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9-1940年间,苏联工业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8%,而同样的过程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花费了一至两百年的时间,这种优势给西方领导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材料主要反映了( )
A.苏联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世界
B.新经济政策的成效得以延续
C.制度保障助推苏联快速崛起
D.苏联经济优势引发美苏争霸
2、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农民归附政府户籍的数量激增,户口总数比肃宗乾元三年(公元760年)增长近一倍。更多的小农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始兼营手工业和商业,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弃农经商,或靠佣工维持生计。这些现象反映了( )
A.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
B.赋税征收不再以人丁为主
C.以庸代役促进农业商品化
D.户籍制度的作用大为削弱
3、据《1998/1999世界发展报告》中关于对外贸易系数(进出口依存度,即进出口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统计,高收入国家,这一比值从1980年的38%上升到1996年的40%;中等收入国家同期从43%提高到52%;中低收入国家同期也从42%上升为52%;低收入国家从30%上升为42%。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 )
A.各国经济发展差距减小
B.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迅速
C.世界贸易总体发展较慢
D.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4、1934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黄金储备法案》,美国将美元兑换黄金的价格固定在35美元一盎司。该法案将美联储持有的全部黄金所有权转移给了政府。这一举措( )
A.为美元和黄金挂钩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B.帮助银行恢复了信用
C.使美国迅速摆脱了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D.使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5、下表所示为1940年冀中地区村政权部分工作人员成分统计情况(单位:%)。这表明,当时敌后根据地政权建设( )
| 工人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地主 | 商人 |
大会代表 | 7.5 | 41.7 | 37.9 | 7.8 | 0.3 | 4.8 |
村长、书记 | 5.9 | 39.2 | 45.8 | 7.4 | 0.2 | 1.5 |
委员会主席 | 7.6 | 40.1 | 40.2 | 6.7 | 0.1 | 5.3 |
A.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B.推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C.是党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首次尝试
D.弱化了中共对敌后抗日政权的领导
6、下表是关于番薯传入中国的不同史料记载。据此可以确定的事实是( )
史料 | 出处 |
漳人初得此种,虑人之多种之也。诒曰:食之多病。近年以来,其种遂胜。 | 《漳州府志》(1573年) |
番薯,皮紫,味稍甘于薯芋,尤易蕃。郡本无此种,自万历甲午(1594 年)荒后,明年都御史金学曾抚闽,从外番丐种归,救民种植以当谷食,足采其腹,荒不为灾。 | 《福州府志》(1613年) |
福州船出海陈振龙者往吕宋国觅番蓣种,挟小篮中而来……他谷皆贵,惟蓣独稔,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 | (明)苏琰《朱锁疏》 |
A.官修方志史料价值高于私人撰述
B.番薯最早传入之地应为福建漳州
C.多种史料互证即可得知历史真相
D.番薯的功用在明末即已受到重视
7、下图为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趋势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
①从秦汉到晚清人均粮食占有量逐渐下降
②生产技术进步影响隋唐至宋元粮食供求
③高产作物使明至清前期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
④赋税制度变革影响了清前期人均粮食占有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1952年,第七届联大通过了《关于人民与民族的自决权的决议》,明确指出:人民与民族应先享有自决权。1960年,第十五届联大又通过了《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声明:使人民受外国的征服、统治和剥削的这一情况,否定了基本人权,违反了联合国宪章。这( )
A.推动了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B.加速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C.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D.形成了世界格局的多极趋势
9、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发起古文运动,反对六朝以来流行的骈文,提倡在先秦两汉古文基础上,写“词必已出”“文以载道”的新散文。这场运动持续到宋代,历时二百多年。这场古文运动( )
A.恢复儒学正统地位
B.有利知识阶层壮大
C.强调表达真情实感
D.满足封建统治要求
10、1954年3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提出后的几个月里,宪法起草委员会先后召开七次会议,对宪法草案进行讨论和修改。全国各界共有1.5亿多人参加宪法草案的讨论,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这说明1954年宪法
A.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是新中国直接民主制度的产物
C.得益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其制定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
11、1940年,中共中央在延安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宪政运动,提出著名的“三三制”原则,建立“三三制”政权。“三三制”政权的性质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政权
C.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政权
