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郑州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土(nián) 然(qiǎo) ##dot## 那(shà) 一丝不(gǒu)

    B.首(qiǎo) 轻(yéng) 丰(yú) 络不绝(yì)

    C.要(sài) 改(chuàn) 责(jié) 精竭虑(dān)

    D.雕(lòu) 怅(wǎng) 刻(juān) 惨绝人(huán)

  •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六要素”,很多新闻都具备这些要素。

    B.《藤野先生》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回忆在日本留学生活的一篇作品,该文选自《呐喊》。

    C.新闻的主体部分承接导语,扣住中心,用足够的材料、典型的事例展开导语中已点明的新闻事实,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

    D.《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三作家》中的一节。作者用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子/细/身体壮 不不挠/一波三

    B.谢/格 制/衣怀宝 长途涉/坚忍不

    C.延/瓜/干十足 峦叠嶂/任道远

    D.耀/琴弦 摄取/人心魄 络不绝/摇采诗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B.这架航天飞机的研制,耗时长达六年之久。

    C.看到照片后,让我想起了我们一起玩耍的时光。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池鹤(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1“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两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2说说“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二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青青子衿,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2)______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卖炭翁》)

    (3)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抒发作者虽身居漏雨屋舍仍关心天下百姓疾苦的美好感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真实地记录了众多共产党领袖。他们是: (填写字母)

    与彝族总首领歃血为盟,结为兄弟,率领红军先锋部队走过彝族区的指挥员——____________

    曾经效忠于汪精卫的武汉政府,后毅然投身共产党的“土匪头子”——____________

    远道跋涉,到北京、上海、柏林找寻共产党的革命领袖——____________

    A.贺龙  B.朱德  C.刘伯承  

    (2)《昆虫记》揭开了昆虫世界的奥秘,请结合作品选择其中一个奥秘进行探究。

    A.圆蜘蛛如何保护虫卵,体现母爱。B.金龟子为何丢下自己的工作,主动要求协作同伴运粪球。C.砂泥蜂为何用下颚抓住茎,伸展开身体并蜷缩着腿睡觉。

    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记叙文,回答小题。

    卖白菜     莫言

    ①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② “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③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④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⑤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⑥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⑦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⑧ ……

    ⑨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不时有赶集的人从我们身边超过去。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篓子落地时发出了清脆的响声,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

    ⑩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吧。”

    ⑾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问母亲:“这是谁?是你的儿子吗?”“是老小,”母亲回答了老太太的问话,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放在地上,腾出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⑿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⒀ “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母亲劝说着她。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我看着那棵被剥成了核的白菜,眼前出现了它在生长的各个阶段的模样,心中感到阵阵忧伤。

    ⒁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⒂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⒃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 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⒄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⒅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⒆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

    ⒇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21)“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22)“娘,”我哭着说:“我……”

    (23)“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24)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1第⑨段划线句子有何作用?

    2赏析小说第⑩段划线句子。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⑦段“终于挨到了集上”一句中“挨”字的含义。

    4文中⒇段划线句“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这里“最坏的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表现我此刻怎样的心理状态?

    5文中用了许多笔墨写买菜的老太太,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6母亲用实际行动教育了“我”,让“我”一生受用。结合原文内容,说说你有什么感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学校组织“庆祝建党100年”演讲比赛。请你从下面四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演讲稿。“我的梦想”“让爱永驻心中”“书香,伴我成长”“感谢您,亲爱的党”。

    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800之间。(2)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