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陵水县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隐士是士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优秀的组成部分。在此必须指出的是,隐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因为隐逸思想使他们升华了人格丰富了社会价值。隐士人格的强劲的辐射力和隐逸文化的强劲的张力使任何板结顽固的社会土壤都不能不为之松动,从而为历史文化灌注新鲜。

    A. “甚至”是副词;“丰富”是形容词;“复杂的概念”“升华了人格”均是偏正短语。

    B. 凡是具有浓郁的隐逸意味的人在此都应被当作隐士来看待。”这个句子中“被当作隐士”作定语。

    C. 绝不仅仅指那些啸傲山林而不问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隐逸传统、隐逸文化。”表示并列关系。

    D. 划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该在结尾处加上“的活力”。

  • 2、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清晨7点,京张高铁始发站——北京北站内灯火通明,早早赶来的乘客和媒体记者们翘首以盼,等待见证京张高铁首发。

    B.近年来,一些青年学子进入大学之后因为远离父母管束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因学分不达标被处理时才如梦初醒,但后悔晚矣。

    C.在群众愤怒的目光注视下,敌人从容不迫地一步步走过来。

    D.关于是否将华为排除在德国5G建设之外的讨论沸沸扬扬,德国各界反复就此问题展开辩论,看得人眼花缭乱

  • 3、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冽(lǐng)            (sài)            (yíng)            锐不可(dǎng)

    B.发(bān)             裁(zhòng)        行(lǚ)               屏息声(liǎn)

    C.然(qiāo)            首(qiáo)          蓝(zhàn)            摧枯拉(xiǔ)

    D.空(lín)             刻(juān)          战(dū)               一丝不(gǒu)

  • 4、下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发现青衣江有污染,如果是普通市民,也可以提出建议。

    B. 随着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政策的落实,使全区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

    C. 利用微信平台随时记录并发现问题,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D. 新都区采取关闭、断电、停产等强制措施,坚决淘汰产能落后和环境整治无望的企业。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首句把人世喻为梦境,感叹人生的虚幻和短促,以悲愤气氛笼罩全词。词的下片首句写的眼前景,反映作者被贬后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

    B.“月明多被云妨”写的既是眼前实景,也是自然现象,还隐含作者深深的政治愤懑情绪。

    C.这首词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为中秋时所作,同样营造了清寒孤寂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胸襟

    D.这首词属于吟咏节序之作,却极富哲理,由中秋思及人生,触类以感,情深意长。“愁思”堪称“诗眼”,直接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

    【2】分析词的最后一句“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在词中的作用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在“诗词擂台”环节,你抽到下面这组题,请用诗文原句填空。

    (1)万籁此都寂,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浮云游子意,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________,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4)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6)大道之行也,________。(《礼记·大道之行也》)

    (7)《子衿》中女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的内心独白,运用夸张的手法形成了时间上的强烈反差,缠绵悱恻,婉转动人。

    (8)白居易在《卖炭翁》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卖炭老人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刻画得真切感人。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宋江带兵一打祝家庄,杨林被擒,宋江二打祝家庄,仍然失利,但活捉女将扈三娘。_______

    (2)晁盖,攻打江州,劫了法场,救下宋江,李逵活捉黄文炳,并杀了他为宋江报仇。_______

    (3)武松发配至孟州牢营,施恩与他结拜。武松痛打蒋门神,为施恩夺回酒店。______

    2A道:“洒家的须不是店上卖的白铁刀,这是宝刀。”牛二道:“怎的唤做宝刀?” A道:“第一件,砍铜剁铁,刀口不卷;第二件,吹毛得过;第三件, 。”

    答:文中的A是____________,“第三件”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做父亲

    丰子恺

    ①楼窗下的弄里远远地传来一片声音,“咿哟,咿哟”渐近渐响起来。

    ②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四个孩子同时放弃手中的笔,飞奔下楼,好像路上的一群麻雀听见了行人的脚步声而飞去一般。

    ③我刚扶起他们所带倒的凳子,拾起桌子上滚下去的铅笔,听见大门口一片呐喊:“买小鸡!买小鸡!”其中又混着哭声。连忙下楼一看,原来元草因为落伍而狂奔,在庭中跌了一跤,跌痛了膝盖不能再跑,恐怕小鸡被哥哥姐姐们买完了轮不着他,所以激烈地哭着。我扶了他走出大门口,他且跳且喊:“买小鸡!买小鸡!”泪珠跟了他的一跳一跳而从脸上滴到地上。

