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确凿(záo) 脑髓(sǔi) 觅食(mì) 随声附合(hè)
B.倜傥(tǎng) 渊(yuān)博 鼎沸(dǐng) 哄(hōng)堂大笑
C.搓捻(niǎn) 头衔(xuán) 绽开(zhàn) 神彩(cǎi)奕奕
D.咀(zǔ)咒 汗涔涔(cén) 论语(lùn) 拈(niān)轻怕重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 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C. 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 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每逢假日,北京颐和园内游客熙熙攘攘,人迹罕至。
B.2019年12月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华为视频光影鉴赏”活动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展开。
C.知识愈浅薄的人愈是侃侃而谈,知识渊博的人则往往出言谨慎。
D.运动场上人声鼎沸,同学们都在为各自的队伍加油助威。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以小弗朗士在最后一课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B.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把全文有机地贯穿起来,成为完整的统一体。
C. 《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本文告诉我们所有的技能都能通过长期反复苦练而达至熟能生巧之境。
D. 《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书中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在天津拉洋车,想凭自己的力气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己养活自己的故事。
5、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凌乱”“忙碌”“悠闲”“激动”都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
B. “狭隘”“卑鄙”“发动”“损人利己”都是贬义词。
C. “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句中的量词使用贴切。
D.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句中反义词的对应使用使句子的感情色彩更鲜明。
6、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垂”可用作敬辞,例如:垂问、垂询、垂爱等。
B.古人往往用“书”表示信件,内容或寄语子女弟侄,予以教诲与劝勉。
C.女娲,神话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D.夜阑,指夜将近。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领悟了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的忧愤,我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B.一想到要到现场参加阅兵,我爸就无比兴奋,前天晚上一整夜,他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非常兴奋、激动。
C.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赶紧进入教室,楼道里人迹罕至。
D.职业本没有高低贵贱,每个人养家糊口都不容易,就算有理也不必咄咄逼人。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
狼子野心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①,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惇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②!然野心不过遁逸③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④耶?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俟:等待。②信不诬哉:确实不虚妄啊!③遁逸:原指逃跑,这里指“隐蔽”之意。④贻患:留下祸患。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屠自后断其股( ) (2)一狼洞其中( )
(3)将啮其喉( ) (4)再就枕将寐(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4】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细读两文最后一段中的画线句,两位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9、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句子。
⑴ 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闻笛》)
⑵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⑶ 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⑷ _______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⑸孔子在《论语》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文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7)诗中通过写菊花,寄托作者对饱经战争之苦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渴望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0、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候鸟守护人
明前茶
①晚上8点半,白洋淀附近的一家小旅馆里,刘姐与她的小伙伴们,整装待发,预备去做拆除鸟网的工作。换上高筒胶靴,刘姐在每个人手指开裂的地方,缠上新的胶布。
②外面的气温已经降到摄氏零下5度,在这种天气伏守在芦苇丛中,手指很快就冻木了,但刘姐不肯戴上手套,因为他们干的是与捕鸟人斗智斗勇、争分夺秒的活儿,戴上手套,拆除捕鸟网的速度会慢一半,就不能赶在鸟撞上捕鸟网之前,把它们都剪掉。
③只要进入白洋淀的浅滩苇塘,走上十分钟,泥泞携裹的寒气,就上蹿到膝盖处,脚趾都是麻木的。志愿者们一声不吭地行走着,连手机上的照明电筒也没有打开。刘姐事先已经交代过,要悄无声息地包抄到张网处,因为只有觉察到毫无危险,捕鸟人才会把芦苇丛中的诱捕器打开。芦苇荡苍苍茫茫,如果不是凭耳朵判断,护鸟志愿者很难迅速发现捕鸟网安设在哪儿。
④风婆娑着芦苇的梢头,可以听见螃蟹攀爬时苇梢折断的声响,睡梦中的野鸭发出的模糊不清的咕咕声。就在这一片杂乱的声音中,刘姐和小伙伴们,准确捕捉到一缕整齐的嗡嗡呜呜的声音,像一个“老烟枪”在打盹时喉管里发出的声音。来了!诱捕器已经打开!再等约莫十分钟,捕鸟人就撤到窝棚里睡大觉去了。刘姐低喝一声:“赶快动剪子!”
