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3月22日,《央广新闻》报道,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为手机提供了一项未来可能实现的新功能——挽救猝死高危人群的生命。江洪教授团队通过微创手术把植入式刺激器植入在心脏交感神经上,再利用智能手机上的蓝牙调控其开关,就相当于给原本过度活跃的心脏交感神经系统装上了可人为调控的“光控”开关。江洪教授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表明( )
①客观实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②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③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④客观事物的多变性决定了认识的无限性、反复性。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2、自2023年3月起,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坚决打击“自媒体”发布传播谣言信息、有害信息和虚假消息,全面整治“自媒体”违规营利行为。开展这一专项行动有利于( )
①支持健康有益文化,依法取缔落后文化
②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③净化网络舆论生态,维护网民精神家园
④打造主流意识形态,发挥文化丰富精神世界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某地交通管理部门将人行横道的交通信号灯由传统的圆形变成了“爱心”形状,引发市民讨论。据此,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交通管理部门设置信号灯应因地因时制宜,很难有统一标准
B.交通管理部门要推进政务公开,规范行使执法自由裁量权
C.应坚持公正司法,依法公正处理人们在交通中产生的纠纷
D.交通治理创新应在法治框架内进行,实现效能和温度的统一
4、2023年9月,《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把群众意见视作“一把最好的尺子”,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敬畏这把“尺子”,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用好这把“尺子”,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要敬畏、用好这把“尺子”的原因是(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奋斗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2年8月,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签署生效,内容涉及医疗保障、清洁能源、税收等方面。尽管执政党民主党人声称该法案将使联邦赤字缩减约3000亿美元,却受到多方质疑。有分析指出,该法案更多的是盯着短期选举利益,很难真正缓解美国当前高通胀等经济困境。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政党具有阶级性,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②政党通常是以执政为主要目标的政治团体
③美国的国家政策不能代表广大人民的意志
④美国执政党不会出台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从反抗侵略压迫的《黄河大合唱》,到吹响中华民族解放号角的《义勇军进行曲》;从激励全中国团结战斗的《团结就是力量》,到唱出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初心的《东方红》;从唱出改革开放先声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到倾诉对祖国与人民深情的《不忘初心》……这表明诞生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红色文化( )
①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②彰显的爱国主义、呈现的理想信念帮助了青少年培根铸魂
③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
④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3年是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十年来,自贸试验区依托制度创新红利,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在今年上半年贡献了全国超过18%的外商投资和进出口总额。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成效显著,形成了油气、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融资租赁等一批领先的产业集群。可见( )
①自贸区有利于发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
②我国正在形成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③要以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
④要坚持对外开放,这是我们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基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髯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舞蹈《唐宫夜宴》在2021年春节成功出圈。它借助唐三彩造型和古画场景,配以《辔花仕女图》、青铆器等国宝文物,综合利用三维、5G和AR技术,实现了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的完美结合,制作出一桌让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唐宫夜宴》的成功得益于( )
①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实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坚持文化交流借鉴“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④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以时尚之美满足人民之需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9、针对民进党当局勾连外部势力谋“独”挑衅、破坏台海现状,2023年4月26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北京表示,要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就必须旗帜鲜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我们将坚定维护一个中国原则,扎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坚决粉碎“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图谋,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这表明( )
①主权是国家对其辖区所拥有的至高无上、排他性的权力
②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管理形式,台湾服从中央统一领导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立场,内政外交不受任何干涉
④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主权是国家安全的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3年11月,广州市出台了《民营企业首次违法合规免责清单(第一批)》,推动建立与经济社会改革创新相适应的包容审慎监管模式,积极引导民营企业筑牢依法合规经营底线,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这说明( )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②改革始终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选择
③生产关系的适当调整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上层建筑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以遵义会议会址为核心的红色纪念体系,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开展实景演出、开发文创产品、打造特色小镇、组织多地巡展、建设“红军街”等措施,发展了红色旅游,推动了革命文物的保护和革命文化的传承。这表明( )
①红色革命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保护性利用革命文物丰富了文物的文化内涵
③将革命文化融入现实生活能更好地传承革命文化
④创造性转化革命文化使革命传统有了文化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下面漫画《领导还是被领导,有时候确实要看实力》,启示我们( )
A.对事物的认识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认识事物必须把握其发展的趋势
13、从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带动“中文热”“中国文化热”,到鲁班工坊帮助共建国家的年轻人掌握职业技能;从开展联合考古项目,到举办艺术节,发起成立丝绸之路国际剧院、图书馆、美术馆等联盟……10年来,中国同共建国家广泛开展文化教育领域合作。这些合作( )
①推动了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发展
②让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人民的认同
③扩大了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文化交融
④增添了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文化魅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学地预判2024经济发展形势,提出要正确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
①运用形象思维说明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②运用聚合思维的头脑风暴方法,集聚群体智慧
③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运用超前思维作出预测
④运用辩证思维,全面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3年初夏,中国一中亚峰会全球瞩目,峰会的“两个选择”意义非凡。地点选择-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礼品选择-何尊,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实物记录。千年古都迎来一场历史与未来交融的盛会。这启示我们应( )
①充分挖掘中华文化当代价值,从历史连续性中读懂中国
②立足时代发展赓续传统友谊,推动中国与中亚共创未来
