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科研小组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关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实验②和⑤分别为两种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活菌甲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
B.通过实验②,鼠2的血液中只能分离出活菌乙
C.加热致死菌乙中的某种物质能使活菌甲转化成活菌乙
D.鼠5死亡的原因是死菌甲中的某种物质能使死菌甲转化成活菌乙
2、翟中和院士主编的《细胞生物学》中说过:“我确信哪怕一个最简单的细胞,也比迄今为止设计出的任何智能电脑更精巧”。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骨架能锚定并支撑许多细胞器,与细胞的运动、物质运输和能量转化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时,亮氨酸除了能用3H标记外,也可以用15N标记亮氨酸的氨基,通过检测放射性标记的物质的位置来确认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场所
C.内质网有两种类型,粗面内质网能合成蛋白质,光面内质网上能合成脂质、核酸等物质
D.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属于胞内蛋白,不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
3、直饮机的核心部件是逆渗透膜,其原理是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度溶液的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溶液一侧,细菌及有害物质几乎不能透过逆渗透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了逆渗透膜具有的类似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
B.逆渗透过程与渗透作用不同的是水由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流动
C.逆渗透膜上有载体蛋白,可以选择性地控制有害物质的进出
D.逆渗透膜去除有害物质的能力胜过生物膜.通过逆渗透膜处理的水可放心饮用
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井冈山绿色生态立体养殖综合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提升了南方丘陵地区稻一渔综合种养模式的效益。其中鱼为水稻除草、除虫,水稻为鱼提供小气候、饲料、减少了化肥、农药、饲料的投入,鱼和水稻形成和谱共生系统。关于这种立体养殖模式评价正确的是( )
A.这种立体种养模式增大了流入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水稻、杂草可从鱼的粪便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C.没有物质和能量的投入该生态系统也能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D.统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5、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后,下胚轴顶端形成弯钩(顶勾),保护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在破土过程中不受破坏。顶勾的形成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主要受重力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重力影响,顶勾内侧生长素浓度较高,外侧生长素浓度较低
B.导致顶勾内外侧生长素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生长素极性运输
C.种子萌发的过程只与生长素有关,与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无关
D.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只受激素的调节
6、系统素是植物细胞产生的一种多肽类物质。植物被昆虫侵食后,系统素便从伤害处传至未受伤害的部位,促进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的活化,从而增加蛋白酶抑制剂的合成,以抵御昆虫的侵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系统素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
B.系统素是在植物细胞的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
C.系统素可直接抑制昆虫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影响昆虫的生命活动
D.系统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除受自身基因表达的调控外,还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7、野生型罗汉果(2n=28)的甜苷含量较低。某研究组获得了一株富含甜苷的突变体M,其染色体组成如下图。将M与野生型杂交,得到了无籽罗汉果F。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每个染色体组都含有 14 条染色体
B.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是F无籽的原因
C.F个体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D.野生型罗汉果和M存在生殖隔离
8、鸡的羽毛性状有芦花斑纹、非芦花斑纹和白羽,芦花斑纹由Z染色体上的基因B控制,但羽毛的斑纹显色必须要显性基因C的存在,基因型cc的个体为白色,一只基因型为ccZbW的白羽母鸡跟一只芦花公鸡交配,F1都是芦花斑纹,让子代个体相互交配得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亲代芦花公鸡的基因型为CCZBZB
B.F2中白羽公鸡的基因型有2种
C.若F2中所有的白羽母鸡都性反转为公鸡,则F2中公鸡和母鸡之比为2:1
D.让非芦花公鸡和芦花母鸡交配,子代白羽鸡可能既有雌性又有雄性
9、下列有关教材中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
B.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应将葡萄糖培养液煮沸,然后迅速接种酵母菌
C.“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原理均包括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D.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运用了减法原理,研究性激素的生理功能时没有运用减法原理
