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名著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中《五猖会》一文描述了“我”儿时要去观看五猖会的兴奋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无奈和厌烦。
B.“人类”和“人”这组同义词存在集体和个体的不同;“散步”和“溜达”存在语体风格的差异,前者口语色彩较浓,后者书面色彩较浓。
C.史铁生,散文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非同常人的经历和对生命的深沉思考,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气质。
D.宿,有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由此可知,宿儒指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宿将指导久经战阵的指挥官。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朱自清先生的精彩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春天图画。
B.我看到树木中闪烁着一道手电筒发出的光和爸爸的喊声。
C.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感动。
D.《水浒传》生动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有一定的意义,只有一个意义的词称为单义词,如“地球”“柳树”“包袱”“长津湖”等。
C.古代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令郎”“令爱”是尊称对方的儿女,“小儿”“小女”是谦称自己的儿女。
D.“国庆节放假回家,我刚到门口,四岁的弟弟便飞出来迎我。”句中把弟弟写成能飞的小鸟,运用了拟物的修辞。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册所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他的《呐喊》。
B.冰心,现代作家,有诗集《繁星》、《春水》等。本册学了她的《观舞记》。
C.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预见了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
D.“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这是学者、诗人、民主战士闻一多的人生信条。
5、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尝射于家圃
A.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徐以杓酌油沥之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弈秋,通国之善弃者也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运用了反复、对比的修辞手法。
B.“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是顾炎武的名言。
C.《孙权劝学》节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史书。
D.“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老山界》中的这句话用拟人、反问的修辞,嘲讽国民党反动派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不去抗日,却专门对付红军的反动行径。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抢救濒危剧种获得不少支持,但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留不住的就是没有生命力的。
B.李医生在每次抢救成功后,看到家属们如释重负的表情,内心也一样深受触动。
C.保持着健康体魄的张大爷虽然已退休,但仍血气方刚,每天坚持10公里晨跑。
D.如果家长能够以身作则,做好自我约束,那么孩子也会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8、【甲】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雍也》)
【乙】
(选自《庄子·让王》)
【注释】①飦:同“饘”,稠粥。②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对自己得失看得很清楚的人,明知失去了什么也不会畏缩焦虑。审,明察。③行修:品行端正。④怍:惭愧。⑤于:在。⑥之:代指上述孔子“闻之”的内容。
【1】有同学对【乙】文中“胡不仕乎”的“仕”的意思不理解,下面是他从《古代汉语词典》中找到的“仕”的释义,请你帮他从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做官。
B.审察,考察。
C.通“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颜回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甲】【乙】两段选文简要分析。
9、 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每空1分)
