节时知道“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由此引发他的思考,这个定理的逆命题成立吗?猜想:“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通过探究,小明发现这个猜想也成立,以下是小明的证明过程:
已知:如图1,在中,D是
边的中点,连接
,且
.
求证:为直角三角形.
证明:由条件可知,,则
,
.
又∵,
∴,即
为直角三角形.
爱动脑筋的小明发现用本学期所学知识也能证明这个结论,并想出了图2,图3两种不同的证明思路,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把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法一:如图2,延长 |
|
证法二:如图3,分别取 |
21、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且点A(-1,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D 的坐标;
(2)判断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3)点是
轴上的一个动点,
①当的值最小时,
;
②过点作
轴,交抛物线于点
,连接
,
面积的最大值为 ;
(4)为坐标轴上一点,在平面内是否存在点
,使以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矩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且过点
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求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23、如图,圆O的直径为5,在圆O上位于直径AB的异侧有定点C和动点P,已知BC∶CA=4∶3,点P在半圆弧AB上运动(不与A、B重合),过C作CP的垂线CD交PB的延长线于D点
(1)求证:AC·CD=PC·BC;
(2)当点P运动到AB弧中点时,求CD的长;
(3)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CD的面积最大?并求这个最大面积S.
24、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为方程
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