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左右,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B.这些名人的故事告诉我们,是否勤奋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
C.经过阿长的努力,使我如愿以偿得到了《山海经》。
D.张老师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孩子们。
2、下列有关毛泽东的四件事,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带领红军成功到达陕北 ②欣然接受斯诺的采访
③在井冈山组织秋收起义 ④父亲同意毛泽东单腿磕头后不再打他
A.④①③②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B.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子夜》《林家铺子》《四世同堂》等。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D.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我校在第一时间紧急动员,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相关校领导为副组长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启动防控工作。
B.《永久的生命》选自《严文井选集》,作者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
C.阅读了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后,使我感知到了富有哲理的语言,了解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看法。
D.《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罗素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5、阅读《使至塞上》,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前线情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C.“直”“圆”两字精练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色。
D.“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
【2】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示的画面。
6、请用正楷字,笔画清晰地用课文原句填空。
(1)将所要求默写的内容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行到水穷处,。(王维《终南别业》)
(2)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3)……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 。(鲁迅《风筝》)
(4)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
(5) ?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
(6)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中饱含了词人浓浓的乡思和愁绪的词句是:“ , ”。
(7)秋瑾的《满江红》中表现词人不为世俗理解,生活常受折磨的词句是:“ ? 。”
7、阅读《傅雷家书》的节选部分,完成小题。
聪:我们天天计算,假定二十二日给你发信,昨天就该收到;假定二十三日发,今天也应到了。奇怪,怎么二十日给奖,你二十三日还没寄来家信呢?迟迟无消息,我又要担心你不要紧张过度,身体不舒服吧?自从一月二十五日收到你第十信(你是一月十六日发的)以后,两个月零一星期,没有你只字片纸,我们却给了你七封信。
我知道你忙,可是你也知道我未尝不忙,至少也和你一样忙。我近七八个月身体大衰,跌胶后已有两个半月,腿力尚未恢复,腰部疼痛更是厉害。但我仍硬撑着工作,译莫扎特,给你写信都是拿休息时间,忍着腰痛来做的。孩子,你为什么老叫人牵肠挂肚呢?预算你的信该到的时期,一天不到,我们精神上就一天不得安定。
我们又猜想,也许马思聪先生回来,可能带信来,但他究竟何时离开华沙?假定二十五日以后离波,难道你也要等到那时才给我们写信吗?照片及其他文件简报等等,因为厚重,交马先生带当然很好,省却很多航空邮费。但报告比赛详情的信总不会那么迟才动笔吧?要说音乐会,最早也得与比赛相隔一个星期,那你也不至于比赛完了,又忙得无暇写信。那又究竟是什么道理呢?难道两个多月不写家信这件事,对你不是一件精神负担吗?难道你真的身子不舒服吗?我历来问你讨家信、就像讨情一般。你该了解你爸爸的脾气,别为了写信的事叫他多受屈辱,好不好?
四月一日晚
【1】请简要概括这封信表述的主要内容。
【2】节选文本第二段反映了傅雷______、_____的特点。
8、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另一条路
【美】蕾切尔·卡森
①现在,我们正站在两条道路的交叉口上。这两条道路完全不一样。我们长期以来一直行驶的这条道路使人容易错认为是一条舒适的、平坦的、超级公路,我们能在上面高速前进。实际上,在这条路的终点却有灾难在等待着。这条路的另一条岔路——一条“人迹罕至”的岔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自己的地球。
②其实,我们在化学方式之外,还可以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来控制昆虫。在这些方法中,一些已经付诸应用并且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另外一些正处于实验室试验的阶段,此外还有一些只是作为一个设想存在于富于想象力的科学家的头脑之中,在等待时机投入试验。所有这些办法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它们都是生物学的解决办法。
