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敌人的最后一道防线。
B.王刚的文章大胆针对时弊,振聋发聩,受到人们的好评。
C.这篇文章故事情节抑扬顿挫,将读者带到丰富多彩的意境之中。
D.这座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长虹饮涧 不容质疑 巧妙绝伦 诚惶诚恐
B.得道多助 惨绝人寰 无动于衷 张目接舌
C.振聋发聩 连绵不断 摧枯拉朽 一丝不苟
D.油光可见 翻来覆去 颔首低眉 殚精竭虑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为有效预防和遏止酒后驾车的危险发生,近期,香洲区法院集中公开开庭审理了多起危险驾驶案。
B.泰戈尔在《飞鸟集》里这样写道: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
C.同学们用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又充满热情的朗诵表达了自己爱家、爱校、爱党、爱国的深切感受。
D.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某村以“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药菊产业。
4、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D.亦若是则已矣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由小径写到山色,由近及远描摹了绿草如茵,烂漫的野花在阳光下更显得繁茂艳丽的图画。
B.颔联用“纵横”与“高下”相对,经纬交错,构成了一幅谐和匀称的画面,由此可见自由宁静气氛。
C.尾联写自己的感受,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桃源生活的向往之情。
D.全诗以含蓄隽永之语描摹自然宜人之景,与陶渊明诗的风格相近。
【2】请从表现手法上对颈联作一赏析。
6、默写填空。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4)《饮酒<其五>》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贺《雁门太守行》声色两面勾画一幅激烈战斗场面渲染沉重紧张肃杀氛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一次主题为“走进名著”的知识竞赛中,某同学要回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的相关 问题,请帮助他完成下列各题。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
【2】下面有关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革命者在斗争中百炼成钢,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一个重要主题。
B.小说告诉人们,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保尔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
D.小说主人公以爱憎分明的立场、崇高的风貌、高昂的激情、奇迹般的生命活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谱写着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壮丽诗篇。
【3】火车上,有位青年正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乘客据此推断道:“你在炼钢厂工作吧?”这个笑话说明了某些人对文学名著的无知。请你简要介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
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为剔墨纱灯,又名“宫灯”,距今有300余年历史,是安徽省知名的传统工艺品,为皖地八大特产之一。无为纱灯是在借鉴历代流行的蔑扎、纸糊、染色“彩灯”基础上,集木工、雕工、漆工和绘画艺术为一体,经过加工,成型,油漆、绘画等工艺制作而成。纱灯框架取檀木或红椿,并用龙头、风头、象鼻,虎脚等装饰。经多次革故鼎新,灯璧摒弃原来的色纸和的选用薄似烨翼的丝质绢纱,绘以花卉、山水、人物等形象,纱灯还采用剔墨工艺和点眼手法,画面人物眼晴,在烛光穿射下频频闪眨,栩栩如生,遂形成了精美的无为剔墨纱灯。
无为剔墨纱灯凭借其制作工艺入选安徽省省级非遗名录,多次参加国家级非遗传统技艺大展并获奖。2012年在黄山参加“首届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获“金奖”,2013年又选送一对送往中南海珍藏。
材料二: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美术形式,它以通俗的绘画语言表达了人们喜庆的审美情趣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用来祈福消灾的,随着绘画技艺的不断普及和表现形式的不断丰富,年画逐漸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装饰品,进而成为一种民间绘画艺术。
年画不仅是春节时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更是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其中时事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各地年画中,潍坊杨家埠木板年画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收藏成为时尚的今天,年画也以其浓都的装饰性和观赏性,成为收藏者们趋之若的热门藏品,在我国传统年画中,以下五类最值得收藏:一为神像,以门神最为常见,还有财神、八仙四为戏曲故事,如《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西厢记》中的红娘传书等;五为市井风俗,如春游图、赛龙舟等,这些年画题材丰富,画面或质朴可爱或精致生动,或粗犷豪放或雍容典雅,彰显着我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材料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突出的是非物质的属性,更多的是强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品质。
【1】无为剔墨纱灯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材料一,请你说一说“文化”二字在无为剔墨纱灯制作上是如何体现的?
【2】阅读材料二,谈一谈中国“年画”的发展历程以及年画在民间的作用。
【3】下列关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为剔墨纱灯的得名是因为它采用剔墨制作工艺,且灯壁采用薄如蝉翼的丝质绢纱制成。
B.在介绍年画成为热门藏品那一段里,主要采用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C.无为剔墨纱灯和年画都可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它们都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是人民群众世代相承的一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D.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特点是活态流变,它不依赖于物质形态而存在当今。
【4】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已经出现后继无人的局面,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如果我们县有关部门就无为剔墨纱灯这一“非遗”的宣传和传承征询意见,你会提出哪些建议?
9、请以“落满阳光的记忆”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