    ④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他们仿佛想把这些音蓄入我的身体中,希望由我的口上开出来。独有元草直接拉住了担子的绳而狂喊。

    ⑤我全无养小鸡的兴趣;而且想起了以后的种种麻烦,觉得可怕。但乡居寂寥,强迫一群孩子在看惯的几间屋子里隐居这一个星期日,似也有些残忍。我就招呼挑担的,叫他把小鸡给我们看看。

    ⑥他停下担子,揭开前面的一笼。“咿哟,咿哟”的声音忽然放大。但见一个细网的下面,蠕动着无数可爱的小鸡,好像许多活的雪球。五六个孩子蹲集在笼子的四周,一齐倾情地叫着“好来!好来!”许多小手伸入笼中,竞指一只纯白的小鸡,有的几乎要隔网捉住它。挑担的忙把盖子无情地冒上,许多“咿哟,咿哟”的雪球和一群“好来,好来”的孩子,便隔着咫尺天涯了。孩子们怅望笼子的盖,依附在我的身边,有的伸手摸我的口袋。我就向挑担的人说话:

    ⑦“小鸡卖几钱一只?”一块洋钱四只。”“这样小的,要卖二角半钱一只?可以便宜些么?”“便宜勿得,二角半钱最少了。”

    ⑧他说完,挑起担子就走。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挑担的越走得快,他们喊得越响。我摇手止住孩子们的喊声,再向挑担的问:

    ⑨“一角半钱一只卖不卖?给你六角钱买四只吧!”“没有还价!”

    ⑩他并不停步,但略微旋转头来说了这一句话,就赶紧向前面跑。“咿哟,咿哟”的声音渐渐地远起来了。

    ⑪元草的喊声就变成哭声。大的孩子锁着眉头不绝地探望挑担者的背影,又注视我的脸色。我用手掩住了元草的口,再向挑担人远远地招呼:

    ⑫“二角大洋一只,卖了吧!”“没有还价!”

    ⑬他说过便昂然前行,悠长地叫出一声“卖——小——鸡!——”其背影便在弄口的转角上消失了。我这里只留着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

    ⑭我硬拉了哭着的孩子回进门来。别的孩子也懒洋洋地跟了进来。庭中柳树正在春光中摇曳柔条,堂前的燕子正在新巢上低徊软语。我们这个刁巧的挑担者和痛哭的孩子,在这一片和平美丽的春景中很不调和啊!

    ⑮关上大门,我一面为元草揩拭眼泪,一面对孩子们说:“你们大家说‘好来!好来!’‘要买!要买!’那人便不肯让价了!”

    ⑯小的孩子听不懂我的话,继续抽噎着;大的孩子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我继续抚慰他们:“我们等一会再来买罢,隔壁大妈会喊我们的。但你们下次……”

    ⑰我不说下去了。因为下面的话是“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倘再进一步,就变成“看见好的嘴上应该说不好,想要的嘴上应该说不要”了。在这一片天真烂漫光明正大的春景中,向哪里容藏这样教导孩子的一个父亲呢?

    (注释)咫尺天涯,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像在很远的天边一样。

    1仿照示例,根据文中语句揣摩孩子的心情。

    段落

    语   句

    孩子的心情

    第②段

    一个孩子从作业簿中抬起头来,睁大眼睛倾听一会,“小鸡!小鸡!”叫了起来。”

    A

    第④段

    孩子们见我出来,转身包围了我。“买小鸡!买小鸡!”由命令变成了请愿,喊得比以前更响了。

    B

    第⑧段

    大的孩子脉脉含情地目送他,小的孩子拉住了我的衣襟而连叫“要买!要买!”

    不舍

     

    2阅读第⑥段,孩子与小鸡之间只隔着盖子,为什么父亲却觉得是“咫尺天涯”?

    3第⑭段画线句描写的春景有什么特点?作者描写这春景有什么用意?

    4关于文章结尾处“我不说下去了”,读者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父亲应该说下去”,第二种看法是“父亲不应该说下去”。你赞同哪一种看法,请简述理由。我赞同第__________种看法,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有一首小诗写道:只要春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只要生命还在,我就不会悲哀,纵使身陷茫茫沙漠,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只要明天还在,我就不会悲哀,冬雪终会悄悄融化,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请以“只要____________还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于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