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石家庄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各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戏》作者鲁迅,选自《呐喊》。社戏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B.“壶口瀑布”、“经济腾飞”、“行稳致远”分别为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

    C.复学后,师生集合在操场所有人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 2、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多年所谓的“经典阅读”告诉我,“名著情结”终究是存在很大弊病。

    ②在“经典阅读”给我们带来崇高的审判享受的同时,也硬生生地剥去了我们身上的鲜活气息。

    ③显而易见的弊病,莫过于阅读上的空白。

    ④当你身处一定热度的文学现场时,就难免会有些失落感。

    ⑤不过感情上的挫败倒还在其次,更糟糕的是所谓“经典阅读”对人的“石化”作用。

    A. ④③⑤①② B. ①③④⑤② C. ①②④③⑤ D. ④③①②⑤

  •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裸露  菁纶  雕塑  气喘吁吁 B.恭顺  懈怠  衰竭  穿流不息

    C.磅礴  黧黑  蜷卧  大煞风景 D.孺动  诅咒  虔诚  漫不经心

  • 4、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可以当做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但是不能看成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

    B.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被人并称。例如:“李杜”即李白与杜甫,“韩柳”即韩愈与柳宗元,“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

    C.《桃花源记》作者是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人。成语“世外桃源”出自此篇文章。

    D.《诗经》,先秦时叫作《诗》或《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奉为经典,尊称为《诗经》,列为“五经”之一。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诗人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2)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送友人》)

    (3)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无意苦争春,______________。(《卜算子·咏梅》)

    (5)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感谢恩师徐怀中先生,可以说有了徐怀中才有了莫言。这让我们想起《马说》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通过写景渲染自己暗淡悲惨的处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卖炭翁》中突出交易的不平等,揭露了宫市、封建统治阶级对百姓的剥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父亲是孩子成长的导师,不同的教育方法会带来迥异的感受。请从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事例说说作品中人物教育孩子的方式。

    ①《傅雷家书》中的傅雷 ②《五猖会》中的父亲

    2)有人说,苦难能锻炼一个人;也有人说,苦难能毁灭一个人。你赞同哪一个观点呢?请从以下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个,并结合他的相关故事加以分析。

    ①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祥子《骆驼祥子》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失去的岁月

    ①上大学时,常常当我在灯下聚精会神读书时,灯突然灭了。这是全宿舍同学针对我一致作出的决议:遵守校规,按时熄灯。我多么恨那只拉开关的手,咔嚓一声,又从我的生命线上割走了一天。怔怔地坐在黑暗里,凝望着月色朦胧的窗外,我委屈得泪眼汪汪。

    ②年龄愈大,光阴流逝愈快,但我好像愈麻木了。一天又一天,日子无声无息地消失,就像水滴消失于大海。蓦然回首,我在世上活了一万多个昼夜,它们都已经不知去向。

    ③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实,光阴何尝不是这样一条河,可以让我们伫立其上,河水从身边流过,而我却依然故我?时间不是某种从我身边流过的东西,而就是我的生命。弃我而去的不是日历上的一个个日子,而是我生命中的岁月;甚至也不仅仅是我的岁月,而就是我自己。我不但找不回逝去的年华,而且也找不回从前的我了。

    ④时间是什么?它在哪里?人们在时间中追问和苦思,得不到回答,又被时间永远地带走了。

    ⑤我们总是觉得儿时尝过的某样点心最香甜,儿时听过的某支曲子最美妙,儿时见过的某片风景最秀丽。"幸福的岁月是那失去的岁月。"你可以找回那点心、曲子、风景,可是找不回岁月。所以,同一样点心不再那么香甜,同一支曲子不再那么美妙,同一片风景不再那么秀丽。

    ⑥当我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时,我明明知道,人类的彩色摄影技术已经有了非凡的长进,但我还是找不回像幼时看的幻灯片那么鲜亮的色彩了。失去的岁月便如同那些幻灯片一样,在记忆中闪烁着永远不可企及的幸福的光华。

    ⑦在回忆的引导下,我们寻访旧友,重游故地,企图找回当年的感觉,然而徒劳。我们终于怅然发现,与时光一起消逝的不仅是我们的童年和青春,而且是由当年的人、树木、房屋、街道、天空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世界,其中也包括我们当年的爱和忧愁,感觉和心情,我们当年的整个心灵世界。

    ⑧可是,我仍然不相信时间带走了一切。逝去的年华,我们最珍贵的童年和青春岁月,我们必定以某种方式把它们保存在一个安全的地方了。我们遗忘了藏宝的地点,但必定有这么一个地方,否则我们不会这样苦苦地追寻。或者说,有一间心灵的密室,其中藏着我们过去的全部珍宝,只是我们竭尽全力也回想不起开锁的密码了。然而,可能会有一次纯属偶然,我们漫不经心地碰对了这密码,于是密室开启,我们重新置身于从前的岁月。

    ⑨当普鲁斯特的主人公口含一块泡过茶水的玛德莱娜小点心,突然感觉到一种奇特的快感和震颤的时候,便是碰对了密码。一种当下的感觉,也许是一种滋味,一阵气息,一个旋律,石板上的一片阳光,与早已遗忘的那个感觉巧合,因而混合进了和这感觉联结在一起的昔日的心境,于是昔日的生活情景便从这心境中涌现出来。

    ⑩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不乏这种普鲁斯特式幸福的机缘,在此机缘触发下,我们会产生一种对某样东西似曾相识又若有所失的感觉。但是,很少有人像普鲁斯特那样抓住这种机缘,促使韶光重现。我们总是生活在眼前,忙碌着外在的事务。我们的日子是断裂的,缺乏内在的连续性。逝去的岁月如同一张张未经显影的底片,杂乱堆积在暗室里。它们仍在那里,但和我们永远失去了它们又有什么区别?

    ⑪在很小的时候,我就自己偷偷写起了日记。一开始的日记极幼稚,只是写些今天吃了什么好东西之类。我仿佛本能地意识到那好滋味容易消逝,于是想用文字把它留住。年岁渐大,我用文字留住了许多好滋味:爱,友谊,孤独,欢乐,痛苦……在青年时代的一次劫难中,我烧掉了全部日记。后来我才知道此举的严重性,为我的过去岁月的真正死亡痛哭不止。但是,写作的习惯延续下来了。我不断把自己最好的部分转移到我的文字中去,到最后,我借此逃脱了时光的流逝。

    (节选自《周国平散文集》,有改动)

    1阅读第③段,说说孔子和作者对时间的认识有何不同?

    2阅读④—⑦段,为什么说“同一样点心”却“不再那么香甜”?

    3请用直白的语言说说加线词的意思。

    我们遗忘了藏宝的地点,但必定有这么一个地方,否则我们不会这样苦苦的追寻。

    4阅读⑧—⑪段,作者认为应该如何珍藏岁月呢?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汪国真在他的诗歌里说: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仿佛春天,温馨又飘逸。

    请以“给我一个 就够了“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结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套写;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范文来(fanwenlai.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09-2021 范文来 fanwenlai.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