10、当人们面对压力时机体会表现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皮肤及内脏血管扩张、支气管扩张、代谢速率升高等,为机体在紧张的情况下提供充足的能量;由压力状态平复至平静状态,主要表现为瞳孔收缩、心跳减缓、支气管收缩和肠胃蠕动加速。研究表明,瑜伽训练可改善副交感神经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均由完整的反射弧构成
B.当机体处于压力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使机体处于紧张状态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相互配合,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从而缓解压力
D.若机体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下,副交感神经不活跃,可通过瑜伽训练进行调节
11、选择正确的研究思想、方法才能够有效达成实验目的,寻求突破性成果。以下有关科学史中科学家研究思想、方法及其对应成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利用演绎推理的方法为遗传规律的假说提供间接证据
B.弗雷和埃迪登利用荧光标记法通过细胞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沃森、克里克利用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揭示DNA的双螺旋结构
D.梅塞尔森、斯塔尔通过追踪放射性差异证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
12、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衣藻、大肠杆菌、蘑菇和酵母菌.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些物质、结构,那么阴影部分不可能包含( )
A.RNA
B.染色体
C.DNA
D.核糖体
13、研究人员发现甲、乙两种植物(2n=14)可进行种间杂交(不同种生物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子代),但是两种植物间的染色体互不同源。两种植物的花色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图所示。研究人员进一步对得到的大量杂种植株X研究后发现:植株X能开花,且A1、A2控制红色素的效果相同并具有累加效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株X有三种表型,其中粉红色个体占1/2
B.植株X不可育的原因是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C.图中①处可采用的处理方法只有一种,即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可育植株Y
D.植株Z经秋水仙素处理后,产生的配子种类为 A1A1∶A1a1∶a1a1=1∶4∶1
14、如图为某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②和⑥组成的磷脂分子,是细胞膜组分中最丰富的脂质
B.提取了图中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是该细胞表面积的2倍
C.图中③表示蛋白质,其含量和种类越多,膜的功能越复杂
D.科学家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15、2017年,某国批准了首例使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三亲婴儿”的申请。其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除图示技术外,“三亲婴儿”的产生还需要使用胚胎分割、胚胎移植技术
B.采集的精子必须经过获能处理后,才能用于体外受精
C.“三亲婴儿”来自母亲与来自父亲的核DNA数目相同
D.“三亲婴儿”同时拥有父亲、母亲及卵母细胞捐献者的部分基因
16、已知基因A和基因B位于同一DNA上,若甲、乙过程分别为两基因的转录、翻译过程,M、N分别为基因A和基因B的表达产物,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一基因的甲、乙过程不能同时进行
B.基因A和基因B可能会在同一细胞中表达
C.甲、乙过程的碱基配对不完全相同
D.若某细胞有M没有N,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17、下列关于蓝细菌、酵母菌、大肠杆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三种生物的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但遗传物质都是DNA
B.与另外两种生物相比,酵母菌细胞中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蓝细菌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和色素,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
D.蓝细菌和大肠杆菌都有核糖体,且都能合成有氧呼吸酶
18、下列有关某男子体内细胞分裂后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内含4个染色体组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可发生基因重组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内含2条Y染色体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含一个DNA分子
19、皮肤光老化是由于皮肤长期受到日光或其他光源中的紫外线辐射所引起的损害,表现为皮肤曝光部位粗糙、增厚、干燥、松弛、皱纹加深加粗,局部有过度的色素沉着或毛细血管扩张,甚至可能出现肿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紫外线辐射可能会导致皮肤细胞出现无限制分裂
B.曝光部位皮肤干燥、松弛可能是因为细胞水分流失
C.皮肤色素沉着可能是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陷引起的
D.皮肤光老化是自然老化和紫外线辐射共同作用的结果
20、牵牛花花色由一组复等位基因A+、A和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对A、a为显性,A对a为显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牵牛花种群中控制红花的基因频率大于控制蓝花的基因频率
B.开红花的植株自交,后代可能出现开蓝花的植株
C.A+、A和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D.复等位基因的出现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21、HIV表面有一种名为gp41-gp120的蛋白质复合体,它能与T细胞表面的CD4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在T细胞细胞膜中的CCR5蛋白辅助下,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遗传物质进入T细胞,进而导致艾滋病的发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IV与人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有6种