③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积极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培育中国中亚共同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3年10月,在唐山鸿宴饭庄南湖美食广场冀菜研发基地店,路北区扶轮小学100多名师生,聆听饭庄86年奋进历程讲解,观摩制作美食的神奇技艺,品味中华老字号独特风味,弘扬中华传统非遗饮食文化的种子已悄然播撒在师生们的心里,将慢慢生根发芽。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推动中华文化自信自强
③展现中华文化的开放性
④彰显中华文明的统一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编剧莫言在《我们的荆柯》创作中,在遥远的历史人物身上赋予现代人的思想,“这个厉史剧需要一个新的排法,既是历史的又是现代的。历史在新解中寻求生命力,而戏剧在这一刻像镜子一样。”导演任鸣在二度创作中进行了东方美学的探索,成就了这部戏全新的艺术风格,也是这部作品能够让观众引发共鸣的原因。由此可见( )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当代相适应
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④优秀的文学作品凝魂聚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2022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正式生效。RCEP落地半年来,“朋友圈”不断扩大,中国与RCEP成员国贸易额同比增长5.6%,拉动了各方贸易。对参与国而言,这意味着( )
A.区域经济政治一体化向更高水平迈进
B.降低产业链协作成本,消除贸易壁垒
C.贸易投资更自由化便利化,促进经济繁荣发展
D.激发了参与国的合作热情,以经济合作取代竞争
19、我国的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从上述“五六七八九”中可以看出,我国民营经济是( )
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稳定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③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在就业总量的压力之下,各种隐性或显性的就业歧视不断滋生,年龄歧视、学历歧视、性别歧视……五花八门的限制门槛成了很多人就业路上的“拦路虎”。对劳动者的就业歧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 的原则。( )
A.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B.劳动者平等竞争
C.特殊劳动保护
D.诚实信用
21、我国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向众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物资援助、医疗支持、疫苗援助和合作,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这表明中国( )
①坚持共建共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坚持多边主义,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③坚持对话协商,维护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的权利
④坚持合作共赢,立足于各国共同利益处理国际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维持一个工人24小时的生活只需要半个工作日,这种情况下不妨碍工人劳动一整天。因此,劳动力的价值和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的价值增殖,是两个不同的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时,正是看中了这个差额。”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段论述( )
①说明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②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规律,肯定了阶级斗争的必要性
③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压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
④阐述了社会矛盾根源并分析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3、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期间,某镇开展秋季村晚、送戏下乡、全民阅读、公益电影放映等一系列文化艺术活动,营造了浓郁的节日氛围。该系列活动的开展旨在( )
①发展文化产业,保障村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建设精神文明,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③繁荣农村文化市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④提供丰富精神食粮,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2023年3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2023年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切实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此举的正确传导过程是( )
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②大力保护知识产权人合法权益
③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原动力
④助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受厄尔尼诺影响,2016年3月下旬入汛以来,南方地区暴雨成灾,武汉城区大面积内涝,“蛇鱼”齐上街,佛山成水上威尼斯……网友在调侃暴雨致城市积水时,也不禁质疑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建设。自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来,各地都在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全力加大排水系统改造工作,加强城市地下老旧管网改造。尽管我国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得到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有人说,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充满曲折且永远在路上。
结合材料,请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为什么“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充满曲折且永远在路上”。
26、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7、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围绕“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主题展开讨论、凝聚共识。
乌镇文化属吴越文化,地处江南水乡,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乌镇名人荟萃,从一千多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文总集编选者梁昭明太子,到茅盾、鲁迅等文化名人,为乌镇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今,乌镇依托互联网,再次插上腾飞的翅膀,在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碰撞中焕发出青春的活力。乌镇已全方位融入“互联网+”的元素,民情二维码、智慧自行车、智慧信息亭、互联网医院、智慧养老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网络化、智慧化”,“传统和现代、人文和科技融合发展”,千年乌镇演变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智慧”小镇。
“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让乌镇声音引领互联网未来,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运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千年古镇是如何演变成一个现代化的“智慧”小镇的。
28、返本方能开新。不读《楚辞》,怎知“浪漫想象”;不读《论语》,不知“雍容和顺”;不读《周易》,哪知“自强不息”。在悠久历史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在波澜壮阔地向前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取得的丰硕成果,既为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文化创新开辟了广阔空间。但当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日趋明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引领风气,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多样中谋求共识、多变中把握方向。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提升文化自觉度,增强文化自信心,助推文化创造力,实现文化再创新,是当今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有着鲜明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肌体上就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
请谈谈你对中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认识。
29、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至此,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职工到城乡居民统一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陆续建立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但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偏低,公务员与企业职工、职工与居民之间待遇相差大、衔接不畅等问题。专家称,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做法方向正确,但预期实施难度很大,不可能一蹴而就。
运用发展观知识,分析我国这一制度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