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奔丧(sàng) 差使(chāi) 拣定(jiǎn)
B. 妥帖(tuǒ) 栅栏(zhà) 游逛(guàng)
C. 蹒跚(mǎn) 簌簌(sù) 典质(zhì)
D. 举箸(zhuó) 踌躇(chú) 惦记(diàn)
2、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焉置土石 始龀 无穷匮也
A. chěng苦于 yān哪里 chèn换牙 kùi完
B. chéng苦于 yān什么 chèng换牙 kuì完
C. chéng苦于 yān怎么 chèn换牙 kuì穷尽
D. chéng苦于 yān哪里 chèn换牙 kuì穷尽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家眷 悬殊 垂珠联龙
B.油馍 鬼裂 参差披拂
C.脑畔 箬篷 水落石出
D.煺色 雾霭 矫首昂视
4、找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
A.旅游旺季,开往名胜景点的车辆络绎不绝。
B.他说起话来惟妙惟肖,办起事来头头是道。
C.面对集体财产遭到大火的威胁,我们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D.我们要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不要盲目发展。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这首诗表达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
6、默写
(1)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2)角色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4)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万里风鹏正举。
(6)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红星照耀中国》塑造的领袖形象熠熠生辉,从下面人物中任选其一,简述斯诺对他的印象或评价。
①毛泽东 ②朱德
(2)名著中,人物形象往往包含着作者喜欢或厌恶的情感。请任选下面一部作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喜欢或厌恶的原因。
①衍太太和长妈妈(《朝花夕拾》) ②小福子和刘四爷(《骆驼祥子》)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①在陆地上,从前的奇形动物,差不多都已经灭绝了,只有少数的还遗留下来,能留到现在的大多都是一些昆虫类的动物。其中之一就是那种祈祷的螳螂,另一种则是恩布沙。
②在春天,农人们遇见恩布沙的时候,他们总以为是看到了螳螂——这个秋天的女儿了。它们外表很相像,以致人们都怀疑它们的习性也是一样的。因为它的那种异常的甲胄,会使人们想到恩布沙的生活方式甚至比螳螂要凶狠得多。但是,这种想法却错了,这个误解对恩布沙是不公平的,无调查研究的结论是靠不住的。
③尽管它们都具有一种作战的姿态,但是,恩布沙却是一个比较和平友好的动物呢!(1)把它们关在铁丝罩里,无论是半打(一打是12只,半打是6只)或者只有一对,它们没有一刻忘掉柔和的态度。
④食量大的小动物,当然是好争斗的。吃得饱的动物,把争斗当做一种消化食物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健身的方式。争强好胜,事事不让人,从来不吃亏,这是典型的弱肉强食者的特点,它从来就是见便宜就占,见利益就争,见好事就抢。螳螂一见到蝗虫立刻就会兴奋起来,于是战争就不可避免地开始了。螳螂立刻扑向蝗虫,但是蝗虫也不示弱,两者你争我斗。蝗虫用利齿欲扑向螳螂,但螳螂用它尖利的双夹给蝗虫以有力的反扑。(2)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的把它压紧。
⑤但是,节食的恩布沙是个和平的使者,它从不和邻居们争斗,也从不用做鬼的形状,去恐吓外来者。它也从不像螳螂那样,和邻居们争夺地盘。它从不突然张开翅膀,也不像毒蛇那样作喷气、吐舌状。它从来也不吃掉自己的兄弟姐妹。更不像螳螂那样,吞食自己的丈夫。这种惨无人道的事情,它是从来不做的。
⑥这两种昆虫的器官,是完全一样的。所以这种性格上的不同,与身体的形状无关,与其外表也无关。或许可以说是由于食物的差异而造成的。
⑦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淳朴的生活总可以使性格变得温和一些,随和一些。但是,自奉太厚了,就要开始残忍起来。贪食者吃肉又饮酒——这是野性勃发的普遍原因——从不能像自制的隐士一样温和平静。它是吃些面包,在牛奶里浸浸,这样简单的生活。它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昆虫,它是平和、温柔、和善的。而螳螂则是十足的贪食者。
⑧这两种昆虫有完全相同的形状,想来一定也有同样的生活需要,而为什么,一种如此的贪食,而另一种又如此有节制呢?它们在态度方面,如同别的昆虫已经告诉我们的一样,嗜好和习性并不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形状以及身体结构,而是在决定物质的定律方面,还有决定本能的定律存在。
【1】以上文段出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请列举出《昆虫记》其它章节中的一种动物,并说出它的生活习性。
【2】根据提示,赏析画线句子。
(1)把它们关在铁丝罩里,无论是半打(一打是12只,半打是6只)或者只有一对,它们没有一刻忘掉柔和的态度。(从说明方法角度)
(2)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的把它压紧。(从语言技巧角度)
【3】有人说法布尔的《昆虫记》“以人性观照虫性,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充满睿智哲思”,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昆虫记》的阅读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专题探究是名著阅读的有效方式,请你为《昆虫记》设计一个阅读探究专题。
示例:跟着法布尔学观察。
9、校园里的一棵树、一盏灯,一张海报……一直默默关注着校园里发生的一切,还发现了许多令人惊喜的小秘密。假如你就是校园中的这一景或一物,你会有哪些奇妙的经历……请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纸上。(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在600-800之间。(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