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台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山涧滑下的溪水撞上两边的崖壁,迸溅出一串串晶莹的水花。

    B.西斜的落日映入园中,这片葱郁的园林山水显得更加幽寂

    C.屠夫一刀捅向奋力挣扎的牲口,那画面真是血气方刚

    D.年轻人就该用一往无前的勇气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

  •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 )

    A.2020年2月15日,济宁迎来降雪天气,雪后的孟庙银装素裏,静谧如画!

    B.家乡的那片山坡绿树成荫,花枝招展,引来各种鸟儿在此欢唱。

    C.我佩服《荒野求生》的男主角贝尔,因为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他不以为然,总能面对困难。

    D.知识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只要你锲而不舍地追求,就能拥有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经济不景气,我劝你安心工作,不要见异思迁了。

    B.他的吝啬是出了名的,已经到了不毛之地

    C.因为同学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同,努力的程度不同,所以学业水平也参差不齐

    D.在大是大非面前,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随声附和,要有自己的主见。

  • 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由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穿井得一人》就选自此书。

    B.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本学期学习的《诫子书》是他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饱含期待。

    C.鲁迅在《五猖会》中,回忆儿时因为最终也没能背出《鉴略》被父亲惩罚,遗憾地错过了期盼已久的庙会。

    D.《西游记》是一部有趣的小说,围绕唐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讲述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

  •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之分,“令尊”“赐教”“高朋”属于尊称;“愚兄”“家严”“敝人”属于谦称。

    B.“青年”“担心”“纯粹”“千米”这四个词语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C.安徒生是深受读者喜爱的丹麦作家,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

    D.古代有许多特定的年龄称谓,如“知天命”是指五十岁;“耳顺”是指六十岁。

  • 6、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táo)   (shuāng)   (kǎn)   气冲牛(dóu)

    B. 纷(jiū)       (zhuì)     赤(kē)     痛绝(è)

    C. 红(yān)       问(jié)  (zuò)   流离(fèi)

    D. 补(jiào)   育(bǔ)     (qì)     心有灵(xī)

  • 7、下文中有的句子是病句,请你选出修改不当的一项是(    

    上了初中,我才渐渐感到:①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课是关键。②上课时只有集中注意力,就能把握重点,攻破难点。③以前,有时老师讲到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我上课常搞小动作,思想开小差。④身在课堂,心在操场,可能学不好功课。

    A. ①句删去“是否”

    B. ②句“就”改为“才”

    C. ③句“思想开小差”与“搞小动作”对调

    D. ④句“可能”改为“必定”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

    南阳杨二相公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选自袁枚《卖蒜叟》)

    【注释】①揶揄:出言嘲笑、讽剌。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但微( )          (2)南阳杨二相公于拳术( )

    (3)老人自于树( )   (4)见杨双膝跪地( )

    【2】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B.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C.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D.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

    【3】把甲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2)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

    【4】卖油翁和卖蒜叟都身怀绝技,作者写这两个人各有什么用意?请简要说明。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请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

    100个寂寞的气球

    张军霞

    ①周末,阳光明媚,公园里三三两两的游人带着孩子在玩。假山那边,有人支起铁架子,挂上很多气球,顾客只要用飞镖扎中一定数目的气球,就能得到相应的奖品,这是一种大人和孩子都喜欢玩的游戏。

    ②假山的另一侧,一位八九岁模样的小男孩,正将一堆气球串起来,挂在假山边的石头上,还在地上摆了好几样奖品,有乒乓球、毽子和圆珠笔。原来,这个小家伙在模仿别人做生意赚钱呢。

    ③男孩挂好气球,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坐到路边的石头上休息。他的眼睛,一会儿瞅瞅气球,一会儿又看看路过的行人。坐了不到两分钟,他又站起来,将被风吹歪了的气球扶正,还调整了奖品的位置,努力让它们摆得好看一点。

    ④每当有行人路过,男孩立刻变得紧张起来,他站起来,目光跟随着行人的步伐,恨不能伸手拉住对方,让他光顾游戏摊。行人最终没有停下,男孩就重新坐回石头上,脸上写满失望。过了好一会儿,原本晴朗的天空飘来了几片乌云,感觉就要下雨了,游人都往公园外走。男孩看着人们匆匆离开,着急得小脸通红,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原来,他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来这100个气球摆摊挣钱,可为什么没人来玩呢?

    ⑤就在这时,两个小男孩匆匆跑过来,塞给男孩两张10元的纸币,大声嚷着:“我们要玩扎气球!”他们拿起飞镖,嗖嗖地扎了起来,有的没扎中,也有的扎中了,然后又胡乱地拿起男孩递过来的奖品,笑着跑开了。

    ⑥豆大的雨点开始降落,男孩手忙脚乱地收起摊子,跑到公园对面的超市,扑向一个熟悉而亲切的身影。“妈妈,妈妈,我买气球和奖品花了10块钱,卖出去20块,赚到了10块钱呢!”他拉起妈妈往超市里走:“我们去买东西!”男孩带妈妈走到饰品专柜,指着一个蓝色的发夹,神气地说:“我要买它!”男孩拿出钱付款,然后把发夹递给妈妈:“送给你的生日礼物!”

    ⑦“你不是说要赚钱买机器人吗?”妈妈不解地问。“骗你的哦!”小男孩得意地说。

    ③妈妈也笑了,男孩不知道的是,妈妈刚才也“骗”了他一把,公园里那两个小孩,是拿了她给的钱才去扎气球的。

    ⑨这个小男孩是我的儿子,我是一个幸福的妈妈。

      (选自《家庭教育》)

    1本文写到了哪两个与“骗”有关的事件,请你概括它们的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母子的“互骗”,让我们想起《皇帝的新装》里的人人相骗。虽然也是骗局,本文的内容却让读者对文中妈妈的“幸福”有了同喜同乐的感受,这是为什么呢?

    3第④段文字细致而有序地表现了男孩的情绪变化,依次是:紧张→口口→口口。(每框填一字)

  • 11、说说课文第2段中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任选一题作文。

    风筝欣喜于自己飞得如此高,突觉不能再升高了,原来主人不再放开手中线。风筝说为何抓住我不放?若你再松一点,我不就可以飞得更高吗?它就挣扎着往上再飞,结果线断了,翻了个大筋斗,风筝坠落在树上,此时的它面目全非了。

    我们的成长,与师长的教诲、父母的唠叨、亲朋好友的勉励,是分不开的。他们不是限制你的自由,而是让你能安全地飞得更高。但若脱离慈绳爱索,就成了危险的自由了,坠落是很可怕的。

    (1)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体会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主题,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请以“我长大了”为题,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语言通顺,中心突出;②联系实际生活,抒发真情实感;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