③这些新的方法中有一些非常有吸引力,其试图让昆虫自相残杀,也就是借昆虫自身的力量来毁灭它们的同类。这其中最令惊叹的就是美国农业部昆虫研究所的负责人爱德华•尼普林博士和他同事共同研发的“雄蚊绝育”技术。
④约在二十五年前,尼普林博士由于提出了一种控制昆虫的独特方法而使他的同事们大吃一惊。他提出一个理论:如果有可能使很大数量的昆虫不育,并把它们释放出去,使这些不育的雄性昆虫在特定情况下去与正常的野生雄性昆虫竞争取胜,那么,通过反复地释放不育雄虫,就可能产生无法孵出的卵,于是这个种群就灭绝了。
⑤不过,这些都是室内实验,离实际应用还很遥远。在一九五〇年前后,尼普林博士开始做出极大努力,将昆虫的不育性变成一种武器来消灭美国南部家畜的主要害虫——旋丽蝇。这种蝇将卵产在所有流血受伤动物的外露伤口上。孵出的幼虫是一种寄生虫,靠宿主的肉体为食。一头成熟的小公牛可以因严重感染,十天内死去,在美国因此而损失的牲畜价值估计每年达四千万美元。得克萨斯州某些区域鹿的稀少就是由于这种旋丽蝇幼虫。在一九三三年前后,它们意外地进入了佛罗里达州,那儿的气候允许它们活过冬天并建立种群。它们甚而推进到亚拉巴马州南部和佐治亚州,于是东南部各州的家畜业很快就受到每年高达二千万美元的损失。
⑥一九五四年,在佛罗里达岛上进行了一些预备性现场实验之后,尼普林博士准备去进行更大范围的试验以验证他的理论。为此,与荷兰政府达成协议,尼普林到了加勒比海中的一个与大陆至少相隔五十海里的库拉索岛上。一九五四年八月开始实验,在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农业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和经过不育处理的旋丽蝇被空运到库拉索岛,并在那儿以每星期四百平方英里的速度由飞机洒放出去。产在实验公羊身上的卵群数量几乎是马上就开始减少了。仅仅在这种撒虫行动开始之后的七个星期内,所有产下的卵都变成不育性的了。很快就再也找不到不管是不育的或正常的卵群了。旋丽蝇确实已从库拉索岛上被根除了。
⑦尼普林博士指出,有效的化学昆虫不育剂“可能会很轻易地凌驾于最好的现有杀虫剂之上”。谁能想象这一情况,一个有一百万只昆虫的群体每过一代就增加五倍。如果一种杀虫剂以杀死每一代昆虫的百分之九十,那么第三代以后还留有十二点五万只昆虫。与之相比,一种引起百分之九十昆虫不育的化学物质在第三代只可能留下一百二十五只昆虫。
⑧征讨旋丽蝇的辉煌胜利激发起将这种方法应用于其他昆虫的巨大兴趣。当然,并非所有昆虫都是这种技术的合适对象,这种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对昆虫生活史的详情细节、种群密度和对放射性的反应的认识。英国人已进行了试验,希望这种方法能用于消灭罗得西亚的萃萃蝇。萃萃蝇的习性很不同于那些旋丽蝇,虽然萃萃蝇能在放射性作用下变得不能生育,但要应用这种方法还要首先解决一些技术上的困难。
⑨在当前研究中还有一些很有意义的路子,即利用昆虫本身的生活特征来创造消灭昆虫的武器。昆虫自己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毒液、引诱剂和驱避剂。这些分泌物的化学本质又是什么呢?我们能否将它们作为有选择性的杀虫剂来使用呢?康奈尔大学和其他地方的科学家正在试图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
(选自上海译文出版社,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约在一九五〇年,尼普林博士开始研究将昆虫的不育性变成一种武器来消灭美国南部家畜的主要害虫——旋丽蝇。
B.尼普林博士认为有效的化学昆虫不育剂“会很轻易地凌驾于最好的现有杀虫剂之上”。绝育技术可以适用于很多种昆虫,英国就利用这一技术来对付萃萃蝇。
C.在消灭旋丽蝇的战斗中获得辉煌胜利,让人们对于用相同的方法来对抗其他昆虫这一想法生出了极大的兴趣,希望这种方法也能给昆虫防治带来了新的思路。
D.昆虫自己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毒液、引诱剂和驱避剂,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能否将它们作为有选择性的杀虫剂来使用。
【2】阅读选文,按括号中的要求答题。
(1)产在实验公羊身上的卵群数量几乎是马上就开始减少了。仅仅在这种撒虫行动开始之后的七个星期内,所有产下的卵都变成不育性的了。(“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2)与之相比,一种引起百分之九十昆虫不育的化学物质在第三代只可能留下一百二十五只昆虫。(这句话把杀虫剂与不育的化学物质相比较有什么作用?)
【3】阅读下列链接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时间 | 基本情况 |
1939年 | 瑞士化学家米勒发现DDT及其毒性 |
二战时 | 美国军队中,疟疾病人多达一百万,特效药金鸡纳供不应求。后来,有赖于DDT消灭了蚊子,疟疾才得到有效的控制。 |
1958年 | 女作家蕾切尔·卡森接到一封朋友的来信。信中写道,一架喷洒DDT的飞机飞过她的私人禽鸟保护区上空,结果她的许多鸟儿都死了,卡森逐渐“意识到必须写一本书”,并立即着手写作。 |
1962年2月 | 1962年,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出版,该书以严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表明DDT破坏了生物链,使人患上慢性白血球增多症和各种癌症。 |
1972年 | DDT正式在美国被禁止使用。 |
DDT的应用和被禁止折射着人类对科学认识的变化。结合材料和作品相关内容谈谈你对“科学”的认识。
【4】选文希冀从虫性出发,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昆虫记》则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人生,如把螳螂比作心理学家,把萤火虫比作技艺高超的麻醉师。请你联系《昆虫记》,说说法布尔为什么会把萤火虫比作技艺高超的麻醉师。
9、作文
题目:因为有你
作文要求:
(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其它文体不限。
(3)不少于500字。
(4)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所在学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