(1)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3)“ ,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在《龟虽寿》一诗中抒发了老当益壮、奋斗不止的雄心。
(4)古代诗人经常借明月来抒发感情。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的“ , ”一句借明月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祝福。
10、母亲的痛
张春熙
①记忆告诉我,母亲常说痛。从我幼年时就开始说。
②或许是因为母亲没有文化,或许是因为母亲想强调一件事情的严重,总而言之,母亲常说痛。
③母亲说痛的时候很多。一日,母亲给了我一只碗,几分钱,要我去镇子的小店买芝麻酱。我去了。在返回来的路上,手捧着的碗里散发着扑鼻的酱香,我犹豫再三,到底是禁不住酱香的诱惑,用二拇指抹些许芝麻酱放进嘴里。那时候家里穷,没有零食吃,我自以为偷食一点芝麻酱算不上什么过错,尽管如此,我仍有些忐忑不安,于是自作聪明,将碗旋转了几圈儿,把抹芝麻酱的手指印迹遮盖住了……岂料,母亲还是觉察到了,只讲了一句话:“你的手指会痛的。”过了数日,在我的追问下,母亲替我揭了谜底:“我让你买那么一点儿芝麻酱,怎么可能旋转到碗边儿上去呢?”我羞红了脸……
④我家邻居的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枣儿熟了的季节,枣树上就像挂满了小红灯笼,十分好看也十分诱人。然而,严格的家规管束着我,不曾摘一粒枣儿。一日风雨过后,十几粒枣儿滚落到地上,多是些小个儿的、发蔫的。我肚里的馋虫怂恿着我走过去拾了起来,回家交给母亲。母亲看了我一眼,将枣儿洗了放进碗里。不等我笑出来,母亲早已领着我向邻居的小院走去,边走边垂下眼帘,说:“吃了这枣儿,你的肚子会痛……”
⑤母亲说“痛”的时候总是垂下眼帘,让我无法看清楚她的眼神——是冷峻,是生气,还是别的什么?但是,当我读小学的时候,终于透过一件事,自以为“读”懂了母亲的痛。当时的小学课程里,有一门被称作写字课。开始时是描“红模子”,让学生用毛笔在印好的红字上一笔一笔地描,从中体验写字要领。老师在审阅时认为哪个字描得好,就在这个字上画个圈儿,以示褒奖。我的“红模子”欠功力,老师给画的圈儿很少。我每次将“红模子”交给母亲时,心里惴惴的,总有几分愧疚,几分担心。母亲虽然不识字,但是圈儿多、圈儿少她心里还是有数的。每当这时,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与责怪,便浮现在母亲的嘴角上,但是母亲总会迅速地咬咬嘴唇,似乎是将忧虑咬碎,将责怪咽进肚里。母亲只是摸着我的头,说:“妈把油灯再挑亮点儿,儿子再练练。”说完就去干活了。其实,我真想让母亲数落我一顿,甚至打我几巴掌,因为我看见母亲微弯的后背,心里实在难过。难过极了,自责重了,就萌生了一个愚蠢的想法——一天下课以后,我趁老师不在,偷偷用老师的红笔在我的“红模子”上加画了几个圈儿……我吹着口哨往家走,当我高兴而又不安地将这张“红模子”捧给母亲的时候,母亲先是端详了一阵儿,少顷,混浊的眼里储满了泪水……晚饭以后,母亲对我说:“老师画的圈儿很随意,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个个圈儿都封口。可是,你画的圈儿很笨拙,而且,每个圈儿都封口……”母亲的话讲得很平静,没有重责,没有讥讽,我却觉得无地自容。慌乱之中,我看到了母亲的眼神——严厉与信任、鞭策与希冀……
⑥如同大浪淘沙,如同风吹烟去,多少儿时的事已经跟随岁月逝去了,唯有母亲的痛却让我刻骨铭心!及至她老人家早已辞世,我也年逾花甲,却仍然记忆犹新,如影相随,督导我未做“手痛”“心痛”的事。而且也与后生晚辈讲起了“痛”——一日,我和老伴携儿孙去母亲的墓地探望,讲起了母亲与痛的故事。孩子们似乎并不很在意,我也没有强加于孩子们只言片语。但是,我分明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微微颔首俯身,我思忖,那是母亲在表达肯定和赞许之意,同时也含着深深的慰藉……
(选自《人民日报》)
【1】文中母亲所说的“手痛”“肚子痛”会发生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2】阅读文章第③段,如果母亲没有察觉此事或认为此事不必大惊小怪,那么会产生什么后果?
【3】文中有一句话与画线句“慌乱之中,我看到了母亲的眼神——严厉与信任、鞭策与希冀……”相照应,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真的读懂母亲的“痛”了吗?“痛”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5】“我分明看到母亲墓前的小树微微颔首俯身,我思忖,那是母亲在表达肯定和赞许之意,同时也含着深深的慰藉……”这句话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6】人们常说:母亲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是一位称职的“老师”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1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向日葵
(新加坡)尤今
①到伦敦度假,住在女儿的公寓里。那天,约好在她下班后共进晚餐,做事有条不紊的女儿体恤地说道:“餐馆坐落在九曲十八弯的窄巷里,不太好找,你们就在餐馆附近的小公园等我吧。”
②早上出门时,气候温凉,我穿了一袭宽松的棉质衣裙,没带外套。天色愈暗,气温愈低,到了傍晚,气温居然降至6°C。我和日胜提早十分钟来到游人寂寥的小公园,那种砭骨的寒风夺命也似地想把人的脸皮整层刮掉,我冷得几乎连血液也凝结了。到了七点整,一向准时的女儿踪影不见,我们的手机偏又留在公寓里忘了带,无法联系。
③晶莹剔透的寒气肆无忌惮,我冻成了冰湖底下一尾郁悒的鱼。看着时间滴滴答答地流走,怒气像蚂蟥一样往我心里钻。到了七点半,我的脸已幽幽地长出一层青苔。“天气这么冷,她竟不为我们着想!”我口出怨言,“简直就是个工作狂啊!”