D.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政权
12、1518年3月21日,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为了给你们以最大恩惠,朕愿意,如果在你们发现的岛屿已超过六个的情形下,你们六中取二、而且此后获得当地应交给朕的全部收入、租税的十五分之一。此材料能获取的信息是( )
A.新航路的开辟由此开始
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麦哲伦远航探险的动力
D.西班牙国王炫耀国威
13、魏明帝制定新律时,首次将“八议”制度正式纳入国家法典。所谓“八议”,即对八种权贵人物,“大者必议,小者必赦”,官府不得专断。史载,东晋成帝时,庐陵太守羊聃为非作歹,滥施刑杀,论罪当死,但因景献皇后是其祖姑,属议条之列,竟免处死。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A.司法程序具有随意性
B.法律制度相对宽松
C.法律特权性色彩深厚
D.门阀政治日益强化
14、秦汉时期取名呈现出新取向。以武字、勇字命名的有蒙武、苏武等;以霸字、雄字命名的有王霸、杨雄等;以胜字、广字命名的有陈胜、李广等;以兴字、奋字命名的有阴兴、张奋等;以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含义命名的有赵广汉、张安世等。这一现象体现了当时( )
A.战争频发改变社会价值取向
B.社会思想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C.尚武和奋发向上的社会风气
D.军功爵制得到百姓普遍接受
15、1979年6月25日《人民日报》上刊登了一则四川宁江机床厂承接国内外订货的广告——“新中国第一个生产资料广告”,该广告的刊登( )
①在当时引发了激烈的争论②助力了经济体制的改革
③体现了对外贸易日趋繁荣④说明对外开放深入内地
A.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6、很多学者认为,当前在孤立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持续萧条的背景下,加强南南合作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发展中国家应通过推动金砖机制、提供“一带一路”等国际公共产品,加强内外合作,释放增长潜力,助推地区经济。材料认为推进南南合作有助于( )
A.增加全球发展动力
B.促进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C.缓和世界经济矛盾
D.实现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目标
17、王祯在《农书》中介绍了一种印书法:“造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用小细锯锼开各做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1991年,考古学家在清理宁夏拜寺塔废墟时发现了一份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和最晚书写于12世纪初的一些文书。该西夏文佛经墨色浓淡不均,字形大小不一,有的字还放置歪斜,其印刷行距则宽窄不一,且出现了长短不一、墨色深浅有差的“隔行竹片印痕”,经考古学界认证为木活字印本。据此得出的结论中,最适切的是
A.《本续》体现出了一种成熟的木活字印刷技术
B.《本续》的出土否定了王祯创制木活字的历史
C.最新考古发现使已知木活字出现时间有所提前
D.史籍记载的技术成果不能脱离考古资料的印证
18、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由此推断,中世纪农奴获得人身自由的主要且直接的条件是( )
A.垦殖运动兴起
B.新兴城市产生
C.地租形式改变
D.土地集中经营
19、大生纱厂是由清末状元、企业家张謇于1895年在南通创建的私营棉纺织企业。2022年,205卷大生纱厂创办初期的档案(1896-1907)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其中最为珍贵的部分主要包括:纱厂以股份制方式运行的文献;建造厂房、引入英国纺纱机器、购买日本物料等文献;经营上海至南通之间航运线路、南通天生港自开商埠等文献;捐资通州女子师范学校、震旦学院等教育机构和南通新育婴堂等慈善机构的文献。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①表明中国建立了完善的近代社会救济体系
②为研究南通近代社会发展提供了全面证据
③彰显了实践创新与社会责任并重的企业家精神
④见证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历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唐律疏议》规定:“谓告言、习言、诅詈祖父母、父母,绞: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徒三年:供养有缺,徒二年:居父母丧,身自嫁娶、作乐、释服从吉,徒三年: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流二千里: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徒三年。”这表明唐代( )
A.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统一
B.司法判决存在轻罪重罚现象
C.伦理纲常成为立法基本原则
D.孝老敬亲成为社会行为规范
21、关于劳动者的身份,汉代法律只承认奴(奴隶)、良(平民)的区别,没有依附民的条例;而南北朝时期,法律进行了调整,已经有了奴、良和依附民三者的区分。这表明南北朝时期( )
A.农业生产遭受重创
B.户籍管理更加严格
C.庄园经济有所加强
D.门阀势力无限膨胀
22、如表为西汉至五代后周时期的户口变动表,这一变动体现了( )
朝代 | 年度 | 公元纪年 | 户数 | 口数 |
西汉 | 平帝元始二年 | 2 | 12233062 | 59594978 |
隋 | 炀帝大业五年 | 609 | 8907000 | 46019956 |
唐 | 天宝十四年 | 755 | 8914709 | 52919309 |
唐 | 宪宗元和十五年 | 820 | 2375400 | 15760000 |
五代后周 | 世宗显德六年 | 959 | 2309812 | — |
A.经济衰颓的时代景象
B.政局影响人口的变迁
C.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D.社会治理的渐趋松弛
23、1858年清政府与列强议定《天津条约》时,上到咸丰皇帝,下到地方官员,对于公使驻京的条款,都是既恐惧又害怕的。咸丰帝甚至企图通过答应关税全免、增开口岸等条件,来换取取消公使驻京条例。这说明( )
A.关税在晚清地位不重要
B.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观念
C.中国沦为西方的殖民地
D.清政府固守闭关锁国政策
24、狄更斯(1812—1870年)曾这样生动的描绘了英国兰开夏郡的焦煤镇:在这座城镇里,由于煤烟的污染,到处呈现出“一片不自然的红色与黑色”。这座焦煤镇“时常把煤烟不仅吹在自己头上,并且吹到临近地区”。由此可见( )
A.煤炭已成为当时主要的化工原料
B.英国出现了喧杂、拥挤的大城市
C.工业革命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环境
D.政府应禁止煤烟排放,保护环境
25、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等。
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法治化、民主化。填写下列空格内容。