B.与成熟红细胞相比,T细胞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
C.HIV能进入细胞,表明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D.调控T细胞CCR5基因不表达是治愈艾滋病的可行途径
22、如图表示新冠病毒(2019-nCoV)两种重要化合物的化学组成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的种类为4种,b的种类约有21种
B.大分子A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大分子B中含有碱基U,不含碱基T
D.大分子B中储存着新冠病毒(2019-nCoV)的遗传信息
23、某同学从尖孢镰刀菌培养液中分离纯化到一种耐热的碱性蛋白酶,测定该酶的酶学性质可为该酶应用于生产创造适宜条件。下列探究思路不合理的是( )
A.用不同pH的缓冲液分别处理该酶,探究该酶的最适pH
B.分别以蛋白质和淀粉为底物,探究该酶的专一性
C.控制不同的高温处理时间,探究该酶的热稳定性
D.适宜条件下测定酶促反应速率,探究该酶所提供的能量
24、某学习小组以某高等植物(2N=10)的花粉母细胞为材料制作成荧光染色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到下图所示的减数分裂图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时期,细胞可能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
B.图乙时期,细胞的两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图丙时期,细胞中有10条染色单体
D.图中细胞按照减数分裂时期排列的先后顺序为甲→乙→丙→丁
25、严重的中暑又称“热射病”,是指高温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死亡率很高。请结合所学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体温调节的相关问题。
(1)夏季,高温引起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一调节过程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_,感受器是________________,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调节。
(2)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释放_____________,继而促进_______________,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该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调节。
(3)夏季空调房温度过低会使人易患感冒。若人感冒发烧,体温维持在39℃高温,此时机体的产热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在感冒发烧的过程中,即使身处温暖环境,仍可能觉得寒冷,这种感觉的产生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发生热射病时,体温过高可使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细胞代谢的紊乱。
26、某研究小组对酸奶中乳酸菌数量进行了测定,取6支灭菌试管,分别加入9mL灭菌水,标号为A1、A2、A3、A4、A5、A6,吸取1mL酸奶样液加入试管A1中,混合均匀;然后从A1中吸取1mL溶液,加入A2中,混合均匀;重复上述操作,最后从试管A6中取0.1mL样液进行涂布计数。涂布三个平板,其菌落数分别为251、265、276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在取样涂布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未接种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2)在制备乳酸菌培养基过程中,倒平板时培养基温度不能太低,原因是___________;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目的是___________。
(3)根据三个平板中菌落数,可推测原酸奶中乳酸菌浓度为___________个/mL,该方法测定的乳酸菌含和实际值相比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在探究橘皮精油对乳酸菌抑制作用时,提取橘皮精油采用___________法而不用蒸馏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抑菌实验时,在长满乳酸菌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___________来判断抑菌效果。
27、回答下列(―)、(二)小题:
(一)下图为利用苹果制备果汁、果酒、果醋的流程图。
(1)果胶酶可以通过苹果青霉来生产,____________是筛选高表达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筛选出的菌株 在发酵生产之前还需利用__________培养基进行扩大培养。
(2)酶在水溶液中很不稳定,且不利于工业化使用,常用固定化技术使之成为____________而又有酶活性的制剂。下图是澄清苹果汁生产实验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中所用的固定化果胶酶吸附后可永久使用
B.为防止杂菌污染,图示装置制作完毕后需瞬间高温灭菌
C.通过控制阀调节苹果汁流出的速率,保证反应充分进行
D.固定化果胶酶不可重复使用,每次生产前需重新装填反应柱
(3)图中①过程也可利用附着在苹果皮上的____________做菌种。为获得高纯度、糖含量高的苹果酒,需向果汁中添加_____________。
(4)由图中①转变为②,除改变温度、调节pH外,还需调整的发酵条件是____________。
(二)科研工作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通过胚胎工程克隆鼠,以供医学治疗需要,其技术流程如下图:
(1)图中的X细胞可以称为___________细胞。
(2)图中的X细胞依次经___________后由代孕母鼠产生克隆鼠。
A.核移植、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B.胚激活、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C.胚胎培养、胚激活、胚胎移植 D.核移植、胚激活、胚胎体外培养
(3)在克隆胚胎的培养基中以___________作为能源物质。
(4)为了提高已有胚胎的利用率,可釆取____________技术。进行胚胎移植时,代孕母鼠对移入子宫的克隆胚胎基本上不发生___________,这为克隆胚胎在代孕母鼠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5)若分离出内细胞团进行胚胎干细胞培养,当干细胞达到一定的密度时,需进行___________培养以得到更多数量的细胞。还可以对胚胎干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一系列的培育过程,以获得适合人体移植的动物器官,减弱或消除排斥反应。