④七点四十分,女儿才气喘吁吁地赶到,连声道歉:“爸爸,妈妈,对不起,对不起!工作堆积如山,做不完呀!”我和日胜对看一眼,果然不出所料耶!
⑤冻得犹如一片在树梢瑟缩颤抖的枯叶,我的声音,比雪更冷:“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你过去守时的好习惯,去了哪里?”说着,径自往前走,不再看她一眼。
⑥到了餐馆,女儿轻车熟路地安排着各种美食。刺身、煎和牛、鳗鱼饭、酱渍豆腐、软蟹手卷、天妇罗……可口的美食一道接一道地上,然而,我觉得心叶冒出了很多冻疮,灼灼地痛,半点胃口也没有。
⑦女儿欢欢喜喜地说着办公室里的一些趣事,我没有答腔,只一筷一筷闷闷地吃,一心只想快点回家盖上厚厚的被子蒙头大睡。
⑧第二天,日上三竿才醒来。薄薄扁扁的阳光从窗隙硬生生地挤了进来,看看钟,哟,九点多了!奇怪的是,厅里竟传来了女儿和她爸爸说话的声音。我翻身起床,走出厅外,还没开口,女儿便说了:“妈妈,我今天请假。”我讶异地问:“咦,你的工作不是堆积如山吗?”她笑嘻嘻地说:“工作做不完,不是还有明天吗?”
⑨桌上,放了一大束精神抖擞的向日葵,黄艳艳,活鲜鲜的,大蓬大蓬的热情源源不绝地释放。向日葵旁边,有个奶油蛋糕,还有一张卡片。
⑩卡片里,装着女儿圆润的字体:“亲爱的妈妈:记得吗?那一年,您到土耳其旅行,看到漫天漫地的向日葵,回来向我出示照片,满脸陶醉地说:那种美啊,简直惊心动魄呢!您每回看到玫瑰花、荷花和桂花,都露出馋馋的目光,想吃它们;唯独向日葵,您打从心坎里爱着它宠着它。妈妈,我和哥哥们,其实都是您的向日葵;而您,就是我们的阳光。”
⑾读毕,抬起头来时,女儿絮絮地说道:“妈妈,昨天下班后,我赶去办公室附近那家花店,不巧它因事休业;匆匆坐计程车去另一家,又碰上塞车,我真的急坏了呀!终于买到了您最喜欢的向日葵后,然后赶回家把它藏好,这样一来一往,才会迟到的呀!”
⑿说着,又笑眯眯地自问自答:“您猜我把花偷藏在哪儿?贮藏室!可是我又担心它难以透气,半夜起来还浇水呢!”
⒀这一天,是我的生日。可是,在这一刻,我的眼眶里,却都是泪。
——选自《读者》2014年第10期
【1】围绕“向日葵”,补全女儿为妈妈准备生日礼物的情节。
那天下班后,买向日葵→赶回家去,________→半夜起来,浇向日葵→第二天上午,_______
【2】文章开头交代女儿“做事有条不紊”、“体恤”、“一向准时”、提前安排父母在小公园,有什么作用?
【3】联系全文赏析第⑨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说说文章标题《向日葵》的含义和作用。
12、千百年来,我国英雄辈出,他们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人们勇敢向前。正如歌曲中所唱: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靠近你。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平凡英雄,他们可能是父母、老师、医生、清洁工、交警等,请以“夜空中最亮的星”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抓住他(她)最打动你的瞬间,抒发内心真挚的感情。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