(1)经济的工业化
①18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启动,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英国诞生的第一个工业部门是________。
②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________的发明带动了交通业的发展并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
(2)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
①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颁布的《________》,在英国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________》,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②1787年颁布的《合众国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是________、国家体制是________。1885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________制,在现代政治制度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
26、厘清史事,推理分析,形成合理结论,是高中学生必备历史能力。下表史事和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27、___________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___________给日本。开放沙市、___________、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___________的途径,阻碍了中国___________的发展。
28、英国世界地位的演变
29、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不仅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将下列“重要时期”与同时代的“重要史实”相对应(填写字母)。
30、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
(1)1919年,首先在__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__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成立。
(5)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1945年,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
(8)1949年4月,渡江战役,______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1、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重要文明成果中的代表之一,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对中华文明而且对世界文明的进步都有过重要影响。
完成下列提纲。(选择其中5个数字代码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①礼、②道、③敬天保民、④经学化、⑤法、⑥理、⑦哲学化、⑧法规化、⑨心古代儒家文化流变与外传
(1)儒学的源流(西周)
代表人物:周公旦(制度化)
核心思想:“ ”
(2)儒学的演变
①形成期(春秋战国)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道德化)
核心思想:“仁”、“ ”
②改造期(两汉)
代表人物:董仲舒( )
核心思想:“天人感应”
③重塑期(宋明)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陆王”( )
核心思想:“ ”
(3)儒学的外传
①辐射东亚
②远播西方
(4)若就提纲中的“(3)—②”展开陈述,应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32、原则
(1)限制王权:通过___________分权的办法来分割和架空君主的权力,使国王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2)议会至上:议会成为一个常设性___________机构,由它掌握立法、财政、司法、军事等最重要的国家权力。
33、目的:限制王权和保障___________。
34、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相互交往中逐渐融合;中央政府也非常重视地方机构的设置,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从历代中央政府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举措来看,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事件填入表中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征伐匈奴B.设河西四郡C.宋与辽夏金等政权并立与对峙D.文成公主进藏E.榷场F.伊犁将军G.昭君出塞H.宣政院I.开通丝绸之路J.驻藏大臣
民族融合的方式 | 措施 | |
战争 |
|
|
和亲 |
|
|
机构 |
|
|
互市 |
|
|
共治 |
|
|
35、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36、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军神速,威震全国。1927年初,全国革命中心也随之北移至图6中的
图6 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局部)
37、从古代王朝国家治理与统治需要的角度,分析三省六部制的意义。
38、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39、运用历史思维解决历史问题是高中生不可或缺的一种历史素养,将历史概念进行要素化分解是全面理解和掌握其内容的重要方法。
示例:西周分封制
(1)背景:(宏观)中国古代生产力的发展,维护统治的需要;(微观)商代的松散的方国联盟已不能适应西周建立后的形势发展。
(2)主要内容:同姓王族是受封主体;诸侯在封地权力很大,并可进一步分封;但必须服从天子命令,履行各种义务。
(3)影响或评价:(积极)适应了生产力发展,巩固了周的统治,开拓了疆域,促进了民族融合、文化的交流;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在秦汉之后作为维护皇权和国家统一的手段依然发挥了重大作用。(消极)到了后期随着诸侯权力膨胀造成了诸侯争霸局面;在秦汉之后的个别时期,分封诸侯也造成了威胁中央集权局面的出现。
(4)重要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井田制是其经济基础;与宗法制、礼乐制互为表里。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历史概念中任选一个进行解释。
启蒙运动、美国1787年宪法、布雷顿森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