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岳阳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红色文化就像一部大书,深厚隽永。光阴疾走,引领人心的红色文化历经淘洗、光彩粲然。传承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 ,是当今一代人的责任。

    ①培厚文化底蕴 ②品味红色记忆 ③丰富时代内涵 ④感悟峥嵘岁月

    A.①④③②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②④③①

  • 2、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 《马说》、《陋室铭》中,“说”“铭”都是表示古代的一种文体。“说”是叙事兼议论,“铭”一般是用韵的。

    B. 高尔基的《海燕》运用了象征手法,而茅盾的《白杨礼赞》没有运用象征手法。

    C. 《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竺可桢写的一篇科普说明文。

    D. 《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的感情由悲痛焦虑变为宁静喜悦,最后昂扬奋发,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体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别人记叙;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B.消息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后两部分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C.“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句话强调了我国石拱桥分布范围广,去掉“几乎”一词,语义没有什么变化,也与实际符合。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一般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

  • 4、下列有关《昆虫记》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B.蝉是聋子,听不到任何声音。蝉家族的祸害是纳。

    C.螳螂突出的优点是能够建造十分精美的巢穴,螳螂只捕食其他昆虫。

    D.《昆虫记》中,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短身燕尼礼服。法布尔称赞黄蜂的建筑才能,认为在这一点上它远胜于卢浮宫的建筑艺术智慧。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古人评论这首词的下阕(片),说第一句有三个词用得好,你认为是哪三个词?它流露作者怎样的心情?

    2以下对本词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词中表达了陆游始终想收复中原失地的抱负。

    B. 上阙抒发了自己空有雄心壮志却又无所成就的感慨。

    C. 词人表达了人生终将年华老去的无奈感怀。

    D. 上阕借用班超投笔从戎“以求封侯”的典故。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填空。

    (1)相顾无相识,______。(王绩《野望》)

    (2)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烽火连三月,______。(杜甫《春望》)

    (4)常记溪亭日暮,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以“(5)____________”写俯仰之间悠然自得,天人合一的境界,令人神往。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大笔渲染“(6)____________”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表现战争的惨烈;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在船移景换之时,也给读者呈现了一副辽远无际的原野:“(7)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下面是《傅雷家书》的一篇,请完成以下任务:

    ①从行文语言表达的角度考虑,填入文中横线处的应是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

    A、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B、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②从“两代人如何相处”的话题关注这篇家书,请你以旁批的形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思考或感受。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到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给人生加一道花的篱笆

    王继颖

    ①盛夏,全家去吉林省大山深处探访亲戚,迷了几次路才找到他所在的小村庄。村外一家又一家石头加工场白烟升腾、机器轰鸣。村里房屋低矮,住户稀疏,才下过雨,蜿蜒的土路泥泞不堪……

    ②归来之后,却常常记起那个小村庄,因为亲戚邻居那灿烂的笑脸,因为他家那道鲜花盛开的篱笆。亲戚邻居是个中等身材、五六十岁的男人,他家院落并不宽敞,院子东、西面是别家的石墙。院子北面,繁花似锦的各色六月菊,密密麻麻,交织成两道五彩缤纷的花篱笆;两道花篱间,藤条弯成的月亮门,缠绕着凌霄的绿叶红喇叭;月亮门向外的路两边,妖娆着数不清的粉紫大丽花。繁枝茂叶的绿背景,烘托出成千上万朵绚丽的花。主人大概常浇水喷洗,所有的花,都清丽明净,如刚沐浴过的婀娜女子。

    ③邂逅这么多美艳动人的花,我欣喜地驻足,看不够,就用手机拍。一张笑脸从月亮门里迎出来,朴素、热情又亲切:你们是远道来的吧,去老钱家?他指着近旁一户人家。

    ④我的心全在花上:这么多花儿,太漂亮啦!全是您养的?

    是啊,每年都养,习惯了。花儿也一年比一年好看。要是喜欢,走的时候捡大朵的,摘些带回去——哪朵好看,尽管摘,回去插花瓶里,也能开几天。男人语调不高,温和的声音里透着欣喜。他含笑看花的眼神,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丽的女儿。

    ⑥我没带走一朵花儿,我不愿带走一朵花儿。那绚丽缤纷的花儿,洋溢着美丽温和的芬芳,应该绽放在枝头,而不是萎谢在瓶中。虽生活在石粉包围的僻远山村,因为这鲜花盛开的明媚篱笆,男人平凡的日子和生命,一定不缺少希望和滋味儿。

    ⑦归路上,我们绕道丹东,坐船游鸭绿江。在中朝交界的水域,皮肤黝黑的朝鲜老乡驾着简陋的小船靠近游艇,售卖烟酒等物品。交易结束,朝鲜老乡望着游客们,指指自己的嘴和肚子。导游解释,他饿了,哪位游客有吃的喝的,可以送他一点儿。游艇上很快伸出两只纤细白嫩的手,那是一双年轻女子的手,左手一袋煎饼,右手两只鸡蛋。女子的身姿和脸庞隐在人丛中,却不妨碍她那双送出关切的手定格成永恒的镜头。

    ⑧这女子关切之手送出的善意,宛如大山深处鲜花的篱笆。鲜花的篱笆,又与一段视频关联起来。那是几年前一个文艺节目的片段。拾荒歌者幼小丧父,少年外出打工,因贫穷和知识贫乏找不到正式工作,除了打零工,更多是在城市的垃圾桶前翻找生活。常夜露宿街头的他,到中年还未成家,甚至不知自己确切的年龄。他却一直热爱读书和唱歌,热心照顾朋友的家人。在节目中,他怀着梦想倾情献唱,眼神干净,歌声纯粹。我一直相信,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东西,我也想成为其中一部分。他的善良和执著编织出的也是一道花的篱笆。我们无法洞悉拾荒歌者的人生,在视频里邂逅,却被深深感染,一下子沉静下来,对世界多了敬畏之心。

    ⑨白驹过隙,忙忙碌碌间,除了至亲好友,我们很难走进更多人生命的院落,也难以邀请更多人走进我们生命的居所。然而,作为世间众生,我们却可以以美好的情趣、温暖的善意,以热爱和执著等,为生命加一道花的篱笆,让路过我们生命的人,分享一片明丽,一缕馨香。

    【1】本文一共写了三件事,请按照下列提示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拾荒歌者怀揣梦想倾情献唱。

    【2】第①段面线句子写出亲戚所在村庄怎样的特点?这个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村外一家又一家石头加工场白烟升腾、机器轰鸣。村里房屋低矮,住户稀疏,才下过雨,蜿蜒的土路泥泞不堪……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的句子。

    他含笑看花的眼神,像是在看自己的一群美丽的女儿。

    【4】选文第⑥段中,“我”为何“不愿带走一朵花儿”?请用原文回答。

    【5】本文标题“给人生加一道花的篱笆”含义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作文

    教育部日前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劳动课程完全独立出来,设置十个任务群,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我们在生活中也会从事一些劳动,或者看到过别人劳动的样子,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美的。

    请以“劳动的样子真美”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有具体事件,有具体情节;②字数不少于700字;③至少分为5段;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