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寒噤/不禁 苍劲/使劲 一沓/纷至沓来
B.抟摇/传说 辚辚/鱼鳞 拜谒/怒不可遏
C.分内/分解 腈纶/眼睛 喝叱/嗤之以鼻
D.蠕动/儒雅 鲦鱼/洗涤 砾石/砥砺前行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贺敬之创作的诗歌《回延安),全诗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
B.《小石潭记》,是唐代柳宗元被贬谪到湖南永州时所作,“永州八记”中的一个名篇。柳宗元探访山川河流,流连于自然胜境,以此来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歌。主要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用的就是“比”的手法。
D.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多用于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空间顺序常用于介绍建筑物或物品;而逻辑顺序则常用于介绍事理。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项是( )
A.羹匙(gēng) 萦绕(yíng) 大彻大悟(chè)
B.渺远(miǎo) 两栖(xī) 教学相长(zhǎng)
C.蛮横(hèng) 冗杂(rǒng) 销声匿迹(nì)
D.水洼(wā) 行辈(háng) 戛然而止(jiá)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栖(xī) 陨(yūn)石 追溯 (shuò) 刨(páo) 刮
B.闭塞(sè) 冗(ròng)杂 斡(wó)旋 锵(kēng)然
C.间(jiàn)隔 连翘(qiào) 臀(tún)部 褶(zhé)皱
D.行(háng)辈 欺侮(wǔ) 亢(kàng) 奋 晦(huì)暗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辅”写出都城长安被辽阔的三秦地区所护卫,突出雄浑阔大的气势。
B.“风烟”看出前路不明,遥望的视线被遮挡,微微露出伤别担忧之意
C.颔联中诗人用两人处境、感情类似来宽慰朋友,望以此减轻他的伤感。
D.尾联中诗人让杜少府莫在岔路口多停留,免得让儿女们陪着伤心哭泣。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6、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红旗飘飘把手招。
(2)_________,悠悠我心。
(3)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
(4)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5)___________,君子好逑。
(6)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7)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在武汉一起工作数月,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假如你是一名医务人员,在临别之际,你想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慰彼此,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
7、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甲)朱赫来察看了小山包,然后同托卡列夫、帕托什金坐雪橇到伐木场去了一趟,又转了回来。抖坡上的人还在坚持不懈地挖土。朱赫来望着飞舞的铁锹,望着弯腰紧张劳动的人群,低声对阿基姆说:“群众大会用不着开了,这儿谁也不需要进一步动员。托卡列夫,你说得对,这些人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
(乙)医生建议他再做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1)(甲)段叙写了朱赫来在视察_________时候的情景。(乙)段中“他”指的是______(写出姓名),“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________一事。这表明他已经从过去的伤病、绝望、精神危急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规划新的生活。
(2)结合小说中相关故事情节,分析朱赫来说“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选文节选自《大自然的语言》,请问,以“大自然的语言”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2】“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
【3】选文中“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分析此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9、请以“2020,我的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