⑤他们第一时间摸到了支网的竹竿子,开始动手拆网,并把绵延几十米的捕鸟网一点一点剪碎。拆了这一处,还有另一处,贪婪的捕鸟人真是无处不下手。拆到后半夜两点钟,刘姐发现刚拆下的网上,已经黏上了十几只鸟,一只小松雀鹰,还在奄奄一息地挣扎。刘姐赶紧把它从网上解救下来,请一位伙伴捧着鸟儿,自己动手帮松雀鹰剪去翎毛上黏连的黑网。手电筒的光圈里,鸟儿一直在惊恐地瑟瑟发抖,黑亮的大眼睛里,琥珀色的瞳仁盛满了祈求、哀告。刘姐剪掉恼人的黏网,在一个一次性的水杯里倒上水,让鸟儿喝了两口,小鸟惊怯的战栗,才逐渐平息下来。
⑥鸟的受伤不严重,刘姐打算把它交由旅馆老板养两天,等“清网行动”结束后,找一片安全的芦苇荡,将它放飞。为了解救鸟儿,刘姐他们也会去当地的野味餐馆,买下鸟儿放生。一次,餐馆老板仰面朝天,望着行将入锅的美味呼啦啦飞走,不解地问刘姐:“你们这伙人倒是心善,可你们忙活这些事儿有什么意义呢?天上少几只鸟儿有什么关系?”
⑦刘姐一眼瞧见老板约莫10岁的儿子正伏在收银台上写作业,便高声应答:“怎么没有关系?晓得那首诗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以后咱们的子孙要是问起,黄鹂长什么样儿?白鹭又是什么东西?咱也不能只给他们看博物馆里的图片和标本吧!你看看咱们白洋淀,多少玩摄影的朋友都说,这里的夕阳拍出来越来越空寂、凄凉。为什么?因为鸟儿少了,芦苇荡少了鸟儿的盘旋、鸣叫……就少了一种生气。”
⑧刘姐说完就走了,那个收银台上的孩子,目光一直在追随她。
(选自《意林》)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讲的主要内容。
【2】第④段划线处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品味第⑤段划线句的妙处。
【4】文章结尾处写到,收银台上的孩子,目光一直在追随她。此刻这个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结合文章主旨,请描绘一下他此时的心理活动。
【5】阅读下列链接材料,你认为刘姐他们做的事情有意义吗?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
深圳自然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40.68%,已建各类自然保护地25个,初步形成了一个保护类型齐全、布局合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较显著的自然保护体系。深圳野生动物110科513种,其中鸟纲记录340种。深圳湾为我市鸟类主要栖息地,每年有10万只以上的候鸟在此停歇和越冬,是全球濒危鸟种黑脸琵鹭的第二大主要越冬地。
深圳高度重视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两次发布了《关于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的通告》,禁猎期5年。疫情期间,深圳全面加强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加强人工繁育场所监管,对全陆生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场所全部实行封控隔离,规范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行为,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做好野生动物收容救护,加大公众科普宣传教育。
(选自《深圳特区报》)
11、阅读课内文段,回答问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①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 ;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②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③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④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⑤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⑥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⑦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文中说,百草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2】选文第②段文字是什么描写?运用了哪些感官角度?
【3】第④段写长妈妈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4】第⑦段捕鸟的过程用了哪些动词,它的作用是什么?
12、我们每个人都在“家”的怀抱中生活、成长。家有很多种,亲人组成的家庭,师生组成的班级,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家人的关怀照顾、理解支持等,都给我们无尽的勇气与力量。在你的生活中,曾有过什么事情,让你深切地感受到“家”的温暖、可贵?
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目,自主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如有需要,用思齐学校、育英学校、小红、小晶、小刚、小明等代替。②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