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闻一多是中国现代伟大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红烛》、《死水》等。
B.《诗经》又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卖炭翁》的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D.英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2、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糜子(méi) 贮藏(zhù) 白羊肚手巾(dù)
B.脑畔(pàn) 慰藉(jiè) 柳林铺(pū)
C.哺育(fǔ) 外溢(yì) 一气呵成(hē)
D.惬意(qiè) 差使(chāi) 米酒油馍(mó)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B.“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
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C.《呐喊》是鲁迅著名的短篇小说集,课文《社戏》就选自于其中。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讲述了主人公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历练与考验中成长,赞扬了其钢铁般的战士意志和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精神。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韩愈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字昌黎,世称“韩昌黎”。
B. 《庄子》是道家经典书籍,《礼记》是儒家经典书籍。
C. 《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2】说说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古诗文填空。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诗经》)
(2)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3)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诗经》)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黄发垂髫,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6)学习小组开展分门别类辑古诗获得,需要你再整理出小学、初中教科书中写“雨”的两句古诗。
示例:①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春乃发生。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课外阅读积累。
鲁达看见众人看榜,挨满在十字路口,也钻在人丛里听时,鲁达却不识字,只听得众人读道:“……如有人停藏在家宿食,与犯人同罪;若有人捕获前来,或首告到官,支给赏钱一千贯文。”鲁提辖正听到那里,只听得背后一个人大叫道:“张大哥,你如何在这里?”拦腰抱住,拉离了十字路口。
此文段节选自《水浒传》,“犯人”因_________________ (事件)被悬赏捉拿,那“一个人”是__________________ (人物)。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敦厚
明前茶
①民国文人中,我很喜欢梁实秋,理由是《雅舍谈吃》写得独一无二。那是一位老人辗转各处后留在台湾岛上,北望故乡而难回的怅惘。而那种淡淡的满足与遗憾交织在一起,一笔至细,最令人难忘的,无非是老北京人的敦厚人情。
②梁实秋出身并非大富之家,但父母秉承要让孩子多有见识的原则,打小带着他们姐弟上饭店、酒楼学习为人处世的礼数。承蒙梁实秋的一支妙笔,我们可以窥见近一个世纪前,北平商家与顾客彼此间的和蔼声气,如一把熨斗一样熨平了心头的褶皱。
③比如,当年在首屈一指的东兴楼,用餐高峰期,上菜难免稍慢,遇上年少气盛的客人敲盘叩碗地催菜,掌柜听到,不但有执事立马出来赔不是,当值的跑堂当即就要卷铺盖。梁先生且笑且噱地描绘道:“真个儿卷铺盖,有人把门脸儿高高掀起,让你亲见那个跑堂的扛着铺盖卷儿从你面前疾驰而过。不过这是表演性质,等一下他会从后门又转回来的。”
④顾客知不知道这卷铺盖的一幕,仅仅是一味“消气散”呢?知道的,不过他已经被给足了面子,焉能失了风度?而跑堂的演这幕“去而复来”的独角戏时,自己也是偷乐不止的吧?跑堂的本无过错,因此挨的板子也是虚的;顾客本不占理,可他一时气性上来了,何不顺水推舟,给他额外的安抚?这里面的智慧,不比如今顾客与店家一言不合就动粗高明?
⑤老北平人的敦厚人情,也体现在店家对顾客货真价实的关照上。秋天,最好的螃蟹运到正阳楼,店家令螃蟹催吐泥腥、涵养肥膏的“饲料”,竟是打成雪花状的鸡蛋清。梁先生当时还是小孩子,好奇心重,揭开店里养蟹的缸盖去看,果见雪白的蛋白泡沫一直涨到缸沿。伙计看到,不以为意,还送小客人黄杨木旋制的吃蟹工具一套。
⑥吃完螃蟹,满桌剩下难啃的大螯无人问津,伙计便征得食客同意,当场剥出大螯肉,加上高汤、芫荽末、胡椒粉和切碎的回锅老油条,做出一大碗鲜汤来奉送,让这席美味的蟹宴余味悠长。
⑦总之,老派店家秉承惜物的美德,每样物事莫不极尽其用,方觉对得起顾客。客人吃烤鸭,片鸭肉剩下的鸭架,店家用荷叶妥妥包起,并奉送几枚口蘑,嘱你回家做打卤面吃;客人点了芙蓉鸡片、芙蓉干贝之类的菜,剩余的蛋黄,馆子里不声不响地另添了火腿末、荸荠末,做一道溜黄菜奉送。这是对老顾客的“外敬”。
⑧有意思的是,馆子外敬得多了,客人也心下不安。但当时并不提起,等五月份家里的紫藤花开得累累重重、招蜂引蝶,就派家中十岁左右的孩子到馆子里去请伙计来摘下一筐紫藤花。这是做紫藤饼的原料,可以照应馆子的利润。
⑨这些曲里拐弯、欲语还休的人情,被当时的人做得如此端方自然,让人恨不能穿越到那个时代去,做一日老派食客。
(摘自《今晚报》2017年2月6日)
【1】第①段中加点词语“满足”“遗憾”在文中指的是什么?________
【2】第⑨段中加点词语“这些”在文中指的是什么?________
【3】请结合对上下文语境的理解,谈谈对第⑨段中加点词语“曲里拐弯”“欲说还休”地理解。________
【4】请结合对加点词语的理解,赏析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这里面的智慧,不比如今顾客与店家一言不合就动粗高明?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文学史星光璀璨,那些作家,如苏轼、李清照、李白、杜甫、艾青、朱自清、史铁生……那些作品中的人物,如诸葛亮、孙悟空、江姐、骆驼祥子、尼摩船长、贝多芬……常常令我们魂牵梦萦。假如我们能够跨越时空,与他们发生一次神奇的邂逅,会有怎样精彩的故事上演呢?
请选一位作家或名著中的人物以“我与__________的一次邂逅”为题,发挥想象,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书写规范,端正,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卷面整洁;(2)语言流畅,感情真挚,力求创新,有创意的表达;(3)文中不得出现具体的校名、人名、地名,不得套作、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