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岳麓秦简《徭律》规定:寡子单独与年老的父母居住,以及单独与患有足疾的父母居住的,当需要承担载粟的徭役时,可免去服役。《戍律》规定:家中成年男子不能都去戍边,戍边时若父母、妻子离世可回家安葬。这反映秦律( )
A.重视家庭伦理
B.确立严苛法律体系
C.推广家训经验
D.维护儒家三纲五常
2、1531年,荷兰的安特卫普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商品交易所。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威尼斯、热那亚等地不同类型的交易所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这说明,新航路开辟后( )
A.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西欧的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
C.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的纷纷建立
D.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
3、如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站名 | 车到分秒 | 车开分秒 | 停车分秒 |
三元里 | — | 28分15秒 |
|
六合路 | 31分25秒 | 31分55秒 | 30秒 |
华清街 | 35分50秒 | 36分55秒 | 1分5秒 |
青年会 | 40分5秒 | 40分50秒 | 45秒 |
怡园 | 45分55秒 | 46分35秒 | 40秒 |
六渡桥 | 55分45秒 | 56分15秒 | 30秒 |
宝善街 | 58分5秒 | 58分50秒 | 45秒 |
居仁门 | 1时01分20秒 | 1时01分45秒 | 25秒 |
硚口 | 1时04分30秒 |
|
|
A.汉口开始成为“甲于全楚”的商业巨镇
B.公共汽车是汉口市民最主要的出行工具
C.我国公共汽车制造业已经取得辉煌成就
D.时刻表有助于人们形成准确的时间观念
4、下图是1952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宣传画,该宣传画反映中国当时( )
《人人防疫,粉粹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
A.土地改革步履维艰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卫生防疫成效显著
D.内外形势错综复杂
5、中国古代的农具改进大都朝着轻便、小型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像西欧近代那样向着机械化、大型化、适合于大农场的方向发展。这主要是由于我国( )
A.冶炼技术水平不高
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C.农耕经济发展落后
D.动力革命的需求不足
6、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政治学》中提到:“凡是在官职都经过选举又没有财产资格要求的地方,并且选举权为一切平民所有,一心想谋得一官半职的平民领袖们就不得不拉拢平民,以致平民大众控制了权力,超越法律之上。”这段材料反映出( )
A.平民政治存在弊端
B.亚里士多德主张精英政治
C.公民民主高于一切
D.亚里士多德提倡绝对民主
7、1896年,清政府计划以募集商股、官股和举借外债等方式筹资修建卢汉铁路。江浙富商各怀观望,无人愿意入股;两江总督刘坤一也只愿为当地的沪宁铁路拨付款项。最后,清政府只能向外国借债修路。由此可知( )
A.资金不足导致洋务运动失败
B.外国资本垄断了中国铁路建设
C.政府整合能力关乎国运兴衰
D.清政府鼓励发展近代民营企业
8、宋朝初年以铜钱向边疆少数民族购买马匹,“戎人得钱,悉销铸为器”,于是宋朝在太平兴国八年(983年),正式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布帛、茶叶、药材等进行物物交换。宋朝的这一转变( )
A.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
B.凸显了中原地区经济优势
C.扭转了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
D.基于维护边疆安全的需要
9、印花棉布因为具有色彩艳丽、布料质地优良、穿着舒适透气等优势,从17世纪末期进口到英国以来,引起了英国人的狂热。18世纪初,英国平均每年消费进口原棉114万磅,1765年增加到403万磅。正如学者所说“技术变革是对市场扩展的长期反应”。据此可知,英国消费能力的提升( )
A.迟滞了技术革命的到来
B.得益于海外殖民地扩大
C.源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产生
10、共和国后期,罗马人继承了希腊各大哲学流派的思想。罗马人比希腊人更加注重实用,因而他们将希腊的思想加以改造,以适合罗马社会的需求。 罗马抛弃了希腊哲学流派之间的门派之争,采取了折中主义,将各种思想汇合在一起,加速了希腊文化的融合。罗马的这些做法( )
A.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
B.证明西方文化更具优势
C.有助于延续希腊的文化
D.实现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11、从1928年开始,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33年1月,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大型工业企业,但农业却还没有达到十月革命前的水平,粮食紧张,生活日常用品短缺。这说明
A.农业集体化政策阻碍工业发展
B.斯大林模式利于经济持续发展
C.工农业经济结构已是失衡状态
D.优先发展重工业应该长期执行
12、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伴随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型产业的出现,劳动者从生产流程的束缚中获得了解放,劳动者只是给生产工具下定义和下达新的任务的时候,或者生产工具无法解决问题需要求助的时候才会干预生产流程。之前盛行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被分散化,社会生产过程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这表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
A.使工厂制生产退出历史舞台
B.可以实现劳动者的全面解放
C.助推劳动者劳作方式的转变
D.推动社会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13、陆贽在《请两税以布帛为额不计钱数》中说:“今既总收极甚之数,定为两税矣;所定别献之类,复在数外矣;间缘军用不给,已尝加征矣;近属折纳钱价,则又多获矣;比于大历极甚数,殆交再益其倍焉”。据此可知,两税法( )
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B.加剧土地兼并现象
C.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D.并未减轻农民负担
14、黄土高原北部的石峁古城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石峁居民利用谷物发芽和酒曲等方法,酿造出以黍、小麦、水稻、百合、芡实、野豌豆等为原料的多种酒类,其酿造方法和原料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黄河中游地区基本一致。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原始农业的多地起源
