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是我国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文中藤野先生最值得鲁迅敬仰的是他毫无民族偏见。
B.著名的法国作家茨威格在参观了托尔斯泰的坟墓后,把其称为“人世间最美的坟墓”。
C.《渡荆门送别》的作者是李白,他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世人称其为“诗仙”。
D.郦道元所写的《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
2、下列加点词语有误的一项( )
A.他也就诚惶诚恐地站那里。
B.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子,油光可鉴。
C.他们纷纷从外地赶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
D.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理过我。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杨礼赞》的作者是沈德鸿,字雁冰,茅盾是他的笔名,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
B.《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儒家经典。
C.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成年。课文《富贵不能淫》中“丈夫之冠”的“冠”是行冠礼的意思。
D.李清照《渔家傲》中有“蓬舟吹取三山去”一句,其中的“三山”指神话中的三座海上仙山——蓬莱、方丈、瀛洲。
4、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爸爸在部队工作,妈妈在家里任劳任怨,从不叫苦。
B.十年浩劫,致使他们夫妻分离,从此杳无信息。
C.先生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
D.笑能治病,但也要有一个限度,恰如其分。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的人,不宜大笑。
5、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蜡梅香啊蜡梅香
母亲一样的蜡梅香
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蜡梅香啊蜡梅香
【1】说说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它们有什么特点。
【2】试分析“一瓢、一张、一片、一朵”等词语的准确性。
【3】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阅读诗的第一节,我们可以联想到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___。”读诗的第三节,我们可以联想到杜甫《春望》中的诗句:“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余光中的《乡愁四韵》“无理而妙,富于别趣”,如按照生活逻辑和表达习惯,“红”不能用量词“张”来修饰,“白”不能用量词“片”来限定,“香”不能用量词“朵”来衡量。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
6、根据要求填写。
(1)乡泪客中尽,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2)白头搔更短, 。(杜甫《春望》)
(3) ,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4)闭之,则右刻 , 。(魏学洢《核舟记》)
(5)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面袍, _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朱自清《背影》)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隐喻作者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的句子是 , 。
(7)《长歌行》中阐明人生哲理的一句是 , 。
(8)《石壕吏》中官吏的残暴与老妇的悲苦形成鲜明对比的诗句是: , 。
(9)《大道之行也》中,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 。
(10)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 ”和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在这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7、《傅雷家书》中的名言很多,其中有一则是这样说的:“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学习,谈谈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
8、 梨花风起时
①祖母走后,祖父对家门口的两棵梨树,特别地上心起来。有事没事,他爱绕着它们转,给它们松土、剪枝、施肥、捉虫子,对着它们喃喃说话。
②这两棵梨树,一棵结苹果梨,又甜又脆,水分极多。一棵结木梨,口感稍逊一些,得等长熟了才能吃。我们总是等不得熟,就偷偷摘下来吃,吃得满嘴都是渣渣,不喜,全扔了。被祖母用笤帚追着打,“败家子啊,糟蹋啊,响雷要打头的啊!”祖母跺着小脚骂。
③我打小就熟悉这两棵梨树。它们生长在那里,从来不曾挪过窝。那年,我家老房子要推倒重建,父亲想挖掉它们,祖母没让,说要给我们留口吃的。结果,两棵梨树还是两棵梨树,只是越长越高了,越长越粗了。中学毕业时,我约同学去我家玩,是这么叮嘱他们的:“我家就是门口长着两棵梨树的那一家啊。”两棵梨树俨然成了我家的象征。
④我家穷,但两棵梨树,很为我们赚回一些自尊。不消说果实成熟时,逗引得村里孩子没日没夜地围着它们转。单单是清明脚下,它们一头一身的洁白,如瑶池仙子落凡尘,就足够吸人眼球。我们玩耍,掐菜花,掐桃花,掐蚕豆花,掐荠菜花,却从来不掐梨花。梨花自得太圣洁了,真正是“雪作肌肤玉作容”的,连小孩也懂得敬畏。
⑤祖母会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那是要烧给婆老太的。她一边叠纸钱,一边仰头看向梨树,嘴里念叨:“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婆老太可有得吃了。”婆老太是在我五岁那年过世的。过世前,她要吃梨,父亲跑遍了整条老街,也没找到梨。后来,我家屋前就多出两棵梨树来,是祖母用一只银镯换回栽下的。每年,梨子成熟时,祖母都挑树上长得最好的梨,给婆老太供上。我们再馋,也不能去动婆老太的梨。
⑥那时,对另一个世界,我是深信不疑的,觉得婆老太就在那个世界活着,缝补浆洗,一如生前。有空了,她会跑来看看我,摸摸我的头。特别是梨花风起,清明上坟,更是当作欢喜事来做的。坟在菜花地里,被一波一波的菜花托着。我们兄妹几个,应付式地在坟前磕两个头,就跑开去了,嬉戏打闹着,扎了风筝,在田埂道上放。
⑦祖母走后,换成祖父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祖父手脚不利索了,他慢慢叠着,一边仰头望向梨树,说:“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奶奶肯定会欢喜的。”语气酷似祖母生前。
⑧我坐在他身边,轻轻拍拍他的手背。我清楚地知道,有种消失,我无能为力。祖父突然又说:“你奶奶托梦给我,她在那边打纸牌,输了,缺钱呢。”
⑨祖母走后三年,祖父也跟着去了。他们在梨花风起时,合葬到一起。他们躺在故土的怀抱中,再不分离。
(选自《读者》2019年7月19)
【1】文章题目“梨花风起时”有何妙处?
【2】课文写了有关梨树的哪几件事?
【3】按要求品析语言。
①被祖母用笤帚追着打,“败家子啊,糟蹋啊,响雷要打头的啊!”祖母跺着小脚骂。(从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②单单是清明脚下,它们一头一身的洁白,如瑶池仙子落凡尘,就足够吸人眼球。(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9、按要求作文。
题目:做好这件小事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