28、炎热的夏季中午,某些植物有“午休”的现象,这类植物白天大部分时间的净光合速率和光照强度以及温度间均呈正相关,但在中午光照强度和温度最高的时间段,净光合速率会出现一个低谷。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叶肉细胞自身物质组成角度分析,它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
(2)有些植物的“午休”现象是由于中午气孔开度下降,导致胞间CO2浓度______,使净光合速率降低,产生这种“午休”的原因属于“气孔因素限制”;有些植物中午气孔开度并没有下降,而是因为其他因素导致的“午休”现象,产生这种“午休”的原因统称为“非气孔因素限制”,如由于温度较高,导致____________大于光合速率增加量。
(3)设计实验验证植物甲的“午休”属于“气孔因素限制”,并且导致中午气孔开度下降的原因是高温而非强光照。
①本实验的观察和检测指标分别是______。
②完善实验步骤:
A.取生理状况相同的植物甲若干,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B.甲组在适宜温度和适宜光照强度下培养,乙组在______下培养,丙组在______下培养;
C.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每组植物相关生理指标。
③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
29、对于雌、雄异体的生物来说,有许多性状的遗传与性别密切关联。现提供三种遗传现象如表所示,请据表分析回答:
遗传现象 | 相关基因的位置 | 遗传特点 |
伴性遗传 | 性染色体 | 表现型与性别总是相关联 |
从性遗传 | 常染色体 | 通常杂合子的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 |
限性遗传 | 常染色体或性染色体 | 性状只在一种性别表达,而在另一种性别完全不表达 |
(1)人的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的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据此推断该遗传现象为______。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短食指女孩的概率为______。
(2)某种蝴蝶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H(黄色)和h(白色)控制着蝴蝶的体色:雄性可以有黄色和白色,而雌性只能表现白色(不考虑致死的情况)。现提供一种杂交组合,要求亲本及产生的子一代根据体色就可以判断性别:若父本基因型为Hh,则母本基因型应为______;若父本基因型为HH,则母本基因型应为______。
(3)研究表明,性染色体X、Y上既有同源区段,又有非同源区段。有同学认为处于同源区段的等位基因A、a的遗传方式与性别不再关联。如果你想反驳他,你可以有______种杂交组合方式作为证据。你选取的亲本基因型最好是______,这样子代中所有的雄性个体均表现一种性状,所有的雌性个体均表现另一种性状。
30、“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染色体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实螺是一种雌雄同体的软体动物,一般通过异体受精繁殖,但若单独饲养,也可以进行自体受精,其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遗传过程如下图所示。
现有右旋和左旋椎实螺若干,回答下列问题。
(1)“母性效应”现象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_____________
(2)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螺壳表现为右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 。____
(3)F2出现三种基因型的根本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F2自交的遗传图解,并注明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
(4)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父本进行交配,统计杂交后代F1的性状。若子代表现情况是_________,则该左旋椎实螺是纯合子;若子代的表现情况是____________,则该左旋椎实螺是杂合子。
31、下面是某同学自己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流程示意图。
(1)发酵罐1和发酵罐2中的微生物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__________,要保证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的正常进行,除了满足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外,还必须____________。
(2)根据发酵罐1中微生物数量可以判断哪种类型是优势菌种,最简单的计数方法是____________,此种方法获得的优势菌种的数量_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发酵罐1优势菌种活菌的数量。发酵罐1中的优势菌种是______________。
(3)豆腐乳是以大豆为原料,先制成豆腐坯,再利用毛霉接种在豆腐坯上经发酵制成的,此时豆腐坯作为________培养基。豆腐坯中的主要有机物是___________,毛霉可利用体内的酶将其分解成味道鲜美的小分子有机物。
32、乙酸乙酯是清香型白酒的主体香气成分。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利用葡萄糖先代谢生成乙醇和乙酸,而后在酵母菌产生的醋化酶作用下使乙酸和乙醇结合生成乙酸乙酯。研究人员通过对产酯酵母进行包埋处理,增加发酵产乙酸乙酯的含量,进而改善酒的品质。回答以下问题:
(1)酵母菌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型,在氧气充足时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乙酸乙酯。
(2)酵母细胞固定化采用包埋法而不用化学结合法或物理吸附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
①酵母菌悬液的制备:无菌条件下将酵母菌接种至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约12h,离心后获得酵母菌,用灭菌的生理盐水稀释成适宜的浓度,酵母菌的数量可采用____________计数法进行直接计数。
②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制备:称取海藻酸钠,加入无菌水,____________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海藻酸钠溶液。待溶液____________,向其中加入酵母菌,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无菌条件下用注射器将上述混合好的溶液缓慢滴入相应温度和浓度的____________溶液中,恒温维持1h,使酵母菌充分固定化。
(4)研究发现,海藻酸钠浓度为3%时,固定化酵母发酵液的残糖量最低,当海藻酸钠浓度低于3%时,固定化酵母颗粒的空间网状结构大,导致____________,影响后继的发酵过程。