B.生产领域的专业分工
C.区域文化的传播交流
D.酿酒技术的发展成熟
15、“法律始终把它的作者的世界图景包含在抽象的形式中,而每一历史的世界图景都包含一种“政治—经济”的倾向,这种倾向依据的不是这个人或那个人所想的事物,而是事实上掌握政权并因之掌握立法的阶级所实际打算造成的事物。”根据材料可知,近代西方的法律制度( )
A.建立在习惯法基础上
B.坚持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C.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D.注重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
16、南京国民政府的各类各级文官选拔考试都把国民党党义作为必考科目,党义不及格者无论其他各科成绩如何都不能录取,但各地方实力派以自行举行文官考试的方法与中央对抗。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 )
A.实施过程中出现拉帮结派的现象
B.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
C.实行中央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
D.无法真正实现文官中立地位
17、中国人民政协共有四级组织,涵盖8个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囊括56个民族、5大宗教、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无论纵向的组织设置,还是横向的代表范围,人民政协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覆盖到全国各族各界各方面群众。结合所学知识,有关人民政协表述正确的是( )
①推选代表具有广泛性
②它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③基本职能是政治协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于1954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反帝斗争的主要形式是旧式斗争,而亚洲和拉丁美洲则进入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阶段。说明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
A.中心在非洲
B.斗争有阶段性
C.发展不平衡
D.斗争对象不一致
19、下表所示为美国、欧共体及日本在1965年和1973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
经济发展情况 | 全世界 | 美国 | 欧共体 | 日本 |
1965年经济总量/百万美元 | 2003700 | 698600 | 317570 | 91290 |
1965年所占比/% | 100 | 34.88 | 15.85 | 4.56 |
1973年经济总量/百万美元 | 23112566 | 6259899 | 6255762 | 4214204 |
1973所占比/% | 100 | 27.08 | 27.06 | 18.23 |
A.美国经济优势出现下滑
B.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猛
C.各国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D.欧美国家的经济陷入困境
20、1907年召开的第二届海牙和平会议通过了《限制使用武力索取债款公约》,规定任何国家不得使用武力向其他国家索取债款,但又规定“除非债务国拒绝国际仲裁或仲裁后拒不执行裁决”。因此拉美国家拒绝批准这一公约。这反映出,拉丁美洲( )
A.力图维护本地区政治经济主权
B.经济运行严重依附欧洲
C.资产阶级的革命力量较为薄弱
D.社会转型进程艰难曲折
2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时代已尘封于历史的记忆中,现在我国北方人也可以享受到一千多年前唐朝贵妃的“待遇”。发生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机械化的逐步完成
B.农业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
C.运输和保鲜技术的进步
D.水果品种改良技术的提高
22、1841年,英国的托马斯·库克开启了商业化团队观光的时代。10年后,库克推出了首个欧洲大陆游套餐,这趟旅行从英国出发,途经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德国的科隆和法兰克福,再经法国的斯特拉斯堡,最终到达巴黎,参观世博会。库克在1872年还推出了历时222天,全程4万公里的环球旅行团。旅游方式的变革得益于( )
A.中间阶层发展趋于稳定
B.工业化进程的深入
C.人们生活方式出现变革
D.垄断组织产生发展
23、如图反映了同一地点(法国的凡尔赛宫)不同时间发生的两个历史事件:一个是反映了德意志帝国的诞生,一个反映了德国战败后任人处置,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心情和场景。基于历史的角度,两幅图片所示现象反映的主题最恰当的是
A.大国的衰落
B.邪恶的终结
C.分赃的场所
D.战争的积怨
24、1764年,意大利人贝卡里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提出:“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定为罪犯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公共保护的契约,社会就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这体现了( )
A.分权制衡原则
B.契约自由原则
C.无罪推定原则
D.政治中立原则
25、评价
(1)具有鲜明的反帝、__________的革命性,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____________的政治基础。
(2)联俄、联共、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依据和体现这一思想理论体系确定的重要政策原则。
(3)实现了国共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2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_______________构成了新的国际格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27、十四大会议提出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________。
28、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以“传统文化与新文化”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搜集了很多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提倡的人生道路。请把与“修身”、“齐家”相对应的儒家名言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修身:( ) 齐家:( )
