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凛冽(lǐng) 要塞(sài) 轻盈(yínɡ) 锐不可当(dǎng)
B.戾天(lì) 镌刻(juān) 缥碧(piǎo) 一丝不苟(gǒu)
C.悄然(qiāo) 翘首(qiáo) 湛蓝(zhàn) 摧枯拉朽(xiǔ)
D.凌波(lín) 沙堤(dī) 督战(dū) 诺贝尔奖(nuò)
2、下面画线句中,有语病的一处是( )
(A)情感价值教育是指对青少年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家杜成认为这一方面的学习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因为这是自我成长的基础,(B)是青少年在未来应对生活历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环境的基础。早在上世纪90年代,(C)我国就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了情感价值教育的重要性,(D)但是由于学校和家庭太过重视学业成绩,情感价值教育从目前来看是极为缺失的。
A.A
B.B
C.C
D.D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人们常把“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称为新闻的“六要素”,很多新闻都具备这些要素。
B.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其中导语部分集中讲述最重要的新闻事实。
C.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D.《三峡》选自《水经注校证》,作者郦道元,明朝地理学家。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年,《中国诗词大会》卷土重来,再次带领大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B.施工现场,机器声震耳欲聋,工人们夜以继日。短短十天,一所高规格的传染病医院就横空出世。
C.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对社会的引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D.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以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5、满江红
秋 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这首词的上片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片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语言和感情两个角度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6、根据提示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__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__________________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3)_______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______。(曹植《梁甫行》)
(4)杜牧在《赤壁》中逆向大胆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假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和关注点,都是选择性阅读的根据。临近期末,小文发现同桌小羽容易焦虑,尤其害怕考试。小文想从以下名著中推荐一封信给小羽以缓解焦虑,你觉得哪一封信合适?请说明理由。
《傅雷家书》 1954年6月24日的信:一切事情都要做得妥帖 1954年10月2日的信:我们只求心理平衡 1955年5月16日的信:越是心平气和,越有成绩 1955年12月11日的信: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 1964年3月1日的信:一个人的成长往往是不自觉的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目录 一、谈读书 二、谈动 三、谈静 五、谈十字街头 九、谈情与理 |
【示例】推荐《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的“谈动”这封信。理由:朱光潜列举了自己和陶侃利用“动”解忧愁的故事,阐述了从“动”中我们可以寻出无限快感的观点。由此告诉小文可以通过运动的形式来缓解自己的焦虑。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生 命 赋
孙荪
①我常常在大自然中看到种种生命的奇观。
②挺拔的巨树,葱茂的森林,绿色的草原,成熟的庄稼,盛开的鲜花,望着它们,或徜徉其中,那种洋溢着的博大的生命力,常常催发我爆发我的生命激情,在体内蔓延,奔涌,激荡。
③但是,有一些更细微更不显眼的现象,往往特别作用于我的心尖和神经末梢,引起我异常深刻的震颤。
④早春,当冰尚未完全消融、万物尚未苏醒的时候,柳树的枝条还是铁灰色,可如小米粒般的新芽已经顶着严寒冒出来。它就是报春的最早的使者,万木峥嵘的自然之春就是从它开始的。
⑤当柳芽发出不久,在棉花地里,可以看见棉芽冲破柔韧的壳子,一个个钻出地面,遍地都写着两个字:突破。
⑥麦收过后,麦地里新播种的大豆,不几天工夫,从薄薄的透明的外衣中露出茁壮的一点胚芽,探头顶破地表,满地像是用五线谱写成的生命第一乐章。它预示着,也开始演奏着一部生命交响乐:活泼泼的胖乎乎的豆苗,无边无际的宜人眼目的豆绿色波浪,成熟的金黄色的小山。
⑦我害怕见花蕾。特别是那种已露出一点亮色,将要绽开的花蕾。我一看见它,就如痴如醉,就完全被它吸引,不顾一切地去做生命瑰丽峰巅的想像:经过长久的默默经营、吮吸、积累,所蓄积的全部精华、神采、光辉,就要在一刹那间展现,这是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恰如刚刚构思好一篇十分得意的文章,将要展纸挥笔的当口,也恰如自己崇拜的球员,在终场前得到一个绝佳的射门机会,即将起脚攻入致胜一球的那一刻,我有时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⑧我还有一个执拗的习惯:好在贫瘠的荒凉的山间沙漠流连。岩间石缝中生长的斑痕累累千扭百弯的怪柏奇松,荒漠中的一株或一丛“沙打旺”或骆驼草,石板上的一片黄绿浅灰的苔藓,我都向它们注目。这些景象剥落了我热烈的情感,凸现出严峻的理性,它们并不可怜,我是敬仰它们!
⑨这是怎样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它们全都生长得很顽强,很自信,很精神!外在的温度、湿度、肥沃度等条件,对它们都不重要;它们几乎全靠自己内在的生命力。如果条件再恶劣一点,别的茂盛的生命可能化为死亡的尘埃,而它们却能依然故我,生机盎然;如果条件好一点,那它们该是一副怎样的葱茂!
⑩还有比生命现象更瑰丽更丰富的吗?
⑾有幸获得一次生命,就让生命庄严地展示吧。
【1】文章④至⑦段所写的“细微不显眼的事物”,具体有哪些事物?
【2】文章第⑦段“我害怕见花蕾”这句话中,“害怕”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3】第⑧段中,对奇松怪柏、苔藓、骆驼草等,作者为什么说“它们并不可怜,我应该敬仰它们”?
【4】文末“有幸获得一次生命,就让生命庄严地展示吧”对你有什么启示?
9、作文
请以“收获的季节”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