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供养、赡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②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③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⑤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⑥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2)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思潮 |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 主要原因 |
洋务思潮 | “中体西用” | 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 |
维新思潮 | ① | ② |
新文化运动 | ③ | ④ |
材料 1918年底,梁启超前往欧洲。梁启超的欧洲之行,长达1年之久,先后到了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诸国。在国外,梁启超看到了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破坏和灾难,听到了列强在巴黎和会上为争权夺利而发出的吵闹。1年多的实地考察,使他了解到了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许多严重社会问题。他所崇仰的西方社会,他所宣扬的西方文明,原来也充满了弊端和罪恶。梁启超认识到:“自从机器发明、工业革命以还,生计组织起一大变动,从新生出个富族阶级来。科学愈昌,工厂愈多,社会偏枯亦愈甚。富者益富,贫者益贫,物价一日一日腾贵,生活一日一日困难。”“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他认为西洋文明已经破产,拯救世界还要依靠东方“固有文明”,主张极力发扬传统文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从宣扬西洋文明到主张发扬传统文化的原因。
29、瓦特发明蒸汽机的背景
(1)工业革命开始后,迫切需要解决____________的问题。
(2)传统的畜力、风力、水力很不稳定,严重制约了____________向纵深发展。
(3)____________的发展呼唤着方便、适用、高效的新动力支撑与推动。
30、西周__________________的实行,有利于西周政治的稳定,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秦朝中央官制和_______________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的统治。
31、“打倒孔家店”(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表现:新文化运动对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代表、维护专制制度的________________,发动了猛烈的攻击。________连续发表《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实际上是喊出了“______________”的口号。
(2)实质:不限于对一个历史人物或一派学术思想的褒贬。是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____________、思想体系、文化传统的全面清算。
(3)影响:为后来______________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32、苏联文学
(1)高尔基的⑮________。
(2)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3、内容
民族主义 | 对外反对________,对内反对________ |
民权主义 | 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______________ |
民生主义 | 平均地权,____________,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
34、________年,我国第一部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发射成功。
35、“思考点”,为什么抗日根据地与革命根据地采用了不同的政权模式?
36、问答题: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是20世纪以来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大人物,他们分别创立了各自的思想理论,推动了中国社会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1924年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最主要体现在哪里?新旧三民主义对中国民主革命分别起了什么历史作用?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哪两大创新理论成果?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理论逐渐形成。中共十二大和十三分别对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阶段作了怎样的阐述?这些理论对新时期中国的建设有怎样的指导意义?
(4)综合以上问题,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点。
37、“西方思想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在人类文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1)有人说苏格拉底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
材料二
下图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
注: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
(2)据材料二概括其反映的宗教思想,并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怎样发展了人文主义的?材料三
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
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请回答: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
(4)概括近代以来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的原因,启蒙运动在历史上有何重大影响?(8分)
38、“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百年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列强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
(2)签订了哪几个主要的条约?
(3)这几个条约对中国社会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9、京剧号称“国粹”,代表了我国古代戏剧的最高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2)今天,京剧面临后继乏人、观众群体缺失的现状。你认为应怎样才能将京剧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